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有榜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公司就有未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征程中,公司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青年,他们在党的指引下、团的号召下,积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用奉献诠释无悔选择,用坚守践行忠诚使命,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展现了新时代国网青年的别样风采!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青春最好的模样!(以所获荣誉高低排序)
寇明韬:向梦想奔跑的“藏地羚羊”
“我们可以水电站的优势,进行梯级调度,这样就能缓解缺口问题。”2021年年末,面对部分时段电力电量缺口问题,甘南公司寇明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调度员,亦是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他,积极联系网内135座水电站,动员所有电站发挥梯级调度优势,深挖网内所有水电机组富裕电力上网潜力,灵活调用应急保供能力,确保机组“能并尽并、能发尽发”。通过推动网内水电站开展合理蓄水工作,节水蓄能,全力发挥水电站顶峰能力。
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寇明韬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近乎苛刻的自律让他快速掌握专业知识,成长为调度专业的一把好手。2019年,寇明韬以一次330千伏系统相间短路故障跳闸,导致部分电网形成孤网运行为分析点,结合甘南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运用Open3000及潮流计算等高级应用软件,对水电群孤网运行方式下的安自装置、解列故障装置及发电机高频过速、调速器等保护装置走访调查,对孤网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所研究的成果《甘南南部电网孤网稳定运行分析》荣获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期间,他还参与了110千伏九龙峡电站、35千伏天朗光伏电站等新设备的启动工作和《甘南电网调度规程》的编制、修订;特别是2016年的“8.22夏河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抢修保电期间,寇明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参与夏河灾后特殊时期的供电方案编制,保电任务,处理各种应急事故,在那个特殊时期,他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
李泽阳:谱写奋斗的人生华章
李泽阳,是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木钵运维班班长。2015年,他从同济大学毕业,怀着对庆阳老区的热爱,怀着“电力工匠”之梦,义无反顾地回到老家庆阳。
2020年初,萧关变电站验收正式启动,当时户外温度一度将至零下十五度。面对着刺骨寒风,作为验收总工作负责人的他,率先登上绝缘斗臂车,在十多米的高空一个一个检查设备接头,脸冻得生疼,手脚已经麻木,但工作仍在继续。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他主动请缨,星夜千里驰援郑州。经过大水的漫灌浸泡,郑州许多小区已经断电断水多日,厚厚的淤泥和垃圾在三伏天高温的炙烤下,蚊蝇环绕,臭味熏天。他与抢险队的同事马不停蹄,排查故障,制定供电方案,对配电室进行清淤、清擦、检修。7月24日,在桐柏一抢修现场,检查发现一处开闭所受灾严重、全部失压,20面开关柜全部进水,部分供电设备损坏,开闭所温度一度高达到38度,他和抢修人员一起猫在狭窄的站房,潮闷难耐,汗流浃背,但手脚丝毫不敢迟缓,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快,不能让停电的老百姓再受煎熬”,经过连续奋战17个小时,4户高压户、4个居民小区、773户居民终于恢复正常用电。
为了让所学的专业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他白天跑现场,晚上搞研究,创新编制了智能变电站压板投退状态图,研究消除设备缺陷共计420余项,有效指导萧关变电站顺利运行和电网安全。他研究的《双线路备自投升级应用》课题,成功填补了甘肃省电网内双线路备自投的空白。参与完成的课题《电网“操盘手”--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备用电源智能化切换》,极大节省了建设成本,最终荣获“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第五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金奖”,甘肃省质量协会优秀QC一等奖。
张月容: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张月容是国网定西临洮县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变电运维管理专责,201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生产运维一线。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她处事积极认真,努力钻研,处处发挥自身特长,立足本职岗位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获得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被国网公司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她先后编写制定了公司线损管理方案及同期线损系统应用提升工作方案,牵头组织上报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依托一体化电量与同期线损系统大数据,以异常数据为切入点,重点盯线损异常波动,通过核查计量异常数据为失压有流和违约用电行为的发现提供可靠依据,不断提升公司配网经济运行水平。从自身工作出发落实“三清理两提高”专项行动,规范工程转资工作。加强设备建模管理,提升源端数据准确性。规范工程管理流程,提升过程管控能力,根据工程竣工情况提前下发转资计划并按序执行。组织开展公司全专业电网设备图模建设治理工作,实现设备图模100%全覆盖,深化设备异动管理机制,强化PMS2.0系统深度应用,实现输变配三专业“图物一致”,持续开展设备资产帐卡物一致治理工作。
