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的“零碳”攻势

能见 2021年6月25日 4390

6月初,一年一度的上海SNEC光伏展如期举行,这个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产业盛会人头攒动,位于W1馆的远景科技集团展区成为全场焦点。但与别的展区聚焦光伏上下游不同,远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其参展的全生命周期的零碳解决方案。在中国已经宣布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地区、行业、企业如何实现零碳已经成为焦点诉求。
在SNEC光伏展的一个多月前,远景科技集团选择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召开了一场发布会。 远景宣布了迄今国内最具挑战的碳中和目标:2022年年底实现全球业务运营碳中和,2028年年底实现全供应链碳中和。
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在会上表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攸关人类命运,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为自己设定了更具挑战的目标和路线图,自身率先实现碳中和,同时赋能合作伙伴加速碳中和,助力构建零碳经济体系。
远景希望通过自身行动来树立标杆,同时也致力于整合自身业务,来为合作伙伴提供零碳转型支持。远景在发布会上正式发布“零碳技术伙伴”战略,即集合自身业务、能力,来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提供零碳技术解决方案。这也是远景对全球加速碳中和背景下作出的最新战略转向。
远景的全生命周期零碳解决方案在4月22日首次面世,在SNEC光伏展上受到热烈关注,并取得了很多业务进展,多家大型企业在展会现场与远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对远景来说,作为“零碳技术伙伴”向合作伙伴提供全生命周期零碳解决方案,既是战略方向,也是远景的愿景。
“远景仅仅做一个行业先锋是不够的,更要成为零碳技术伙伴,帮助更多的企业和政府一起实现碳中和。”张雷说。
杀手锏——“远景方舟”
4月22日的发布会上,远景还对外发布了“方舟碳管理系统”。据远景官方资料,“远景方舟”基于智能物联网技术,能实时监测企业或机构的碳足迹,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同时模拟及优化减排路径,还可以通过与国内外绿证签发机构系统打通为客户采购绿证。
据悉,方舟的诞生是为了解决企业和政府减排的四个痛点。 一,数据收集的成本非常高。第二,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第三难以全面充分进行审视核查,四是找不到高性价比的中和的手段。
据了解,方舟可以直接取用企业已有的耗能数据,也可以通过安装计量表或传感器,连接企业用电、发电、燃气等耗能设备,实时计算耗能数据,并实时转化成碳排数据。
远景智能副总裁孙捷表示,“远景方舟”是国内首个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系统,除了可以为企业做碳盘查、碳管理,“远景方舟”已经实现了和国际绿证签发机构系统的对接,客户可通过方舟直接购买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I-REC和APX Tigr两种绿证。
通过解决企业监测自身碳排放的痛点,方舟正在成为远景推动自身业务的“杀手级”应用。
孙捷表示,采购绿证获取绿色环境权益是企业减少进行碳抵消碳排的一个普遍而有效的途径,但这也会带来相应的成本。基于方舟的碳报告,远景会建议客户首先采用分布式太阳能方案,很多企业都有屋顶,通过建设分布式太阳能,既可以省钱,又可以产生绿色电力。
“客户甚至不用出钱投资。”孙捷表示,远景旗下的太阳能光伏投资公司道达尔远景(景旦新能源)可以为客户去投资,给客户供电。
道达尔远景能源服务公司(景旦新能源)2019年由远景科技集团和道达尔石油合资成立,专攻专注于分布式光伏的投资、运营,目前是中国前三大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投资开发和运营商。孙捷目前还兼任着为道达尔远景的首席执行官。
孙捷表示,如果投资分布式光伏的减排量还不够,客户还可以通过投资风电场来获得绿色权益抵消碳排。如果还不够,再购买绿证、碳汇服务等作补充。
孙捷表示,“远景方舟”分为基本版和高级版,基本版都是以全球同行的通过软件年费方式收费,基于云端为客户提供碳排放度量、分析、报告和碳管理等功能,“我们的方舟碳管理系统基本版价廉物美,高级版性价比也很高。”
远景智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总经理郑颖表示:“企业现在做减排的一个好处是风电、光伏的成本已经足够低。”据郑颖介绍,远景的零碳方案的前提是不增加用能成本。以远景的江阴工厂为例,采用自己分布式风电、光伏发的电,风电度电成本只有不到3毛钱,比当地工业电价的一半还低。
郑颖还表示,企业将能源供给切换到零碳的风、光,可能初始投资会高一些,但如果算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运营成本,肯定是更低的。
据悉,目前跨国企业对其在华业务,以及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对碳中和都非常关切。
“它们有一种紧迫感,需要提前两三年做总体规划,包括产业布局、工厂配套、供应链上下游等,不可能到了那一天才去考虑碳中和。”郑颖说。
据了解,通过方舟,企业可以在购买绿电、绿证上享有两个好处。
郑颖表示,一是上规模企业如果采购绿电,不可能自己去和上游电站去谈,通过类似远景绿证平台这样的机构,将较大规模的绿电需求,拆分撮合多个上游电站方,最终给企业一个整体的绿电购买解决方案。二是,“远景方舟”基于EnOSTM智能物联操作系统,上面有许多是平价电站,而跨国企业需要的是无补贴电站的绿证,远景通过推动国内平价电站获得经过国内外机构认证的绿证,来匹配这部分需求。
“找上门来的企业越来越多。”郑颖说,目前主动咨询的主要是跨国企业,以及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供应链,“国内的消费类企业,像饮料、食品、服装企业也比较积极。”
“零碳伙伴”战略
