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为电网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国网河南电力 2022年8月23日 3442

宋敏陈轶慧王雨辰

随着我国科技高速发展,逐渐迎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实现电网转型升级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聚焦电网数字化转型发展,围绕“强服务、促开放、巧赋能”的物联网管理平台,汇聚融合监测装置、电力设备等数据,积极推广智能化监测、无人机巡检等先进技术,完成220千伏及以上主变油色谱在线检测全覆盖,建成全国首家大气污染防治电力绿色调控平台……以“数字化”应用,为电网发展赋能。

缺陷异常及时预警设备运行更稳定

“‘掌上油色谱’应用监测到异常状态后会马上发出预警提醒,有助于我们及时消缺,保障电网运行安全。”7月28日,特高压豫南换流变电站站长常东旭说。

主变压器、电抗器等大型充油设备的稳定,直接影响电网运行安全,而油色谱监测是感知大型充油设备内部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

2020年3月,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织电科院及各单位,以提升变电侧设备精益运维水平为目标,结合数据采集、传输要求和业务需求,开展调研分析,同时组织讨论专业需求和建设内容,不断修改优化建设方案。

2020年5月30日,省电力公司上线油色谱监测及预警系统,并陆续完成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数据在物联管理平台的标准化接入;同年年底,实现220千伏及以上主变油色谱在线监测全覆盖。至此,全省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大型充油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全部得以掌握,严重缺陷得以及时预警,重点设备能够实时跟踪,确保提早发现缺陷,科学制定处置策略,及时高效完成各项工作。

目前,该系统具备全省油色谱综合信息展示、告警信息推送、数据准确度定级、装置状态监测、实时数据监测等功能。另外,该系统可对设备近期的告警情况,在线装置的覆盖、接入、在线及完好情况,装置比对结果等进行实时计算展示;对接入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等。

自预警系统上线以来,在迎峰度夏、度冬期间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发现电网严重缺陷2例,累计关注设备17台。由于对电网设备严重隐患提早发现并正确预警,发出预警后果断及时采取措施,成功避免了电网设备故障和财产损失。

通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全省220千伏及以上大型充油设备在线装置覆盖率和接入率,由曾经的不足80%上升到目前的100%。同时,省电力公司督促各单位积极推动装置运维,数据完好率也从过去的不足70%提高到目前的96.7%(基本在95%以上,实时浮动)。在线监测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五个百分百目标”,即全省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充油设备在线装置覆盖率100%、投运1年后接入率100%、监测率100%、告警实时发送率100%、告警后处置率100%。

关键点状态实时感知配网运维更高效

“后台监控数据正常,电网设备运行正常。”2月17日,鹤壁供电公司淇滨供电中心配网运维人员曲正阳利用配网状态移动监测应用查看电缆头温度,确认设备运行状况,保障安全可靠供电。

通过移动应用助力设备运维提质增效,是省电力公司智慧物联体系建设的成果之一。近年来,该公司聚焦配网运维数字化转型问题,不断加强物联管理平台数据共享能力建设,以现场作业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展开科研攻关。2021年年初,该公司组织国网河南信通公司基于统一物联管理平台,研发配网状态移动监测应用及配套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实现配网线路测温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及分析,为主动检修提供依据,有力支撑基层运维人员及早发现设备隐患,降低运维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2021年7月,省电力公司选择在物联网建设方面领先的鹤壁淇滨区供电公司、兰考县供电公司开展试点,在淇滨区、兰考县重要10千伏配网线路下刀闸、分支、变压器、开关站和环网柜等1968个关键节点安装了触头感知设备,为有关供电公司和一线班组部署配网状态监测移动应用。这些感知设备可实时采集现场配网线路测温数据,并通过台区智能融合终端上传,由物联管理平台开展数据分析。当物联管理平台分析发现异常时,配网状态监测移动应用会主动告警提示,大幅缩短了设备状态研判及消缺时间,并为主动检修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数据测算显示,部署配网状态监测移动应用后,试点单位的配网运维人员对配网线路、设备的实时感知能力显著提升,配网运维工作效率提高65%以上。

按照计划,国网河南电力系统各单位将按实际情况推进配网关键节点感知设备安装,计划在明年年底前逐步实现河南省内配网线路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同时,该公司将继续立足提高物联管理平台数据共享能力,不断拓展配网状态移动监测应用功能和应用范围,助推配网运维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

绿色调控+监测助推减排更精准

“‘绿色调度’不仅仅是建设几个平台那样简单,它是一项贯通源网荷储的绿色调度策略。”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例如,我们配合省发改委细化制定采暖季电力绿色调度方案,依据不同负荷水平,科学安排大容量、低消耗、低排放机组发电,并对供热机组供热能力上下限进行实时预警和分区域全周期监控。”

为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推动能源安全高效利用,该公司充分发挥电网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平台枢纽作用,助力全省能源转型、绿色发展。2018年,省电力公司建成全国首家大气污染防治电力绿色调控平台,实现全省在运统调燃煤机组、3.46万户工业源企业污染物在线精准管控。

