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价格重回10年前,最高价已超200元/kg

能见Eknower 2021年5月19日 446

文/ 疏桐

自2021年开年以来,硅料价格持续猛涨。

短短几个月时间,多晶硅价格已上涨约110元/kg,且仍呈持续上涨趋势。最高价已超200元/kg,这意味着多晶硅价格已经回到10年前的高位。

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74-200元/ kg,成交均价为194元/ kg;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72-198元/ kg,成交均价为190万元/ kg。

本质上,硅料供不应求仍是价格上涨的核心因素。

客观来看,由于多晶硅生产环节属于高投入、高技术、长周期行业,曾经长期处于亏损边缘,因此多晶硅企业扩产动力有限,也少有外界资本涉入。

而涨价狂欢一直持续,有各产业链环节需求传导不均的因素:硅料产能扩产周期长,下游硅片、电池片环节由于连续多年维持相对较的高盈利水平,企业自身扩产能力充足,也吸引了大量外界资本进入,大规模扩产相对快速很多。这导致了供给短缺短期无法解决。

此外,光伏需求的季节波动性较大,存在一定错配。

几家欢乐几家愁。多晶硅涨价狂欢让很多下游企业苦不堪言,而多晶硅生产商则因此获得超预期的利润。

“目标实现的时候不是应该庆祝的时候,而是应该重新定义目标的时候。”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涨价态势仍在继续,光伏企业何去何从?

部分企业亏损,涨价倒逼创新

这一幕曾经在风电领域上演。

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2018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将不再补贴。因此,2020年成为了陆上风电抢装大年,多家风机设备厂商都出现了供应紧缺的现象。

紧缺带来的原材料涨价与今日的光伏如出一辙。如叶片所用原材料环氧树脂价格飙涨至3万元,突破十年来的高点。

风机价格同步上涨。政策出台的2019年年底,风电机组公开投标均价,已从年初的3000元/kw左右,飙升至超过4100元/kw。

风电机组月度公开投标均价(来源:金风科技)

今年,一些深耕风电的开发商开始把发展新能源的重心转入光伏领域。每年新能源新增装机一亿千瓦左右的预期,让整个行业如烈火烹油。

突然而至的需求使光伏产业重现了风电领域的供不应求。光伏原材料多晶硅的疯狂涨价亦传导至下游,也给下游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电池厂商首先成为双面受挤的“夹心饼干”。一方面因原料价格上涨,电池片价格水涨船高;而另一方面,由于海外疫情的影响,组件企业承受能力减弱,一些海外订单出现了延迟或取消,相应的组件需求随之放缓。电池片企业面临有价无市困境,部分电池厂家利润缩水乃至亏损。

电站终端用户成为蝴蝶效应的最终承接者。成本的上升使户用、工商业分布式业主与安装商放缓脚步,甚至被迫停滞。而大型地面电站则在逼近630抢装小高峰前被迫猝然停步。

有下游企业称,目前下游企业几乎没有盈利,因此所有做下游的企业都在减产。“在困难的环境中,我们的策略是,失血的订单坚决不做,宁愿减产停产。老的产能先停掉,扩新产能,降低成本。整体上开源节流,修炼好内功,在困难中保持企业健康生存。”

对于整个光伏行业来说,多晶硅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极大地削弱了光伏产业的成本优势,那么光伏的发展,则可能会被风电、生物质能等其它清洁能源抢跑。

尽管如此,经历过数次跌宕起伏的光伏企业依然理性。在期待多晶硅价格回归正常的同时,很多企业开始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进一步储备竞争力。

硅料价格连续上涨已倒逼下游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例如,中环股份宣布工业4.0切片工厂已经实现全规格单晶硅片的薄片化生产能力。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硅料价格上涨10元/公斤,对应硅片的成本上涨0.18元/片,需减薄18微米厚度才可保持硅片单价维持不变。如果产业链内全规格单晶硅片全面转换到160微米厚度,预计可节省6.8%的硅料使用量,大大减轻下游产业链的成本压力。

扩产潮来袭,需居安思危

两个月前,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保利协鑫的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曾宣布:“为增强行业内外部信心,稳定产业供应,让光伏行业在平价元年顺利过渡,有效助力国家“碳中和”大目标,近期保利协鑫的硅料价格将不再上涨,并呼吁行业同类企业携手,营造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环境。”

朱共山认为过去十余年光伏产业分工协作,互相扶持,才造就了中国光伏持续高速的发展,如果上下游各环节各自为战,对于产业以及中国能源替代和碳中和进程都是极大损害。

目前,保利协鑫在徐州的多晶硅产能置换6万吨,现有产能1万吨,计划于今年6月前增加至2万吨,年底前增加至3万吨。其在四川乐山的产能是10万吨。内蒙规划了30万吨的项目,包括工业硅的配套。

另一多晶硅生产龙头东方希望的对策也是扩产保供。

为了解决阶段性的供需失衡,东方希望计划在宁夏的25万吨硅料项目。这个项目下半年紧急开工建设,计划明年投产。希望通过此举把价格恢复到去年上半年,也就是50-60元/kg的水平。

“这是长期的化工制造企业合理的价格。当然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还要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该公司人士称。

东方希望还规划了100万吨项目。其中新疆已建、在建12万吨,计划通过技改达到20万吨。宁夏项目一期规划25万吨,总规模是40万吨。

其实,这也是东方希望产业转型的方向之一。这家生产电解铝的企业计划今后30年全力投入到碳中和行业,“把在其他行业赚到的利润全部投到这个行业里来。”

积极筹划登陆科创板的新疆大全也没有落后,它希望借助资本手段加大产业投入。

纵观整个多晶硅生产行业,集体扩产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共同的选择。这又和一年多以前的风电行业非常相似。

