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全球领军高纯晶硅企业风采!主流权威媒体走进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绿色产业园

能见App 2020年9月19日 426

为进一步促进权威主流媒体深度了解通威新能源产业发展,展现通威为代表的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实力,9月18日,“百家媒体进通威”传播活动再次启程。来自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营报、中国能源报、能源一号、索比光伏网、北极星电力网、华夏能源网、国际能源网、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界面新闻、内蒙古电视台、包头日报等30余家央级权威媒体、主流媒体、行业媒体、财经媒体记者等组成的媒体团走进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绿色产业园,领略全球领军高纯晶硅企业风采,实地了解通威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果,以及中国光伏企业全球领先的发展实力。永祥股份董事兼首席技术官甘居富,永祥股份副总经理兼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总经理袁中华,永祥股份副总经理禚东举,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副总经理游书华,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总经理助理杜春云、胡瑾等出席活动。

媒体团走进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

媒体团参观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公司展厅

在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媒体团先后走进公司展厅、主控室、还原车间,详细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产能规模、行业地位和发展规划等情况。干净整洁的厂区环境、排列有序的钢构大楼、巍峨耸立的精馏塔,路边随处可见的绿树青草……眼前的景象刷新了媒体团对化工企业的传统印象,纷纷举起手中的摄像机、相机,用镜头定格下眼前这座美丽的花园式工厂。大家纷纷表示,没想到在寒冷的北国边陲还能看到如此绿意盎然的现代化化工企业,“塞上江南”的风景让人印象深刻!

媒体团参观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还原大厅

随后的媒体座谈会上,永祥股份董事兼首席技术官甘居富、永祥股份副总经理兼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总经理袁中华、永祥股份副总经理禚东举及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管理团队就花园式绿色工厂、现代化企业管理、核心竞争优势、技术创新等问题与媒体团进行了深入交流。

袁总介绍了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的发展历程,并表示,绿色环保是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项目建设从规划设计开始,遵循 “融入自然、绿色环保、工艺技术领先、花园式工厂”的理念,打造绿色工厂、环保工厂;在技术上采用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永祥法”,在工艺设计先进性、系统运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水处理、废气处理闭路循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低耗、高质的生产目标,各项生产消耗指标在行业内均处于领先水平,被誉为“塞上江南”的花园式、现代化工厂。在地方政府的关心下,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二期项目正在筹划之中。

永祥股份副总经理兼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

总经理袁中华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袁总表示,经过十余年发展,永祥股份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从源头解决安全环保问题,实现了提质降耗,各项指标行业领先,并打造了国内唯一的新能源与化工完整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基于永祥股份在高纯晶硅研发、生产领域已经取得的行业领先地位,充分应用十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科研成果,在工艺设计先进性、系统运行可靠性、自动化、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数十项优化和提升,生产循环体系的综合能耗有望实现全球行业最低。多年来,公司推行工作标准化,标准清单化,清单数据化,数据信息化,不断实现管理提升,创造出具有永祥特色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现代化花园式工厂获得国家、省、市领导、专家高度肯定和评价。未来,公司将以高纯晶硅产业为核心,以循环经济产业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高纯晶硅等产品研发、推广与应用。

作为永祥股份旗下首个外省项目,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于2017年10月启动,仅历时5个月就完成了220KV变电站建设并一次性成功投运,12个月项目正式投产,远短于国内企业18个月左右、国际36-60个月的建设周期。公司单线产能达到3万吨,是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晶硅企业之一。项目具备“新”、“精”、“高”的特点和优势,采用永祥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永祥法”生产工艺,在工艺设计先进性,系统运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数十项优化和提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光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备受关注。相比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中国是光伏产业的后来者。但中国却用十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在这一领域从仰望、追赶,到全面超越的华丽转身。永祥股份经历2011年前后的产业寒冬,多晶硅行业大洗牌,但是 “光伏梦”和发展硅产业的信心没有改变,在多晶硅领域,于严酷的市场环境中,科技创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取得持续进步,一步步做大做强,从最初的仰视欧美日韩先进企业,到一路追赶、并跑,再到如今实现全面超越,从追梦到圆梦,永祥股份经历并全程参与了中国高纯晶硅产业的伟大崛起。

作为产业链上游的永祥股份,经过10余年发展,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从源头上解决了安全环保问题,实现了提质降耗,各项指标行业领先,并打造了国内唯一的新能源与化工完整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研发成功的“永祥法”生产工艺,产品纯度达到99.999999999%,达到半导体电子级多晶硅品质,打破了国内高品质晶硅依赖进口的局面,改变了全球高纯晶硅供应格局,实现了高纯晶硅“中国制造”。