此外,该公司积极抢抓数字新基建发展机遇,全力推进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基于电力实时数据,构建发电侧、用户侧碳排放监测,以及新能源碳减排测算模型,融合国际、省、市、县的碳排放核算数据,建立了“省—市—县—企业”四级碳排放监测体系,实时监控、精准测算全省范围发电侧及用电侧重点企业、用户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活动。同时,开展能源电力供需形势全景监测及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等运行监测,辅助政府科学研判和精准施策,并为疫情精细化防控和企业运行态势分析提供支撑。

目前,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监测范围已覆盖全省62座统调燃煤电厂、361座新能源场站、7家骨干煤企、2家原油生产企业、5家成品油生产销售企业、6条天然气管道供应、4400万电力用户,实现了全省能源运行的全景监测和科学预测。

2010年6月,河南省首座全数字化变电站——110千伏河芦变电站成功投运;2016年3月,河南电网首次投入应用固定翼无人机智能巡视系统;2021年11月,省电力公司人工智能“两库一平台”及服务门户上线试运行;2022年3月,可视化智能牵张设备首次在河南电网施工中投入应用……数字化的浪潮奔涌向前,推动着科技革新、电网转型,也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2022年8月23日第05版

原油 / 电网 / 成品油 / 能源生产 查看更多
资讯

建设七个光伏发电站,年可发绿电3400万千瓦时!葡萄花油田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在葡I-1光伏电站施工现场,打桩机轰鸣作响,长达7米的水泥桩被一根根钉入地下,光伏基础桩阵列规模初显。   在较早施工的葡I-2光伏电站施工现场,616根光伏基础桩全部安装完成,进入到光伏板安装阶段……   4月份以来,葡萄花油田克服频繁的大风降温以及降雨天气给野外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推动大庆油田大同区新能源光伏发电工程建设提速。   追“风”逐“日”,向“绿”而行。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大庆

资讯

Mysteel解读:铁矿石也开始交易二次通胀了?

引言 最近国际投行又开始发布看多铁矿石的报告,在国内席位上历来也是做多的重要代表。这次市场换了个角度讲述了一个新的故事,即以黄金和工业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在交易美国二次通胀下不断创出新高,铁矿石也将因此受益。3月美联储非农和CPI数据发布,同期美联储会议纪要指向美联储降息时间点推迟,事实上,这既体现了美元地位的式微,美元相对黄金贬值,也体现了市场笃定美国企业综合盈利率跑不赢5.5%的借贷成本,未来

资讯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渤中26-6开钻

科技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操秀英)24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渤海油田渤中26-6凝析油田一期开发项目正式开钻,拉开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开发的序幕。 据介绍,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超22米,2024年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4000万立方米。该油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 经估算,渤中26-6油田能够开采原油超3000万

资讯

Mysteel早读:中房协召集部分房企座谈,一季度钢铁行业亏损213.6亿

◎中房协近日组织部分房企座谈,就市场及企业运营情况展开调研与交流。与会人士就房企融资需求、债务化解、地产“白名单”融资落地进展动态、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企业建议等方面内容,展开交流与座谈。(财联社)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55.3亿元,同比增长4.3%,由上年全年下降2.3%转为正增长。1-3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9086.

资讯

外资加码石化医药等领域投资

沙特阿美拟入股恒力石化、阿斯利康将在江苏无锡新建小分子药物工厂、诺和诺德在天津启动无菌制剂扩建项目、安波福启动连接器系统武汉工厂项目……今年以来,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踵而至,无不为跨国企业持续“加仓”中国提供生动注脚。 受访人士表示,中国市场巨大的规模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前来投资。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潜力也在增加。 ● 本报记者 宋维东 跨国企业

资讯

汽油、柴油价格下调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陈炜伟、严赋憬)国家发展改革委29日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4月2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70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

资讯

多措并举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供应

本报北京4月30日讯(记者王轶辰)记者从国家能源局2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源供需总体平稳。通过持续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5.2%。能源库存保持高位,地下储气库充分发挥峰谷调节功能,有效满足了采暖季用气需求。能源进口基本稳定,主要能源价格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

资讯

Mysteel解读:豆粕天量持仓背景下的多空博弈实录

背景:截至4月16日,连盘豆粕M2409合约持仓量达到203.54万手,可谓“天量持仓”,反馈出市场多空分歧较大,这也导致豆粕盘面价格波动加剧。下文将主要梳理当前多空主要逻辑以供市场参考。 多头主要逻辑: 1、CBOT大豆合约基本完成对全球供应宽松的计价反馈,北美种植季开始天气及墒情变化或带来新的向上动力:因全球大豆宽松的预期,自2023年11月至今,CBOT大豆期价已持续了半年时间的下跌。截至4

资讯

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今年以来,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4万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还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电力保供面临着一定压力。”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在4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综合研判,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主要是内蒙古以及华东、华中、西南、南方区域的部分省份。

资讯

中国海上油气装备智能化程度再上新高

据新华社深圳4月17日电(记者印朋)17日,我国海上无人平台番禺11-12主体结构完工,进入系统连接调试阶段。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介绍,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海上稠油油田,将在台风生产模式、远程复产、复杂原油处理等多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设计建造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番禺11-12平台高150.8米、重约7000吨,由具备智能采油、智能设备运维、智能安防等功能的上部组块和下部导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