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碳行业转型注入金融动能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已日益成熟,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好绿色金融,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要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的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座谈会指出,各金融机构要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力度,拓宽项目还款及担保方式,探索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环境效益挂钩贷款、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切实提高绿色金融投向精准度,提升信息披露和碳核算水平,防
国资央企将更加积极地参与气候投融资创新实践
5月13日,来自政府监管部门、多边金融机构、国内外金融投资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环境和气候变化组织的代表齐聚“2024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共同探讨 政策动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交流业界最佳实践。 与会人士指出,气候投融资能够支持企业发展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加快推动气候投融资创新发
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广安基地正式揭牌 探索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和科学技术创新
5月9日,全国碳 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广安基地(以下简称“广安基地”)揭牌仪式在广安举行。本次活动由爱众集团主办,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处长陈尧、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勇等出席揭牌仪式,爱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久龙,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参加仪式并致辞。 揭牌仪式上,与会领导和嘉宾对广安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广安基地的未来运行充满期待。大家一致希望,广安基地以
2024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 2023年气候友好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式发布
金融机构是气候资金流动的重要枢纽,也是推动气候投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关键力量。开展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评价活动将监督和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有效推动金融机构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气候友好型投融资体制机制。生态
碳市场扩围信号再释放 金融支持有望进一步加强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推动环境要素 市场建设,分阶段逐步扩大我国 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 减排交易市场。 我国碳市场由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ccer市场)组成。其中,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份正式上线,CCER市场则于今年1月份宣布重启。
碳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纳入年度立法计划
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国务院立法计划》)。《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明确,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家公园法草案。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节约用水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修订快递暂行条例。预备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条例、密云水库保护条例。
恒丰银行董事长辛树人: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是气候投融资的重要参与者
恒丰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树人近日在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是气候投融资的重要参与者。 辛树人表示,金融机构是气候资金的重要供给方。金融机构不仅直接提供气候资金,还通过其独特的金融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流向气候应对领域。金融机构还是气候投融资创新的重要实践者。金融机构利用自身对金融 市场的了解,加快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开展与政府部门、国
金融监管总局重磅部署:发展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在中央金融委的统筹指导下,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把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共五个部分、二十条,分别从总体要求、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银行
国内碳价因何创下新高?
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下文称“ 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开年至今已上涨三成,4月24日首次破百,接连创下历史新高,5月7日后碳价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位,5月10日收盘价为99元/吨,同比上涨超过76%,相较2021年7月开市时48元/吨的价格翻倍。碳市场形成的碳价,可以为开展气候投融资、 碳资产管理等碳定价活动锚定基准价格参考。今年碳市场交易 行情为何不同于往年? 市场预期 碳配额收紧 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