目前永祥已拥有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云南保山三大高纯晶硅基地,高纯晶硅实际产能超过8万吨,月均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全球领先,成本、指标、质量行业领先,90%的产品能满足P型单晶和N型单晶需要。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专利优秀奖、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重磅荣誉。2020年,永祥新能源二期、云南通威高纯晶硅项目陆续启动建设,投产后,永祥高纯晶硅实际产能将超过16万吨,全球领先,继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绿色厂区

中国能源报 / 新华社 / 单晶 查看更多
资讯

中国能源报:甘肃黄龙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2月11日甘肃黄龙抽水蓄能电站开工。该项目是围家能源局发布《围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和《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长期开工建设项目。 电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境内,是陇东南开工的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约153 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100兆瓦安装了6台单机容量为350兆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设计年发电量23.50亿干瓦时,年抽水电量31.

资讯

中国能源报:(公司 整版)用心点亮美好生活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2022-10-1721版 用心点亮美好生活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国网辽宁电力持续优化供用电营商环境 ■宋青 “我有一个向往,把美好生活点亮;走过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守护万家灯火幸福安康……”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辽宁电力”)一直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辽·亮》。这首歌唱出了辽宁电力人的心声,也是国网辽宁电力十年来优化供用电营商环境,持续打造“辽·亮”品牌,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

资讯

中国能源报: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打造“电管家”团队 提供一揽子服务

“多亏了‘电管家’团队及时通电,我们才能按时开工。”12月5日,在天水市麦积区颖川河孵化园建设项目现场,项目建设负责人李随安对天水供电公司提前19天为建设工地的临时用电项目送电表示感谢。 据李随安介绍,他们这个项目距离电源点较远,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天水供电公司接到用电申请后,第一时间组建“电管家”团队与其对接,并从团队中选出2名党员担任“双经理”在施工现场驻点,及时协调处理施工用电问题,并合理规划

资讯

《中国能源报》:坚强电网织锦绣 巴蜀大地谱新篇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员工对城市配网线路及供电设备测温巡视,以保障春节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四川电力/供图 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四川甘孜二郎山对500千伏甘蜀一、二线开展特巡。孙琦/图 雅中换流变压器运输是国内迄今为止条件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大件运输项目。图为运输队伍行至“九道拐”时的场景。安伟/摄 雅中至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张超/摄 ±800千伏布拖特高压换流站航

资讯

谢戎彬:中国能源报将持续为能源行业发挥风向标作用

6月1日,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在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更好地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出席会议并致辞。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 能源行业规模体量大、关联作用强、影响范围广。能源安全是

资讯

【中国能源报】绿色塞上 澎湃脉动

作者:李莹洁祁玉金包兆鑫 绿色塞上澎湃脉动 ——国网宁夏电力推动能源转型赋能绿色发展   12月4日,“宁电外送”累计电量突破6000亿千瓦时,达到6002亿千瓦时,凸显了国网宁夏电力全力服务地方能源转型、助力能源绿色低碳高效利用的实践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宁夏电力贯彻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先后建成投运宁夏至山东、宁夏至浙江

资讯

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完美例证

7月3日,第2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诞生了。从第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中国只用了1年零5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令人惊叹! 众所周知,在国内汽车市场上,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占据着大多数市场份额;到今年5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新车市场上的份额已经上升到27.7%,远超14%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世界角度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第一,市场份额超过60%。出口量连年持续快速增长,今年前5

资讯

【中国能源报】宁夏首个电网侧储能项目投运

  本报讯12月12日,中核(宁夏)同心新能源有限公司泉眼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电站一次性带电成功。   作为宁夏首个电网侧共享储能项目,这一“超级充电宝”的成功并网,标志着宁夏电网“储能+”时代全面开启。截至目前,宁夏已备案65个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建设规模为958万千瓦/1978万千瓦时,计划年底并网135万千瓦/270万千瓦时。   吴忠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风光资源得天独厚。中核(宁夏

资讯

【中国能源报】国网宁夏电力:拥抱“沙戈荒”上的“绿动能”

  到“十四五”末,宁夏新能源装机将突破5500万千瓦。国网宁夏电力将全力保障实现新能源发展的两个50%(新能源装机占比50%,发电量占区内售电量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近年来,宁夏积极落实“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部署,依托腾格里沙漠的丰富资源,稳步推进建设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作为自治区能源清洁低

资讯

2023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在瑞安召开

中国能源报记者丨杨梓 6月29日,2023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CIEV)在浙江瑞安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温州市人民政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中共瑞安市委、瑞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大会以“新汽车、新技术、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来自整车及头部零部件企业、行业机构、科研院所及高校等领域的700余位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