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国网四川电力:“压舱顶梁”担重任 治蜀兴川添动力

国网四川电力 2022年10月18日 4427

电力工人在两河口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线路高空走线,为电网“体检”。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为四川环龙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检查用电设备。

2022年8月23日,国网河南电力驰援四川的2台中压应急发电车抵达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支援三台地方电网保障当地民生用电。

“9·5”泸定地震,国网四川电力党员服务队为灾区点亮应急照明。

全球占地面积最大的换流站——±800千伏布拖换流站。

碧水蜿蜒,滋润沃野千里;蜀山锦绣,勾勒如画四川。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党中央在能源建设方面作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部署。敢拼善为,实干兴川。回溯十年,治蜀兴川持续推进,国网川电勇担重任。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努力发挥顶梁柱作用,推进电网奋进前行,服务能源低碳发展,用情书写非凡十年征程,用心谋划未来发展蓝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蓝图已经绘就——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国网四川电力定当踔厉奋发,继续勇毅前行。

这十年,电网提档升级

“量”“质”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巍巍群山挺立,浩浩江河奔流。鸟瞰四川大地,一条条输电大通道如巨龙般横贯巴山蜀水。遍布城乡的电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翻开四川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十年档案,每一页都留下坚实的鲜明电力注脚。

这十年,四川全社会用电量翻了近一番,从2012年的1831亿千瓦时,增长至2021年的327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6.7%,高于全国5.9%的平均水平。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到3500亿千瓦时。

用电规模“量”的增长,背后是能源供给保障能力“质”的提升。2012年以来,四川电网建设累计投资超过2700亿元,换流站、变电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星罗棋布;输电线路纵横四川、不断延展。

目前,四川电网已是全国交换功率最大、运行控制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打开四川电网架构图,最北端的马尔康500千伏输变电站将金沙江奔涌而下的激流转化为澎湃动能,涌入省内主网网架;东南端的宜宾换流站,经±800千伏宾金特高压输电线路送出,清洁能源跨越1906千米输送到浙江金华……

十年来,四川特高压骨干网架持续完善,为跨区跨省电力输送打下了坚实基础。四川电网通过“六直八交”与华东、华中、西北、重庆、西藏等电网相连,跨区跨省外送能力超41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清洁水电每年减少中东部地区数千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年来,四川电网主网结构不断优化,供电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八大500千伏通道汇集清洁电力送入负荷中心,全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变电容量增长近一倍。省内供电能力由从2012年的3220万千瓦增长至2022年的6020万千瓦,有效满足了逐年高速增长的用电需求,支撑了我省用电量年均6.7%的高速增长。

9月29日,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开工。攀西优化、盐源改造、乐山南、德阳南等22项220千伏及以上重大电网工程也同步启动建设,开启了四川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网四川电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稳定市场预期、释放经济发展动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这批新开工的重大工程在四川的总投资达360亿元,建设期可拉动社会投资约75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万个,有效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国网四川电力董事长谭洪恩说。

“十四五”时期,四川电网将投入1800亿元,加快建成省外“八直十交”联网,省内特高压交流为骨干、负荷中心立体双环的坚强网架,打造强交强直、强送强受的坚强电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打造能源互联互济的枢纽电网;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助力能源转型的新型电网,更好地满足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需求。

这十年,供电保障可靠

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服务美丽四川建设

金龙大雪山下,丹巴县丹东乡村民过上了电气化生活,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热水、WiFi随时供应;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村民们享受着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效便捷;随着电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宜宾市三江新区成为发展热土,众多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这十年,国网四川电力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美丽四川建设出发,以“绣花功”聚力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推动供电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统筹产业带动和社会共赢。

从川西高原到川东北丘陵,从乌蒙山腹地到秦巴山区,充沛的电能供应、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劲动力、让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舒心。

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十年间,新甘石联网、川藏联网、无电地区电网建设、“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农网巩固提升等一批服务大局、着眼民生的电网工程刷新着川蜀大地的“幸福指数”。

