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首次开展无人机自主夜巡工作
国网甘肃电力 2022年9月27日 3511
“RTK 信号正常,巡航路径设置完毕,准备起飞。 ”9 月 8 日 20 时许,随着飞行前准备工作的完毕, 一架搭载红外成像装置的微型无人机缓缓起飞, 对 330 千伏输电线路开展无人机自主夜巡测温工作。
由于近期雨水较多、环境较为潮湿,输电线路表面极易黏附固体、 液体或气体的导电物质,导致线路设备绝缘水平下降,从而引发污闪、发热、电晕放电等问题。 若未及时排查并消缺, 将造成输电线路跳闸事故的发生。 对此,输电运检中心选择便于观察的时段开展防污闪夜巡工作。 共对 24 基耐张杆塔进行无人机红外测温工作, 重点排查耐张绝缘子、跳线串、压接管等容易发热的部位, 对发现的问题及隐患逐条建档跟踪整改,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基础上, 更换了无人机红外云台, 实现了无人机自主测温工作的开展。 相比以往人工操作手持测温仪步行巡视, 无人机自主飞行减少了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依赖, 有效弥补了夜间巡视难度较高,危险系数较高的安全隐患。 且具有不受地形限制,提高巡视效率,降低成本精度高等优点。
下一步,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制定夜巡工作计划,加大开展防污闪夜巡工作,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区段开展针对性的盐密灰密测量,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电网健康稳定运行。
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年9月21日第十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