4月22日的发布会,与方舟和碳中和承诺一道,远景也对外发布了“零碳技术伙伴”战略。“零碳技术伙伴”是指远景通过自身的软硬件产品,基于自身的技术能力,来为企业、政府和城市提供零碳的系统解决方案。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的更远。”张雷表示,远景致力于成为企业、政府和城市的“零碳技术伙伴”。
远景基于对能源零碳转型的前景,根据“新煤炭”、“新石油”、“新电网”的战略规划布局了自身业务。其中,风电、光伏和储能业务对应的是“新煤炭”,侧重于生产侧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度电成本。电池和氢燃料是“新石油”,主要在消费侧的电动汽车领域;智能物联网是“新电网”,电网的本质是连接和平衡。
远景通过整合自身业务,正在从企业、政府、城市三个维度来进行“零碳技术伙伴”战略落地。
今年2月,远景科技集团与吉林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远景将通过风电、储能、动力电池、氢能和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落地,帮助吉林省把丰富的绿色资源优势转变为高端能源装备优势,并将运用其对新能源系统的技术整合能力,打造极富成本竞争力的零碳绿电园区,帮助吉林构筑零碳新工业体系。
此外,远景和内蒙古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6月,张雷拜访了云南省省长王予波,提出将以零碳产业园为载体,将云南的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装备优势,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创新优势,为云南构建零碳产业体系。
今年两会期间,张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两会议案,呼吁中国需要抓住零碳机遇,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并指出零碳新工业体系的基础是可再生能源系统,中国工业将向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转移。
基于此,远景与吉林、内蒙、云南的合作将更侧重依托本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来打造绿色装备制造业,促进当地产业跃迁和摘掉高排放的帽子。远景与长三角等工业发达地区合作,则更侧重区域低碳转型与数字化升级需求——今年5月,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书记省长考察远景的零碳解决方案。而位于无锡高新区的零碳科技产业园更将发力集聚“零碳”技术产业、实现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构建运营管理服务平台、打造“零碳”商务区试点示范等5大领域。
地方政府之外,远景在国内大型企业、跨国企业获得了突破。今年3月,远景和浙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5月,张雷拜访了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提出将助力中石油碳中和转型。
在消费侧,除了微软、新加坡港口集团这样的“老朋友”,孙捷透露,最近远景在给苹果的几家主要供应商提供零碳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方舟部分摸清碳排家底的工作,也包括一系列减排技术措施工作,包括分布式光伏、购买绿证、投资风电场、在省内直购绿电等。
随着方舟的推出,远景填补了其零碳系统解决方案的关键一环,通过实时监控企业或机构碳足迹,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模拟及优化减排路径,并进一步引入远景基于自有业务的零碳解决方案,从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碳中和闭环解决方案。
方舟背后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
包括方舟,以及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的所有业务,都是基于远景自己开发的EnOSTM智能物联网系统。
“方舟和EnOSTM的关系,就好象Office与Windows。”郑颖说,方舟只是基于EnOSTM系统的一个应用。
据远景资料,远景EnOSTM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已连接中国超50%的风电资产,每年为新增连接30GW以上的平价电站提供REC绿证。这也是企业可以通过方舟直接购买绿证的原因所在。
郑颖介绍,客户将自己的资产接入第三方平台,本质是为了管理资产,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所以客户需要很懂行业、设备的厂商,客户会更倾向于有行业背景,懂行业的合作伙伴来合作。
“随着我们在数据、平台上的投入,到达一定程度后,两边会产生质变。”郑颖说,一个系统能接入1000台设备和能接入1千万台设备,对于数据质量的处理、对于平台稳定性的要求是天壤之别。
“一开始确实很难,后面这件事就越做越顺了。”郑颖说,当远景有能力给越来越多的客户提供资产管理的时候,客户肯定会更倾向于选择已经经过市场证明绝对头部企业的平台。
“我们给到客户的不仅仅是卖操作系统,还有平台上的应用。”郑颖解释,客户接入EnOSTM智能物联操作系统最终使用的还是应用,比如说资产的数据分析、资产的维护、电力市场的交易等等,都是在这个操作系统上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EnOSTM智能物联操作系统还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第三方同样可以在EnOSTM上开发应用来进行销售。郑颖表示,已经有很多第三方正在EnOSTM上进行应用开发,包括客户自己的IT团队。
随着远景推进以方舟为核心的零碳技术解决方案,远景基于EnOSTM智能物联操作系统的智能物联网业务将有望加速发展。
毫无疑问,随着接入的设备资产越来越多,EnOSTM作为平台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现在是一个发展越来越快的过程。”郑颖说,随着全球碳中和的推进,“EnOSTM智能物联操作系统接入资产和应用都会更快速增长。”
END
全国人大代表 / 电网 / 中石油 查看更多
资讯