在确保专业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同时,张月容积极参与青年创新工作及文化活动。2017、2019年两获国网定西供电公司QC成果三等奖。积极参与省公司“最美奋斗者”宣讲活动、国网定西供电公司“我要赞美你中国共产党”演讲比赛,获个人风采奖。2021年6月参加省公司2021年青年培训师教学技能竞赛获团队三等奖。2021年以来参与发布的两项专业项目、一项团青志愿服务项目均取得省级优异成绩。2021年参与发布青创项目《链上精灵智慧助手——打造现代智慧供应链数字员工》,荣获国网大赛参赛资格并在第六届青创赛吉林赛区取得物资专业第一的好成绩,最终获得第六届青创赛国网初赛优秀项目称号。
张蕾:“她”力量守护网络安全
张蕾,国网公司尖兵部队队员,国网甘肃电科院网络安全技术室专责,曾获评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电科院劳动模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电力保障先进个人等称号。
“她在工作中总是严肃认真,不善言辞,但是总能发挥出乎意料的作用。”熟悉张蕾的人都这么说。作为一名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她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像一匹黑马,迅速成长为国网公司级尖兵队队员,成为国网36个尖兵的一员,实现了甘肃尖兵从0到1的突破。同时加入国网公司级红队队员、担任省公司红队队长、荣获甘肃省技术标兵。
网络安全保障、攻防竞赛、技术督察、挂职锻炼……她的行程被排的满满当当,行程密集的时候,刚刚到家,不到一天又要准备出发,行李都来不及收拾就踏上新的征程,最饱满的一年出差达到八个月以上。
不断的历练,不断的成长,张蕾逐渐从一名网络“新兵”成长为网络安全专家。她多次支援总部国家专项演习、建党100周年、国庆节、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障;多次支援山东公司、北京公司、冀北公司、国网客服中心、国网电商公司,每一份感谢信和表扬信都是对她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认可。
她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科技技术创新工作及各类比赛,取得了全国“网鼎杯”网络安全大赛三等奖及200强、第二届“陇原杯”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第二届陇警杯网络安全大赛团体三等奖、第四届红帽杯网络安全大赛优胜奖、首届“陇剑杯”网络安全大赛甘肃省团体第二名等各类全国及省级竞赛奖项。
何沛贤:争当守正创新的“排头兵”
自2017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平凉公司员工何沛贤始终把“守正创新做引领,科技创新添动力”作为工作信条,2022年,他荣获省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平凉团市委“创新创业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入职以来,他连续四年除夕夜坚守保电值班,如遇检修,从不缺席。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同保电中,他凭借扎实技术以省公司保电指挥部成员身份参加保电。2020年疫情期间,他积极投入防疫一线,对平凉各县区的重点防控单位的主供线路开展特巡150余次,保证了线路“零故障”。
2019年,何沛贤带领青年员工组建全省公司第一家无人机巡视小组及无人机智能管控中心,作为无人机巡视组组长,他暗下决心,一定将国网平凉供电公司无人机业务作出成绩,作出标杆。他和团队研制、试飞成功省公司首台无人机“移动机巢”,实现了一控多机自动巡视、多机多任务协同、作业实时监控、自主“厘米级”精准降落的“移动机场+人工辅助”的设备巡检模式。
2020年,他主创两项QC成果分获省公司和甘肃省质量协会一等奖,一项获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参与省公司青创赛获得银奖两次。他提出并使用无人机和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开展线路巡检业务,形成了“立体巡检+集中监控”智能巡检模式,实现了智能巡检“零”的突破。为推动无人机自主巡检、无人机搭载机械设备规模化开展,2021年8月,他参与编制省公司《架空输电线路多旋翼无人机巡检指南》等规程标准40余册。
程紫运:“热爱”便是最好的答案
务实的作风,定格了一个案牍劳形的身影;求真的性格,留下了一串脚踏实地的烙印;担当的责任,铸就了一项项敢作敢为的使命。她就是省公司青年岗位能手、规划二部系统二次规划专责程紫运。
今年是她在公司工作的第6个年头,从二次规划、专业评审到业务创新工作,她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热爱”便是最好的答案!从老家河南到壮丽陇原,她始终坚信,只有把自己当成一颗种子,深深扎根于甘肃电力这片沃土才能变得生机勃勃!她用实际行动彰显着电网人的光荣与梦想,仿佛那屹立在陇原大地上的铁塔、银线,无言无语,却铿锵有力。近年来,她个人先后荣获了全省职工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经研院先进工作者及多项省公司科技进步奖的荣誉,2022年,她获评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2020年,正值“十四五”规划编制大年。对于首次独立承担大型规划编制的她,压力巨大,但她却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然挑起甘肃省“十四五”通信网规划的大梁。常常见她左手规划导则,右手计算校验。对于技术难点,她反复查阅资料,并时常请教领域专家。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她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牵头完成《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十四五”通信网规划》报告编制工作,形成“两级15册规划报告、五份专题研究报告、一本项目清册、两套通信网图”的成果体系,用心用情书写了一份无愧于心的亮眼的答卷。自细微之中积才干,从坚持之中显真情,她凭着自身的坚持与不懈努力,正式迈上了电网规划道路上的新台阶。
李丽萍:以奋斗的姿态绽放青春芳华
