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通威集团刘汉元:合理设计储能价格补偿和市场准入机制,不强制要求配储能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老政协”刘汉元又带着他的提案走来了。——这次他把目光投到了储能。
3月1日,通威集团在媒体见面会上透露,在即将召开的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将针对优化储能发展模式、保障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他认为,我国相比部分欧美国家,电力系统以燃煤火电、径流式水电为主,调峰能力与响应速率均存在劣势。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电力系统供应安全性、灵活性和综合效率的重要环节,是支撑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
对此,刘汉元建议:不强制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配置储能系统,以提高储能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支持发展系统侧集中式储能系统,将抽水蓄能电站、储能基地纳入电力发展规划与统一调度范围,通过招投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项目业主;
加快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引导鼓励储能以独立辅助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参与市场交易,发展储能市场化商业模式。
在落实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和优先上网政策方面,刘汉元表示,发展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兑现国际承诺,体现国家责任与担当,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
他建议:严格执行国家《可再生能源法》与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政策;将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政策执行情况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纳入对地方政府、电网公司的考核范围;逐步将煤电机组转变为调峰电源;加快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及其辅助服务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