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数字赋能 助力集约协同 英大集团解码数字金融新生态
近期,英大集团在数字化运营中心召开年度第五次金融诊断例会暨预决算布置会,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以数字化手段加强诊断分析,推进年度经营优质高效收官,高质量谋划明年工作。在这次经营诊断中,数字化运营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实时共享,横向对比和纵向趋势一目了然,有效助力金融业务监测分析。
今年以来,英大集团深入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建成数字化运营中心,上线数据、业务、管理三个中台,和运营监控、综合金融、智慧客服、风险防控四个系统,支撑金融之翼高质量发展。
数字平台构建“科技大脑”
在金融数字化发展趋势面前,英大集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战略部署,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属性,提出了“1234”数字化发展战略,搭建起金融数字化的支撑架构:以“电e金服”为核心,以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能源数字金融长三角实验室为引擎,构建数据、业务、管理三个中台,建设数字化运营监控、风险防控、综合金融和智慧客服四个辅助系统。
“三中台四系统”为业务提供了坚实支撑。数据中台体现“雷达监测”能力,为产品画像、客户画像、风险防控等提供全方位信息;业务中台体现“快速反应”能力,为快速构建前台应用提供共享服务;管理中台体现“炮火支援”能力,为通用技术的快速获取提供标准化组件。目前,英大集团业务中台已搭建起涵盖用户注册、联合登录、用户认证等功能模块的用户中心,实现一账互通,客户在“电e金服”平台登录一次后,即可自动在各金融单位核心系统通过鉴权认证。
通过“三中台四系统”建设,英大集团构建起客户统一服务、业务在线运营、风险全面控制、管理精益高效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内外部信息资源联通共享,为推动金融单位分支机构集约化发展“五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慧报表疏通“数据管道”
在数字化办公过程中,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存在数据壁垒,是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英大集团各金融单位牌照多、业务广,涉及的业务模式各异。如何在实现特色化运营的同时做到集团整体一盘棋?如何客观评价每款产品,实现持续优化?服务的企业和个人客户众多,如何能进一步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需求?
金融数字化带来的数据贯通共享回答了这些问题。
通过开展数据中台建设,英大集团业务数据全面贯通。截至目前,英大集团数据中台全面覆盖集团各单位实时业务、财务数据,以及交易对手外部风险监测数据,实现了数据实时汇聚、上下贯通,系统间数据实时传输。
数据中台建设也直接惠及指标设计计算和数据的共享应用,直观反映在智慧报表、智慧驾驶舱、智英决策引擎的搭建工作中。
以英大集团及所属各金融单位报表工作为例:一方面,各类繁杂的统计报表上报工作量大,经常出现一份数据多头报送的情况;另一方面,主要指标数据按月统计,缺乏时效性、敏感度,管理口径变动不可控。目前,智慧报表可以基于中台数据自动生成报表,通过统计报表这个刚性需求促进数据中台数据应用,并在应用中巩固数据质量,同时进一步带动产品创新、风险控制、业务管理、业绩考核评价等各环节数据价值挖掘。
174类939项数据通过智慧报表梳理后,线上自动生成9套英大集团及所属各金融单位主要经营情况等一二级各类报表282张,实时统计“电e金服”英大集团侧运营数据报告13类52项数据。
数字应用实现“落地生根”
不久前,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当前金融行业进入转型发展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金融数字化正在重塑产业生态,为实体经济赋能。英大集团发挥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所属各单位运用专业优势,助力经济发展,共享数字化成果。
由数字金融事业部会同英大保理打造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保理通”,利用区块链的信任机制,将核心企业应付账款转化为数字凭证,并实现核心企业信用在多级供应商之间流转,从而解决供应链末端企业信用不足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问题。该产品于今年6月在湖南上线试点以来,累计签发数字凭证2.92亿元,实现融资规模1.15亿元。
智慧客服系统运用AI技术,实现英大财险、英大人寿等6家金融单位10个渠道全覆盖,日均受理客户请求超500余人次,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了金融单位整体客服质量,在今年河南抢险救灾等大战大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年来,英大集团紧紧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加大数字化技术支撑力度,成效显著,“三中台四系统”初步建成,“电e金服”推广应用实现业务规模近6000亿元,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了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