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能源生态圈项目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9月28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由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创新制作的《“电沙成金”——沙漠能源生态圈》沙盘模型作为甘肃省参展单元之一在展厅内亮相展出。
近年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联合开展《沙漠能源生态圈构建及应用价值研究》课题,在国内率先系统性研究提出了沙漠能源生态圈构建的理念、模式、路径和价值,并在甘肃武威石羊河流域光伏治沙工程中得到试点应用,为我国沙漠荒漠戈壁地区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典型示范。
武威,地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面对光伏治沙这张“答卷”,电能做些什么呢?
跨越千里,在祁连山脚下的武威市古浪县,只见数百数千的光伏板在无垠的沙漠上纵横排布,宛若蓝海在金沙间波动,而板下与板周的沙生绿植浓密交错,绘出一片绿洲……
作为能源革命的践行者,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创新打造“电”沙成金——沙漠能源生态圈,用金、蓝、绿三底色绘制了一幅殊美的新能源发展蓝图。
“电”亮一抹金沙
虽已秋分,但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七道沟,却是无限好风光,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光伏板在日光沐浴下,将沙漠赋予了生命的脉络,静谧中,光影与电流正在交织涌动着。这里就是甘肃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古浪县30万千瓦光伏治沙产业化示范项目。
“‘电’沙成金是一个政企协作的‘一站式’服务平台……”2021年12月,伴随着一段简洁明了的发布词,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创新项目“电沙成金——沙漠能源生态圈建设”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第六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首次亮相,在荣获大赛金奖后,代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参加国家电网公司第六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企业特装展。
知行合一,重在行动。
今年3月,由国网武威供电公司提出、武威市政府主导实施的“沙漠能源生态圈”项目在古浪县黄花滩落地试点,其中由甘肃亿恒建设的治沙产业示范项目正是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总面积1.3万亩,主要采取“光伏+”的新型产业化模式,在做到生态治理的同时,将当地的地理资源优势应用变效。
自试点项目落地以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以“电沙成金”为载体,先后与古浪振业、古浪绿洲和甘肃嘉年等光伏发电企业达成共识,致力于以“电”为媒,变黄沙为“金沙”。
“圈”出一道蓝海
“沙漠能源生态圈”是如何闭环形成一个“圈”?
在国网武威供电公司摆放着的项目沙盘模型会给你答案,因为它不仅是“沙漠能源生态圈”的终极蓝图愿景,也是进一步深化实践该项目的实物指导手册。
在沙盘演示中,可以直观看到“沙漠能源生态圈”的实施过程,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户参与三方联动,通过线下实地生态修复、平台开发运行、试点业务拓展三个阶段形成政企协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即可实现资源统筹和互联互动,在供电公司、政府部门、光伏企业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以“电”为媒介,为沙漠能源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每个角色提供最佳沟通路径和资源选择。
方向已定,只管出发。
自今年5月底开始,国网武威供电公司便着手打造以“网上电网”APP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平台,按照“摸清数据—分析消纳—明确目标—制订方案”的思路,服务光伏企业建设,并同步向发改委提供数据共享。通过该举措不仅可以掌握区域电网分布情况,调取配网设备运行数据,同时还能进行不同场景下配网消纳能力分析,为光伏项目规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奠定丰富的数据基础。
“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台区的变压器容量、负载率和配电线路稳定性等要素进行光伏消纳能力评估,接着进行光伏并网论证,答复接入系统方案。”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高政说。
一道资源信息共享、智能数据监测、智慧光伏管理、产业链条整合的蓝色能效生态圈就此形成。
“植”出一方绿洲
“在我的家乡古浪县八步沙,时代楷模‘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深深根植在我们的血液里,我相信,我们这个生态圈也会为古浪治沙造绿增墨添彩。”这是国网武威供电公司“沙漠能源生态圈”项目负责人黄文学常说的一句话。
数据显示,2021年,古浪县沙区前沿林草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20%恢复到60%以上,风沙线倒退20多公里。现如今放眼整个古浪县,蓝色的光伏板星罗棋布,而在板下又是生机盎然的别样风景。
在古浪县黄花滩戈壁深处的江苏振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上千块太阳能光伏板下面的“麦草方格”里,各类经济作物和固沙灌木长势喜人。
同样在不远处的亿恒新能源3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基地,2400亩的碳汇林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我们这个项目建成后,要在光伏区播撒草籽,建设网格沙障,有效防风挡风。在光伏板下规划高效节水农业,变荒漠为‘绿地’”甘肃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党纲飞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在国网武威供电公司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启动会上,由“电”沙成金——沙漠能源生态圈项目衍生出的“电沙成金”社会责任根植项目也正式落地,明确了供电公司以“倡导者”的角色加入“光伏+治沙”过程中,协同联动社会各方,成立志愿者联盟团队的总体思路。
资源汇聚,携手并进。
在几个月的探索期内,国网武威供电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职责,建立服务重大项目“多对一”工作机制,先后完成了县域内5家光伏企业的现场调研,聚焦各大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精准搭建绿色服务渠道,服务关口前移,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和贴心的供电服务。据了解,在以上光伏企业建成投运后,可完成3.4万亩的沙漠生态治理,届时一方绿洲将呈现眼前。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在“双碳”目标前,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将以“困难面前不低头 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为指引,一步一个脚印踏出绿色新动势,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