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碳行业转型注入金融动能
ESG投资理念从“小众”走向“大众”
曾几何时,国内ESG理财曾被贴上“小众”标签,如今,随着ESG理念的普及与深入大众,这一“小众”的投资理念正在走向“大众”。 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从机构角度来看,以债券类为主的银行理财投资标的中,ESG产品并没有展现出优于其他产品的溢价。“而且也没有关于投资ESG的考核,目前主要是考虑收益和考核两方面。”该人士坦言。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国内的ESG理财
加快绿色金融数字化工具的建设 提升数字化支持作用
打造绿水青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更离不开金融的助力。近日,在恒绿励新·丰融致远——绿色金融交流研讨会上,与会业内人士就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建言,加快绿色金融数字 化工具的建设,积极探索 碳金融和转型金融方面的创新型业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金融在解决全球生态环保的绿色转型,以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方面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要积极拓宽绿
ISSB准则下ESG财务融合全面开启 优质资产逻辑静待重构
英国央行原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曾说过,如果你不能计量(可持续性信息),就没有办法做出一个投资决策。早在2016年,作为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附属委员会,由卡尼领导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旨在提供建议,帮助企业了解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向金融 市场更好地传达这些风险。 如今,TCFD将大任“转交”给了ISSB。国际会计准则(IFRS)旗下国际可持
刘杰:会逐步将化工、建筑、民航等等一些高排放企业纳入到全国碳市场
8月9日,在2023零碳峰会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会逐步将 化工、建筑、民航等等一些高排放企业纳入到全国碳 市场,所有的行业纳入到全国 碳市场以后,整体的配额发放量应该是能够达到65到70亿吨,占我国总体排放量的60%左右,一共纳管企业应达到8000家以上。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交易量逐步在扩大,价格也是稳中有升。
依法守好碳市场运行生命线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了环境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理规则,其中明确将涉 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纳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适用范围,引发社会关注。 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其中建立碳 排放权交易 市场,运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
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作用?如何更好推动金融业创新服务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 政策,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绿水青山。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作用?如何更好推动金融业创新服务绿色发展?记者采访多地金融机构和企业,探
英国碳价暴跌!
7月初英国政府宣布改革 碳排放 市场(UK-ETS)以来,其 碳配额价格遭遇了断崖式下跌,尽管改革计划将碳配额总量削减30%,但额外释放的约5400万配额降低了对碳配额的需求。 据Bloomberg数据,英国的碳配额价格已经在今年内下跌了42%至40.50欧元左右,几乎只是欧盟碳配额的一半。花旗集团分析师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英国碳价格可能会下降到每吨22欧元($28),这是英国 碳市场的拍卖底
揭秘碳信用交易:场外交易为何是主流
在自愿 减排 碳交易 市场中,参与方更倾向于通过场外磋商的方式达成协议。整体来看,两年来市场热度呈下降的趋势。 全球范围内强烈的 碳中和趋势、企业减排需求的持续增加,推动了全球自愿 碳市场的飞速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2021年 碳信用市场同比增长了48%。 在此背景下,核证减排标准(VCS)、黄金标准(GS)、美国碳注册登记处(ACR)等 第三方独立自愿减排机制飞速发展,已成为国际主流的自愿减排机
金融机构如何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第一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为了深入探究生态对于中国和世界的价值,回顾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历程,分析生态资源价值化路径,8月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会客厅主办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绿水青山之路”为主题的圆桌 论坛。 兴业研究公司兴业 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高级研究员阳能,从金融机构角度深度阐述了我国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历程,并讲述了金融机构如何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阳能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