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打响“技术战” 激发行业发展新潜能
Mysteel:钢铁业利润大降,钢协领导和钢企董事长谈钢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下降,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87.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99.4%。 Mysteel收集整理钢协领导和钢企董事长对当前行业发展形势的看法,具体内容如下: 中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当前市场形势对所有钢铁企业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对新投产
中山市人民政府与明阳集团、诺曼艾索集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打造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5月24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明阳集团与来自德国的百年企业——诺曼艾索集团(下称“NEA集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NEA集团董事长彼特斯、新能源总经理布让,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等出席签约仪式。 张传卫表示,感谢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推动促成这次合作。明阳集团即将迎来在中山创业发展30周年纪念日,这次签约是对明阳最大的鼓励,也是最厚重的礼物
氢能行业新动向:为大规模应用做准备
香橙会研究院 氢能行业周报及点评(0521-0528) 本周有件事很重要,但市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 那就是,在北京启动的氢能高速网络研究推进会 它可能是跟城市群示范同等量级的政策性事件 当然,战略很好,关键在执行 本周关键词 1、世界氢能技术大会释放出的新信号 5月22日,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WHTC2023)在佛山开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就
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事件引争议,常压油箱=排放超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这一赛道的竞争也愈发白热化。目前,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事件仍在持续发酵,是业界互相监督还是恶意竞争,尚未有定论。从短期看,巨头对决,难言输赢;从长远来看,竞争博弈的焦点更应专注于自身实力的提升上,厚积薄发,蹄疾步稳,才能步步为赢。 5月25日上午10点,长城汽车(601633)官微发布一则声明,直接将自身和比亚迪(002594)送上了热搜。 长城汽车发布的声明显示,4
又中两单!中国海装中标广西首批海上风电示范性项目
继上月中标山能渤中400MW海上风电项目后 近日,中国海装又成功中标 广西首批海上风电示范性项目 分别是 国电投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广西广投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将助力广西海上风电实现零的突破 资源富集 勠力同行 行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1595公里。除与广东、海南、越南共享北部湾及南海海域空间资源外,其沿海还拥有滩涂约1005平方公里,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约6000平方
新能源企业打响“技术战” 激发行业发展新潜能
李春莲 本周以来,新能源行业有两大峰会备受市场关注。一个是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另一个是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从不少参会者的反馈来看,两个大会都颇为火爆。 据笔者观察,这两大盛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各大新能源企业的新技术竞相亮相。 粗略梳理来看,隆基绿能宣布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1.8%的转换效率;天合光能则发布了新一
中广核巴西公司将在巴西巴伊亚建造一座绿色氢工厂
中国跨国企业中广核巴西公司表示有兴趣投资,在巴西巴伊亚建造一座绿色氢工厂。这一举措符合中广核在该地区扩大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战略。根据Senai Cimatec的数据,巴伊亚州每年有可能生产超过6000万吨的绿色氢。 巴伊亚政府正式接受中广核的提议,预计将于5月30日在Tanque Novo Wind项目落成仪式上宣布。该综合体将是中广核在该地区的第四个工厂,也是疫情后第一个交付给该州的工厂。 中广核
法国电力副总裁傅楷德:将在中国拓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市场份额
5月25日,法国电力集团(以下简称“法国电力”)组织的2023法国电力Pulse“能创未来”计划正式揭晓今年的优胜企业。活动期间,法国电力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傅楷德(Fabrice Fourcade)对经济观察网等媒体表示,为在中国更好地发展,法国电力需要拓展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以及新的一些技术应用场景的结合。 公开资料显示,法国电力成立于1946年,是世界能源市场的头
陕西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全自动产线开工
5月24日上午,秦创原·西咸新区氢能产业推进大会在泾河新城智造创新产业园举行,“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揭牌成立,陕西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全自动产线同时开工,为泾河新城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 据介绍,本次开工的氢燃料电池全自动产线,由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是陕西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全自动产线。项目一期投产后可年产2000套氢燃料
业界热议光伏产业发展:2027年有望超越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
本报记者 刘 钊 冯雨瑶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无疑是“主力军”。 5月23日,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在上海开幕。会议期间,光伏行业专家、学者就产业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各抒己见。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产业对中国的一次能源转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从产业角度看,光伏有效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