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来袭!用电负荷激增下 电力如何保供?
财经聚焦丨从电力数据积极信号看经济复苏向好态势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题:从电力数据积极信号看经济复苏向好态势 新华社记者戴小河 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随着消费逐步回暖、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国多地用电量增速回升,释放经济恢复向好的积极信号。 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4月份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3.8%和28.8%,4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速达28.8%,交通运输/仓储和
国家能源局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办理情况通报(2023年第4期)
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12398能源监管热线(以下简称12398热线)共接收投诉举报641件,办结投诉举报485件(含往期结转)。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当月接收情况 2023年4月,12398热线共接收投诉举报641件,环比增长1.26%、同比下降13.14%。其中:投诉532件,环比下降0.75%、同比下降27.12%;举报109件,环比增长12.37%、同比增长105.6
高温预警来袭!用电负荷激增下 电力如何保供?
夏季来临,各地气温攀升,伴随气温一同增高的,还有用电量数据。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可能超过13.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据研判,今年我国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如此看来,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保供依然是重中之重。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七块钱) 高温预警来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多地迎来今年首个高温预警。 5月21日,广州多个区发布了
广东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年内“开门迎客”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5月31日发布消息称,面向中国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单位,公开接受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以下简称“临海基地”)试验机位使用申请。 据悉,临海基地采用公益化运营,向中国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单位开放。在确定使用单位后,试验机位预计将于8月正式“开门迎客”。 数据显示,在广东,年度并网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从2020年的5.5兆瓦跃升至2022年的11兆瓦,2023至2024年申请并网的机组已达
高温催生用电高峰 电力板块火热
炎炎夏日,A股电力板块表现一片火热。5月31日,A股电力板块回调,拉长时间来看,该板块已连续约一个月震荡上涨。其中,杭州热电自5月初以来,股价累计涨超160%,该公司因股价表现异常多次发布风险警示。 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风向标”,5月以来,南方区域用电负荷持续走高。有业内分析指出,预计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记者从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获悉,据统计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进展、挑战和建议
随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的印发,中国电力市场建设换挡提速,电力市场化改革也迈入了新阶段。南方地区历来是改革的热土。在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南方区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下,市场主体共同努力,基本建成了以中长期为压舱石、现货为风向标、辅助服务为调节器的市场格局。中长期市场日趋成熟,实现全时序、多品种、细颗粒、跨省和省内市场有序衔接
《人民日报》丨可再生能源建设提速 绿色发展再添动力
今年以来,一批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有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青藏高原,海拔3300米的青海玛尔挡水电站一派繁忙,3600多名建设者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难,日夜奋战,大坝填筑工程已完成超87%; 库布其沙漠,总投资超800亿元的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施工正酣,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00亿千瓦时; 东南海域,场址面积约22.9平方公里的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
今年1至4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超七成为可再生能源
今年以来,一批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有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青藏高原,海拔3300米的青海玛尔挡水电站一派繁忙,3600多名建设者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难,日夜奋战,大坝填筑工程已完成超87%; 库布其沙漠,总投资超800亿元的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施工正酣,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00亿千瓦时; 东南海域,场址面积约22.9平方公里的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
用电高峰提前 多地“双管齐下”备战保供
近期,随着经济企稳向好和气温逐步升高,多地用电负荷攀升,尤其是南方区域负荷创今年以来新高,用电高峰提前到来。为此,各方加紧部署,从供应侧和需求侧“双管齐下”备战“迎峰度夏”。一批支撑性电源和输电通道建设加快投产的同时,需求响应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多地用电负荷攀升 5月以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用电负荷、用电量持续攀升。22日,南方电网最高负荷今年首次突破2亿千瓦,比去年提前35
云南“等水来” “用电第一大省”广东急了
水电大省“等水来”,这次是云南。 进入2023年以来,经过来水偏枯的1至4月,5月的降水也并未根本扭转局面。云南当地的判断是,降水过程对旱情缓解有限,至6月初全省大部地区无有效降雨,局地旱情仍将持续和发展,对农业种植、电力保供有较大影响。 降水的影响已体现在发电量上。今年4月,云南省降雨量仅16.9毫米,同比下降71%;同期发电量则为215.9亿千瓦时,同比降幅亦达到19.65%。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