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概念股火爆,2020将迎来产业化元年
在降本增效的行业大趋势下,光伏产业技术迭代正在加速演绎。
昨日,光伏概念股15只个股涨停。包括旷达科技、拓日新能、康跃科技、亿晶光电、京山轻机、亚玛顿、中利集团、东方日升、迈为股份、捷佳伟创、金辰股份、科林电气、山煤国际、爱康科技等。
业内人士分析称,光伏板块大涨源于三大消息催化。巴菲特大举押注太阳能项目、国内光伏电站迎并网高峰、HIT电池产业化加速,在2020年或迎来发展的最大风口。
光伏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是光伏成为主导能源的重要依托。光电转换效率高、性能优异、降本空间大,平价上网前景好的产品将成为未来光伏技术的终极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被称为下一代商业光伏生产候选技术的"异质结"电池(HIT)在近年来一直被行业高度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HIT电池指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温度低、钝化效果好、开路电压高、温度特性好、双面发电等优点,是高转换效率硅基太阳电池的热点方向之一。1989-1990年,日本三洋用非晶硅薄膜代替本征微晶硅层,做出的电池效率达到14.5%,并命名为HIT,开启了HIT异质结电池的发展之路。
中国自2011年开始对HIT进行初步摸索,上澎、赛昂、国电等企业引入进口设备进行了尝试。
2015-2018年,中智、汉能、晋能、钧石等企业建立中试线进行量产尝试,并摸索设备工艺和电池工艺,但碍于成本因素并未大规模量产。
2019年,汉能在HIT研发效率达到25.11%,创下新的世界纪录。随着HIT降本路径越来越清晰,性价比不断提升,布局HIT的企业从早期7家拓展到当前约20家。
时至今日,HIT技术问世已过30年,目前主流HIT厂商量产效率普遍站上24%,研发效率接近25%,未来潜力目标26%。目前海外23%效率的HIT电池价格1.7元/W,较PERC溢价0.75元/W。
受限于生产原因,HIT电池当下生产成本还比较高,投资也同样处于高位。而HIT电池设备的单机产能相对较低,单机产能低是目前HIT电池投资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HIT国产化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目前HIT设备主要以国外设备为主,国产设备正在进入。捷佳伟创、迈为、钧石等公司已经在清洗、TCO、丝印等不同的环节具备了产品能力,随着国产设备成熟,HIT设备的成本有望大幅降低,机构预测2020-2021年,GW设备投资有望降至5亿以下。
如今,HIT电池已经处于产业化阶段。目前全球已有HIT电池产能接近3GW,但主要参与方当前的规划产能已经超过16GW。预计2020年国内将有4-7GW左右的HIT投运, 2020年将是HIT电池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