国家向发电央企再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并注资100亿支持煤企纾困

能见 2022年5月11日 4324

文/ 瓦叔夫荣

电力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也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阵地。

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

他提到,要确保能源供应,在前期的支持基础上,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100亿元,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

「能见」亦获悉,此前相关部门已经拨付了首批500亿元资金,此次资金拨付为第二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发电企业却迎来一个巨大挑战。
受寒潮天气、迎峰度夏、电煤等燃料供应紧张、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电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以及部分地区加强“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2021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
作为保供主力的五大发电集团在电力紧缺的情况下,以47%的煤电装机量,贡献了全国60%的用电量。
但同时,由于煤价大涨,发电企业燃料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去年净利大幅下滑。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陆续披露了20 21年年度财务报告。 五大发电集团旗下火电上市公司净利润均为亏损,亏损额合计269.77亿元。
其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国电电力自上市以来年度业绩首次出现亏损,华能集团旗下华能国际亏损超过百亿元。
煤电企业纾困迫在眉睫。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前,就有消息称财政部或筹集5000亿元资金以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

3月24日财政部网站发布《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其中2022年本级支出7183亿元,较2021年增加4048亿元

相比往年,今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中未披露“可再生能源补贴”科目,而是与其他7项共同列入“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科目,该科目金额增加3600亿元。

对比2021年明细,2022年列入“其他”的科目除了可再生能源补贴外,其余项目2021年合计金额仅67.51亿元,差距悬殊。加之2022年中央预算报告正文中提及“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增加的金额属于可再生能源补贴基本确定。

申万宏源研究测算,仅靠可再生能源电费附加收入,到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历史欠账将达到3800多亿元,与上述“其他”新增支出3600亿元数字整体吻合。

但是如果仅新增支出3600亿元,可能无法解决所有的历史欠补,同时未来几年依然会存在补贴缺口。

「能见」亦获悉,为从根本上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补贴的问题,相关部门给的一个方案是,将由国家财政一次性支出3500亿元,这部分就是上述新增的2022年财政预算资金,同时由电网企业举债1500亿元,合计5000亿元,专门用于解决可再生能源历史欠补和未来几年补贴缺口问题。

两年前,市场曾一度传出有关部门考虑由电网企业举债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但是并未成行。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主要来源于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并设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历经五次调整,2006年最初征收标准为0.001元/千瓦时,伴随可再生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2008年上调至0.002元,2009年上调至0.004元,2011年上调至0.008元,2013年上调至0.015元,2016年上调至0.019元并延续至今。

2016年专家曾建议提出,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上调至3分钱,即可满足全部补贴需求,但未获通过。这使得“十三五”以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额远低于实际需求,导致补贴缺口持续加大。

到2019年底补贴缺口累计超过2600亿元,2020年底缺口突破3000亿元。

如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为892.29亿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为923.56亿元。

同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也未能足额征收,2015-2019年征收率不到85%,每年约有200亿元应收未收资金。

补贴的拖欠,导致很多可再生能源企业陷入现金流枯竭的危险境地,特别是民营企业处境更加艰难,部分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因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偿还贷款,出现了违约现象。

另外,有一些金融机构因此收紧风电、光伏行业的信贷规模,进一步加剧了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与此同时,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力度,但是补贴的拖欠制约了行业的再投入。

中信证券认为,若按照偿还历史补贴资金3600亿元测算,预计可增加整个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能力约12000亿元,能够覆盖国内新能源电站建设未来2年的资本支出规模。

END
未来四十年,碳中和让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系统性变革,社会财富也将随之发生大规模转移。我们将见证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一个变革的时代。在“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的历史规律下,创业英雄将层出不穷;紧抓机遇、纵横捭阖的企业也将借势而进,成为产业翘楚;前瞻布局、运筹帷幄的国家也将乘势而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系统性变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做序并推荐的《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著作,以通俗易通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碳中和画面。

煤企 / 风电 / 水电 / 补贴 查看更多
资讯

Mysteel:整治“三超”之后山西炼焦煤产量追踪(系列一)

2月7日山西印发《关于开展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的通知》,决定从2024年2月7日起至2024年5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随后市场传言山西部分国有大矿制定减产计划,但是由于当时处于春节假期期间,多数煤矿生产并未恢复正常,各区域煤矿是会否按照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减产计划一时难以有明确判断。如今《通知》发布一月有余,山西炼焦煤生产情况如何,各地对文件落实是否到位