“青春是什么?青春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羡慕,而是甘于平凡、敢于担当,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这是国网酒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酒泉集控站副站长李丽萍给青春的定义。
2012年8月,李丽萍走上变电运维工作岗位,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专业,她没有给自己太久的适应期,凭着勤奋好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她很快掌握了变电运维工作基本技能,2014年就担任了750千伏敦煌变电站值班长。在年末,全国首台750千伏超高压可控高抗投运在即,李丽萍作为值班长,一连几天坚守现场,跟着厂家技术人员安装、调试,详细了解设备原理、性能,对日常维护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和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讨论,笔记整整做了40多页,大家都称她为“可控高抗小专家”。
2020年,被选中参加省公司变电运维技术比武的她,义无反顾把不足周岁的孩子送回老家,早出晚归、认真备战,在比武中获得团体三等奖。当年8月,接到备战国网公司变电运维技术比武的通知,她坚持不懈、一鼓作气,连续奋战3个多月,从18人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国网公司技术比武,并在带电检测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同事问她为啥要这么努力,她总是说:“不想让自己对自己失望。”
从750千伏变电站值班长到酒泉运维站副站长,从管辖1座变电站到负责25座变电站,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和考验,她都以过硬的业务技能和强烈的责任心勇敢应对。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灿烂辉煌的传奇,李丽萍在平凡的岗位用责任担当和不懈奋斗,绽放巾帼芳华。
王惠:带电作业“铁娘子”
“开始工作!”负责人发出工作指令。随即,带电车伸展开长长的斗臂,在轰鸣声下,缓缓升到15米左右的高空。
王惠和同事密切配合,依次进行验电、绝缘遮蔽、搭接引线等工作。地面上,工作负责人全神贯注地盯着高空作业的一举一动,不时提醒和叮嘱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带电作业员工,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他们以血肉之躯倾力守护着万家灯火。4月25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10千伏配网现场正在开展带电作业工作。工作人员中,一位英姿飒爽的90后女同志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国网兰州供电公司配网带电作业班唯一的一名女工王惠。
工作负责人宣读完工作票后,王惠和同事走进早已架设好的围栏内,将绝缘包毯、绝缘手套、绝缘夹钳等拿出来整齐地摆放好,并依次进行清洁、检测和检查。随后,全副武装的王惠和同事登上绝缘斗臂车,开始和往常一样的高空带电作业。
“身在半空,全副武装,‘又爱又恨’的绝缘服,夏天一身汗,冬天冷冰冰。”这是王惠对带电作业最直观的描述。
在王惠心中,黄色的带电作业服比任何美丽的衣服更让她骄傲自豪,因为这是她的“战服”。每当她看到城市的灯光亮起来的时候,就想到自己的女儿和所有的孩子们能在这样一座温暖、光明的城市里慢慢长大,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王怀亮:爱拼才会赢
4月30日,正值“五一”小长假的到来,在35千伏新天变电站标准化改造工程现场,20多名电力工人正忙碌奔走,搬运施工,修缮通道。一位头戴蓝色安全帽,身穿带反光条红马甲的工作负责人正在设备区内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督。他就是国网张掖供电公司民乐生产技术部变电运检班班长王怀亮。
2016年入职以来,工作的不断打磨使他在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凭借优异的业绩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步成为了公司的青年业务骨干。
“我们得动作快点,这天气阴沉沉的,马上就要下雨了。”王怀亮指挥着施工人员把站内多余的土运出去。“下雨就得停工,而且设备区内全是泥,也干不了活,要是多下这么几次,原本预计5月20号结束的工程就得延期。”
无论是在检修现场,还是在管理工作,王怀亮都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作为该公司的“小青芯”和青年中坚力量,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工程重点,并将“标准工艺”应用常态化。为保证此次工程按时保质完成,他几乎全天都守在现场,一丝不苟地做好施工人员入场准入、施工过程安全监督、施工技术和质量把控等工作。这样的工作状态已是家常便饭,可他从不叫苦、不叫累,工作现场始终能看见他奔波的身影。
“工作上一定要认真仔细,尤其是涉及到安全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秉着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王怀亮的工作履历越来越丰富:2019年担任工作负责人完成南丰等六座变电站主变调换,优化了变电站主变容量配置;2019年至2021年,担任工作负责人完成六坝、金山、城郊变电站标准化改造;2020年担任工作负责人完成新天、北部滩、金山变电站10千伏隔离开关改造;2021年担任工作负责人完成北部滩变电站综自系统改造……哪里有变电站施工现场,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青春于他们而言,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国网青年,他们秉承五四精神,高举“五四”火炬,以实干书写青春,不负韶华期许;用奋斗标记成长,不枉时代垂青,他们是公司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他们是公司改革创新的攻坚队,他们以奋斗的姿态擦亮青春的底色,用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团百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