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特高压系列⑨伊犁—博州—乌苏—凤凰Ⅱ回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
本网讯5月10日,随着最后一相跨越档6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完成,伊犁—博州—乌苏—凤凰Ⅱ回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这标志着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全部完毕,进入投运倒计时阶段。
5月8日,伊犁—博州—乌苏—凤凰Ⅱ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场导线展放完毕(马元摄)
伊犁—博州—乌苏—凤凰Ⅱ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新疆750千伏主网架西天山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起自750千伏伊犁变电站,止于凤凰750千伏变电站,线路长度约427.5千米,新建铁塔910基、换位子塔12基。工程动态投资20.7亿元,于2021年6月20日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9月20日建成投运。投运后将有效提高伊犁至乌昌负荷中心的送电能力,保障电力可靠送出,满足自治区电网负荷需求,实现跨地州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新疆电网稳定运行水平,为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
4月7日,在独山子大峡谷,伊犁—博州—乌苏—凤凰Ⅱ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标张力场,作业人员在调运设备。(马元摄)
据悉,工程全线四分之三的基础依天山山脚而建,剩余四分之一穿越天山山脉,其中100多基铁塔需要在海拔620—2500米高的山腰和山顶组立。
地势险峻没有道路,工程建设只能采取索道运输方式完成6000多吨塔材的运输。加上大型设备无法进入,只能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方式进行铁塔组立作业。抱杆组塔和起重机组塔作业相比,该施工方式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工作时长,但可有效保证作业现场施工安全和质量。为保证现场安全,公司组织施工、监理项目部安全、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勘查,在山区基础施工阶段推行深基坑一体化装置,解决深基坑开挖难题。
伊犁—博州—乌苏—凤凰II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蒙玛拉森林公益林段开展铁塔组立作业(李俊摄)
工程全线涉及跨越作业多,共跨越铁路、公路、电力线路、公益林、河流等196处。
独山子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峡谷呈南北走向,长约20千米,谷宽800—1000米,深度可达200米。建设中考虑到峡谷两端距离长、跨度大,为确保输电线路建成后离地安全距离及线路下方22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工程在峡谷两侧采用高92.4米、重127.07吨的“超高”“超重”输电铁塔,这两基塔的高度和重量是其他铁塔的2倍。
工程线路成功穿越独山子大峡谷(马元摄)
峡谷内跨越地段峡谷深度达192米,跨域档距1346米,峡谷底部有县道1条、22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3条。受跨越档距大、能见度差,且绳索在瞬间的弧垂变化量大,加之风力影响,导线架设面临着放线工期长、精确性要求高,架线施工综合难度大等挑战。
“为保证谷底电力线路、公路不受输电线路施工影响,我们多次到现场踏勘测量,经反复对数据核算论证,决定改变以往附加横担和承载索封通网的方式,充分利用峡谷高差,采用峡谷顶端对峡谷底部地对地封网形式,以此减少‘狭管效应’带来的风力影响,增强封网的稳定性,最大限度的保障电力线路及公路不受影响。”工程业主项目副经理王伽介绍。
2022年6月28日,伊犁—博州—乌苏—凤凰II回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首场导线展放现场。(滚艳摄)
工程还有23公里线路、57基铁塔位于蒙玛拉森林公园内。蒙玛拉森林公园的植被以被称之为微型水库的雪岭云杉为主,对涵养水源、改善生态有着重要作用。
“为确保电网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我们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初期,通过多次实地勘查,调整线路路径,工程绕行2公里左右增加1000万元投资,避免了2600余棵雪岭云杉的砍伐。建设过程中,采取高跨度铁塔,将铁塔高度从45米升高至56米,将放线区段从9千米减少到4千米,采用无人机展放引绳,全力保护沿线云杉生长。”王伽表示。
伊犁—博州—乌苏—凤凰II回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跨越蒙玛拉森林公园(李俊摄)
截至目前,伊犁—博州—乌苏—凤凰II回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下一步,公司将全力组织做好工程投运过程中的竣工验收、技术监督、迹地恢复等工作,确保工程按期“零缺陷”投运,为北疆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奠定基础。(吴涛、李俊、杨康)
信息来源:国网新疆建设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