资讯

Mysteel:节后市场情绪升温 化工煤到厂价延续涨势

概述:近期,国内化工煤市场呈现小幅上涨局面。区域内国有大矿保持正常生产,民营煤矿陆续复工复产,整体煤炭供应水平稳步回升。近日全国各地迎来强降雪天气,产地周边汽运受阻拉运停滞,叠加节后终端客户补库需求释放,港口价格有所上浮,大型煤企外购价格也有小幅上调,目前多数煤矿销售尚可,个别煤矿根据库存情况价格小幅调整;甲醇企业节日期间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随着节后煤矿的陆续复产,企业将存少量补库需求;此种背景下

资讯

Mysteel:进口煤炭观察-税率篇

2023年我国进口煤炭4.7亿吨,同比增62%。同期国内矿山总产量仅增3.3%,全球煤炭海运外贸量仅增5.6%[1],进口煤炭在我国供给端的比重在提高,进口增速也远超全球煤炭外贸增速。全球煤价2023年虽大幅下移,但海外跌幅更深,内外价差的扩大打开了进口利润空间,煤炭进口量因此大增。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2024年1-2月,进口煤炭7452万吨,同比增22.9%,增量1387.9万吨,虽然进口增速

资讯

Mysteel:动力煤市场僵持博弈 产地煤价弱稳运行

本周台风降雨天气过后,主产地煤矿生产影响消退,道路运输有所恢复,叠加化工冶金企业采购积极,产地市场情绪有所提升,但当前站台发运仍倒挂,叠加周内主力煤企外购价格下调,市场情绪受到一定程度打击,部分煤矿销售随之转弱,产地煤价支撑不强。后续市场将如何演变?本文将对周度动力煤矿山调研数据进行简要解读,具体如下: 一、陕西区域煤矿产销情况 据本周Mysteel动力煤矿山数据显示,陕西地区样本开工率为94.2

资讯

Mysteel:动力煤矿山处于节后复产周期,“三超”整治影响较小

近期,山西省发布《关于开展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的通知[1]》,从文件内容看,针对的是矿山本身超过其生产能力的行为,根本目的是贯彻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的会议精神。该通知已经向市场传递出供给减量的预期,但近期矿山处于节后复产周期,复产提产速度快于往年同期水平,全国总体供给受影响较小。山西矿山春节假期相较往年更长,供给侧已然契合整治要求。 一、矿山处于节后复工阶段,供给释放速率同比加快 目前

资讯

Mysteel晚餐:本周钢材库存止升下降,8月地方债发行提速

◎华金证券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8月15日,28个省、计划单列市披露了第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总计2.52万亿元。8月份是发行高峰期,计划发行1.19万亿元。详情 ◎8月17日,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1-7月以美元计的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6%。 ◎8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其中提出,广东延续实施阶段性降

资讯

2024年3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分析报告

3月,由于内外贸煤价格倒挂,部分需求转向内贸煤,带动运输需求。加之内外贸兼营船外放持续增多,运力供给收紧,综合指数有所回稳。3月2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61.36点, 比上月末上涨0.9%,月平均值为961.23点,与上月基本持平。 1、煤炭运输 市场需求方面,本月,随着全国气温逐渐回升,居民取暖用电需求支撑减弱,非电开工率不及预期,工业电需求难有大规模回升。同时

资讯

Mysteel:20家上市煤企公布2023年业绩,超八成盈利

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9日,有20家上市煤企公布2023年度业绩,合计营业收入12519.67亿元,合计净利润1645.31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17家公司实现盈利,中国神华净利润596.94亿元排名第一,陕西煤业212.60亿元排在第二,兖矿能源201.40亿元位居第三。 从营业收入来看,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和兖矿能源营收超过千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资讯编辑:祝蓉 021-

资讯

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出台 上市煤企加快智能化建设

本报记者 黄 群 殷高峰 智能化煤矿的建设将持续加码。 根据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下称《指南》),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分类明确、科学开放的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满足煤矿智能化建设基本需求;到2030年,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在智能化煤矿设计、建井、生产、管理、运维、评价等环节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标准。 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

资讯

Mysteel:动力煤季节利好因素减弱 产地煤价延续弱稳走势

本周处于用煤峰期后半程,煤炭市场继续保持供需偏宽松格局,主产地外部因素基本消除,产量环比有所恢复。在迎峰度夏接近尾声及大型煤企外购价格连续三期下调后,市场看空情绪持续加重,下游拉运较为谨慎,部分煤矿仍有库存压力,煤价延续弱稳运行。后续市场将如何演变?本文将对周度动力煤矿山调研数据进行简要解读,具体如下: 一、陕西区域煤矿产销情况 据本周Mysteel动力煤矿山数据显示,陕西地区样本开工率为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