在以电网建设为主战场的同时,国网四川电力坚持以精准帮扶为突破口、以服务群众为连心桥。2012年以来,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333人,定点帮扶208个村,帮扶任务居在川央企之首;打造“彝兴”“丽火”两个扶贫品牌,助力1962万元扶贫产品走出大山;免费培养1054名“三定生”,资助1.2万户彝家新寨建设,建成川电留守学生之家216所,兑现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用上电”只是开始,“用好电”才是目标。2019年底,国网四川电力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了5992个小城镇(中心村)、1045个贫困村电网改造。2021年,全省农网户均容量提升2.27千伏安,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85%和99.88%,实现了1194个贫困村通动力电,对口帮扶的208个帮扶点、3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以坚强电力助力发展“川字号”农业特色产业,让人民群众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澎湃电能助力四川群众昂首阔步迈入新征程。国网四川电力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流程,畅通服务渠道,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大力推行“阳光业扩”和“三省+三零”服务,实施“村网共建、社网共建”,打造以“主动、智能、精准”为特征的现代供电服务体系。

2021年,四川线上办电率、缴费率分别达到99%、88%,办电环节与时间大幅压降,10千伏高压业务平均办电时长从2018年的189天压降至2021年的32天,让客户得到了实惠,让群众看到了变化。

十年来,国网四川电力积极落实国家输配电价改革、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价、精准扶持电价等政策,建设四川特色电力交易市场,累计减少用户用电成本近1500亿元。2020年以来,在甘孜、攀枝花、雅安、乐山、凉山、阿坝等六市州,建立全国首创水电示范区,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约30亿元,有效促进了大数据、锂电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这十年,迎击大战大考

守住民生底线,彰显川电铁军担当

今年7至9月,四川经历了高温干旱、疫情封控、“9·5”泸定地震等严峻考验,国网四川电力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始终,坚持“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在重重困难中保障了四川电网的整体平稳运行,牢牢守住了民生用电底线。

四川历来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除台风、海啸外,其他灾害在四川均有发生。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是国网四川电力履行“三大责任”的根本体现,是发挥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重要基石。随着应急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科技装备水平稳步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国网四川电力成为人民群众在危难时刻的坚强依靠。

十月,秋高气爽,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青瓦白墙、古色古香的居民安置点分外美丽,一排排崭新的电杆沿着乡村公路延伸向远方。

“2013年,一场7.0级大地震突袭雅安芦山,青龙场村是当年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2016年,我们就完成了重建,目前人均电力负荷容量比全省平均水平还高。”龙门供电所台区经理骆康强说,“如今,村里电力充足,建起了大型康养中心,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十年来,面对供区范围内发生的7000余起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国网四川电力始终高标站位,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一切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重、一切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重,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抢险救灾、保障供电。据统计,十年间累计出动工作人员超21.7万人次、车辆及装备超5.9万台次,做到了“关键时刻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国家电网人的身影。广大干部员工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国网四川电力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恪守“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庄严承诺,发扬“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电网铁军精神,展现了“大国重器”和“顶梁柱”的央企担当。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网四川电力一直以超高站位、非常之举做好疫情防控保供电工作。疫情初期,制定助力企业抗击疫情快速复工复产的“电十条”,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2020年,严格贯彻执行支持性电价政策,累计让利36.71亿元,为市场主体“满血复活”注入强心剂。

国网四川电力还深挖电力数据“富矿”,与省经信厅、省税务局等部门在全国首创“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精准“画像”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为政府疫情防控决策、企业高效用能提供数据支撑。仅2021年,电力大数据系列产品累计服务客户超15万家,为小微企业节约成本近亿元。

四川一路发展,电力一路相随。十年间,国网四川电力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咬定青山不放松”、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乱云飞渡仍从容”、面对层出不穷的矛盾“越是艰险越向前”,蹚出了一条电网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之路,在巴蜀大地上写就了“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壮美篇章。

面向未来,国网四川电力将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巩固民生电网建设成效,继续加大各级配电网投资力度,持续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深化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多措并举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保障,将更多改革红利传导至终端用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持续前进,实现电力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澎湃 / 配电网 / 碳排放 / 国网 查看更多
资讯

盐城供电怡能集团党委:优质电能为乡村振兴赋能

报载:为落实省市公司关于全面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关要求,切实推进主题教育“办实事、解民忧”专项行动,最近,盐城供电公司怡能集团党委联合省委驻射阳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在盐城市亭湖区农民街组织开展安全用电宣传及射阳农副产品推介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农民的安全用电意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能源电力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最重要的基础力量之一。然而,盐城市亭湖区农民街部分商户缺乏安全用电意识,存在一定