聚焦“新质生产力”,激光企业有话说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两会上的热门词汇之一,指的是以创新为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也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催动生产发生质的跃迁。   新质生产的特点在于,它摆脱了要素驱动的传统扩张模式,不依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大量投入。同时,新质生产附加价值较高,而环境影响较低,是智能

资讯

袁斯浪代表: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今年全国两会,身处建筑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斯浪在一份题为《关于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的建议》中,为提升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建言献策。 他说,建筑业是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是国家落实绿色化、低碳化战略任务的关键一环。我国建筑业正处

资讯

Mysteel晚餐:沙钢螺纹钢下调,铁矿石到港量减少

◎3月11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3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中国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净息差降到20年来最低水平。将指导金融机构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将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 ◎3月11日,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海关打算从

资讯

王永胜代表:不锈钢需求将逆势增长,企业应发力细分市场

2023年,钢铁行业整体需求下滑,但不锈钢需求呈现上行趋势。“我看好不锈钢长期的需求,它的发展空间非常大。”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泰山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胜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采访中,王永胜围绕不锈钢需求趋势能否持续、不锈钢行业如何应对以及泰山钢铁将如何打造新质生产力等问题进行了发表了看法。 找到细分市场 向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数据显示,20

资讯

李良彬代表:开展锂冶炼渣资源化回收利用工作刻不容缓

“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关注科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彬表示,赣锋锂业在未来10年提出的口号是“打造技术赣锋”。 科学技术恰恰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在国家新能源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其中,锂作为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材料,锂渣的处理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如果不解决矿石提锂产生的锂渣回收问

资讯

谢延翠代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制造业就是要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业创新,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势资源合理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来自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全国人大代表、中铝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厚板厂高级主任师谢延翠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自己的理解。 谢延翠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方面,特别提到了国产大飞

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张强:了解百姓需求 服务敬老养老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怎样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泰兴市供电公司六级职员张强关注的问题。 在深入泰兴市商井、济川、祥福等10多个社区调研后,张强认为,目前的条件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提出,从“外部公共环境+内部起居设施”“社区设施强化+物业服务拓展”两个方面,改造老年人数量占比较高的老旧小区,打造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颐养小区。 张强在泰兴

资讯

Mysteel:代表委员为钢铁行业发展建言(二)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踊跃建言,主要聚焦在“智能化”、“绿色低碳”、“资源整合”等方面。Mysteel汇总了2024年两会代表委员对钢铁行业的建言,详细内容如下: 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推动钢铁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议在目前钢铁行业下行周期的情况下,积极发挥资金政策支持作用,给予钢铁企业更多的绿

资讯

李谢华代表:新质生产力中的国企担当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阐述,都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谢华做了认真标注。 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李谢华在工作中见证了轻合金材料行业国资国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策部署,强化创新驱动,引领

资讯

许波代表:以新质生产力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新质生产力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今年两会上,记者就“新质生产力”这一两会热词,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铝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波。 他对记者说:“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许波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具体部署,进一步填充细节,路径愈加清晰,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