风电机组月度公开投标均价(来源:金风科技)

去年下半年,当风电抢装潮渐渐退去后,风电机组投标均价开始断崖式下降。从年初的超过4100元/kw,跌回3000元/kw左右。近期,风机价格更是跌到低于2000元/kw。整机商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风电的昨天,会是光伏的明天吗?这非常值得警醒。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发出了警示:“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产业链企业越是处在优势地位时,越是在供不应求时,越要居安思危,站在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思考。过高的价格不仅会抑制需求,而且短期内过高的利润率,不仅会影响上下游协同发展,更会吸引其他资本大举进入行业,对当前的行业格局带来挑战,届时又是一片残酷的淘汰过程。”

END

多晶硅 / 中环股份 / 工业4.0 / 分布式 查看更多
资讯

内蒙古光伏总装机跃居全国前十

从自治区能源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光伏新增装机38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总量的7.6%,居全国第四位;光伏发电量88亿千瓦时,占全国光伏发电量的5.4%,居全国第四位。全区光伏总装机2692万千瓦,占全国光伏装机总量的4.1%,由2023年底的全国第十三位进入全国前十。 内蒙古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发展光伏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内蒙

资讯

穿越周期,通威股份年报里的伏笔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在这一轮产能洗牌周期的影响下,新手已经被光伏行业的过剩与内卷吓到手足无措。其实,如果我们拉长时间来看,光伏行业几乎每5年左右都会经历一次周期轮回的生死考验,中国光伏产业在近20年的发展周期中历经多次调整与洗牌,无数企业折戟沉沙,又有无数企业勇立潮头,这似乎是光伏行业的宿命: 由于全环节的重资产属性,产能投建与消化都是以年为单位,永远无

资讯

光伏发电步入“快车道” 能源低碳转型再提速

在沙漠,一排排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整齐铺开,为周边地区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电力;在海上,一座半潜式海上平台矗立其中,实现全年、全天候稳定均衡的新能源发电;在山区,山坡上的光伏发电设施随着阳光开始运转,光伏板下的金银花、蔓荆子等中药材为当地农户带来额外的种植收入……      从“跟跑”到“领跑”,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环节国产化程度大幅提升。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

资讯

美晶新材净利润三年增长117倍,150亿估值是否为造富而上市?

PREFACE 编者按 石英坩埚是由石英砂制成的高纯度、耐高温容器,在光伏领域中是用于硅料熔融和单晶硅棒长晶的重要耗材。在单晶硅直拉生长炉中,石英坩埚作为容器用于直接盛放多晶硅料,硅料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后经过直拉法生长形成硅棒,经进一步加工后形成硅片,用于下游生产光伏电池片。 浙江美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晶新材”或发行人)是国内最大的石英坩埚生产商,产品主要用于光伏领域拉制单晶硅,此

资讯

徐州光伏全产业链发展加速“成势”

日前,全球光伏行业权威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发布2023年电池片全球出货排名,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长久布局海外渠道与海外扩产后,跻身电池片出货量全球第三。      这也是继徐工集团后,徐州又一企业“杀”进全球前三。      在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均为千亿级产业,是徐州“数一数二”的龙头产业,在未来,更是分别承载着3000亿元级、2000亿元级的产业

资讯

多晶硅跌破成本价,光伏价格内卷何时休?

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光伏产业链上游的硅料价格再次迎来全线下调,多家机构对于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都认为是“非理性下跌”。 5月8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相较于上次(4月25日)价格信息,多晶硅致密料均价再次下跌5元/W,降幅10.2%;颗粒料均价降低2元/W,降幅4.7%。 InfoLink公示价格时间区间主要为前周周四至本周周三正在执行和新签订的合约价格范围。现货价格主要

资讯

江苏一季度光伏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6%

近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一季度江苏全社会用电量196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8%。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04%,尤其是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用电量增长表现突出,同比增长56.01%,远高于其他行业增速,占制造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16%,光伏产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截至2024年2月底,全国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资讯

非理性下跌!硅料价格最低3.5万元/吨

5月8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料成交价格。 其中,N型料成交价4.30-4.80万元/吨,均价为4.53万元/吨,两周环比下滑7.93%。 单晶复投料成交价4.00-4.50万元/吨,均价为4.10万元/吨,两周环比下滑9.09%。 单晶致密料成交价3.80-4.30万元/吨,均价为3.90万元/吨,两周环比下滑8.88%。 单晶菜花料成交价3.50-4.00万元/吨,均价为3.71万元/吨,两周环

资讯

光伏行业巨头“抱团取暖”,通威股份牵手隆基绿能签391亿长单

蓝鲸财经记者 王晓楠 继4月与协鑫科技签署42.5万吨采购合同后,5月10日,隆基绿能又与通威股份签署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预计总金额约为391亿元。随着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的披露,整个光伏行业不复以往的高景气度,业绩承压、股价下探似乎成为普遍现状。今年一季度,行业巨头通威股份和隆基绿能在营收下滑的同时,净利润均亏损,两大巨头选择抱团取暖。 两大光伏巨头再牵手 5月10日晚,通威股份公

资讯

光伏失速,通威如何回到正轨?

随着4月份财报季的落幕,2024年光伏序幕也逐渐拉开。“萧萧亦瑟瑟,北风声正悲。”2024年,光伏从头部厂商到三线企业业绩集体失速。其中,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阿特斯在2023年业绩保持增长后,2024年第一季度其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出现下滑。而晶澳科技则在2023年业绩持续增长后出现亏损。此外,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爱旭股份等光伏企业在2023年出现净利润下滑后,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