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 亮报9版:“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千年梦想,百年梦圆。我国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0月22日,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闭幕会。2018年,国家电网投入635万元,架设一条15千米长的10千伏线路,玉麦乡通了大网电,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
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地区群众用上电、用好电,是国家电网公司一直记在心里、扛在肩上的使命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电网持续加快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注入强劲动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玉麦村乡村振兴专干达娃卓玛说:“在党的领导下,在可靠电力的支撑下,农牧区更美了,农牧民更富了。去年年底,玉麦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7万元。”
近年来,国家电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东部地区城乡电网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电网提档升级、西部地区乡村电网完善,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助力帮扶地区乡村振兴,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5年评价为“好”。
10月16日,带着全体村民的期盼,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在首场“党代表通道”上介绍下姜村的发展成果:“如今的下姜村从贫困村发展成了‘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来’的美丽乡村,我们会牢记嘱托,把下姜村建设成为共同富裕的示范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1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整合力量资源,提高帮扶质效,积极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不断深化乡村电气化,全面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从下姜村出发,可以看到中国无数村庄未来生态振兴的路径。9月30日,在出席党的二十大之前,姜丽娟和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杭州滨江供电分公司服务拓展班班长徐川子,一起在下姜村麦浪民宿向20余家媒体推广介绍了“低碳入住计划”。
“在加入‘低碳入住计划’的民宿,游客扫码入住后,就能获得一张‘电子碳单’,看到自己在住店期间的能耗和排名。同时,我们还对加入本计划的民宿进行能耗分析,帮助民宿主人科学用能,并推出民宿‘活力指数’,为政府跟踪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徐川子介绍道。目前,下姜村已有16家民宿加入“低碳入住计划”。
走出麦浪民宿,沿着枫林港前行,便来到“光储充一体”充电站。充电站大棚上安有110块光伏发电板,旁边是容量为200千瓦时的储能电池,棚下是5个新能源充电桩,构建了一个“光伏+储能”灵活调配的绿色微电网。绿色能源也让下姜村对打造“零碳”未来乡村充满信心:区域内分布式光伏电站、小水电站等总装机容量12.7万千瓦的清洁能源所发电量,通过大电网被全额消纳;农业电气化进程加快,2021年该区域实现电能替代25.3万千瓦时。
电力先行强基础,乡村振兴再出发。2021年和2022年,国家电网在定点帮扶“四县一区”实施产业振兴、人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项目100余个,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在公司各单位1533个定点帮扶村,派驻3161名帮扶干部,实施帮扶项目1000余个,帮助就业1.5万人,惠及群众58万人。
历史已经留下前进的足迹,未来正在展开更加绚丽的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国家电网将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用能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服务。
刘敏学、富岑滢、李毅鹏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