资讯

《亮报》:国网河北电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构建坚强网架激发澎湃动能 国网河北电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供电员工对客户配电设备进行测温检查。郝嘉璐摄 雄安容东片区华灯初上。耿辰光摄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10年中,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电网,主动对接疏解企业,支撑河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0年来,河北南部电网网架结构愈加坚强、能源转型成效显著、供电服务保障有力,持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

资讯

3名特级技师再“升级”!全省首批首席技师评审在湘电集团开展

4月9日,全省首批首席技师评审在湘电集团举行,来自公司生产一线的董日中、牟密、徐仲维等3名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评审。经过个人申报、资格审查、业绩评审、面试答辩等环节,3人获评为首席技师建议人选,后续经公示核准、证书核发、任职聘用等程序后,将成为我省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工”制度试点工作认定的首批首席技师,成功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体系中“登顶”。 2022年3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

资讯

运达股份首个海外海上项目——越南项目全部机组完成吊装

近日,运达股份首个海外海上项目——越南项目全部机组顺利完成吊装,比预定时间提前1个多月,打造越南海上“工期最短、条件最难、施工最快”的标杆案例,再次彰显运达速度和服务品质。 自越南乘舟一路向南,运达股份机组耸立在万顷碧波中,任大海汹涌澎湃,仿佛蓝天卫士一般每年为当地提供近2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点亮千百万家越南灯火。 项目吊装期间,越南海域进入大风季,阵风最大可达17米/秒,浪高达到2米,本来施工窗

资讯

起底四川雄起的全球第八大多晶硅巨头

光伏正为天府之国--四川注入全新澎湃动能,成为锦绣四川画卷上的又一风景线。 目前,四川已经成为光伏制造新高地。多晶硅环节,四川已经成为与新疆、内蒙古并驾齐驱的多晶硅产地。第三方数据,截至2022年底,四川多晶硅产能24万吨。实际上,现在四川多晶硅产能要远高于此水平。 按照通威股份2023年产能达到42万吨来看,剔除内蒙古包头5万吨、云南保山5万吨,通威股份在四川的多晶硅产能应在32万吨左右。同时,

资讯

辽宁日报头版:(公司)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重大电网工程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举行

2024-04-12 为加快实现全面振兴注入央地融合发展澎湃动能 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重大电网工程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举行 李乐成出席 本报讯记者史冬柏报道4月11日,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重大电网工程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大会主会场设在抚顺石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现场,沈阳宁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大连青岛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铁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

资讯

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一道、天合、正泰、宇泽、高景、美科、华晟、麦田、清电上榜!

近日,《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正式发布,全球范围内共有1453家成立于2000年之后,估值在10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上榜。 榜单显示,全球范围内共有4家非上市公司估值在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中美各有2家,美国上榜的2家公司皆为埃隆·马斯克所创建,估值12800亿元的SpaceX和估值7100亿元的OpenAI,前者属于航天业,后者属于人工智能,分别在榜单排名第二和第三。 中国上榜有2家公司

资讯

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光伏如何才能不“卷”?

今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全球战塑”。 一年多前,赶碳号曾经讲述过一位柔弱女子如何捍卫真理的故事——《寂静的春天:你可曾听到荒芜中的一声呐喊》。《寂静的春天》,正是世界地球日的起源之一。世界地球日自诞生以来,每年主题大多围绕保护水资源、森林、海洋、生物多样性等等。今年,人类把目光聚焦于“塑料”——这正是化石能源时代的产物。 塑料在便利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全球

资讯

天津城投集团:“光伏+污水厂” 破解新质生产力“融合题”

初春之际,一排排光伏板向阳而列,正不断吸收太阳能资源产生清洁电能。由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集团)所属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业环保集团)北仓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分别于今年1月底和3月底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赢贡献力量。 北仓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装机容量4

资讯

飞跃泵业:研发650℃超高温熔盐储能热力循环系统及装备

4月2日,靖江市融媒体中心刊发题为《靖江企业向“新”求“质”,催生满园春色》的文章,文章综述了江苏省靖江市这座以制造业见长的城市,正全力推进创新型示范市建设,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引导企业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持续在新领域布局深耕,澎湃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文章表示,江苏飞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650℃超高温熔盐储能热力循环系统及装备,突破高水力性能超高温熔盐循环泵、高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