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双碳”目标】济源公司:加快建设智慧配电网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国网河南电力 2022年3月28日 4306
3月27日,在济源市梨林镇2号配电台区,济源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加紧安装智能融合终端设备,以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 “今年我们将在2030个配电台区完成智能融合终端设备的安装任务。安装后,能实现对供电线路和台区的设备性能、配电容量可视管理和远程分析,足不出户就能精准制定电源接入方案,保障新能源快速并网。”该公司配电自动化管理人员李大伟表示。 配电网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有力支撑。济源是河南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也是省公司智慧配电网建设的试点。李大伟介绍,在配电台区安装智能融合终端设备,可对新能源客户的并网负荷和日用电量动态监控,并实时获知台区可开放的接入裕量,对负荷偏紧状态进行预警,便于提前做好供电台区增容和设备改造等事项,使新能源项目“随报随装、随装随用”,实现快速并网、足额消纳,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这是济源公司加快智慧配电网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一个方面。鉴于新能源蓬勃发展态势,该公司在推进智能融合终端设备安装的同时,还积极筹建“配电网驾驶舱”和“配电网呼叫中心”。前者是一个数据集成中心,能实时收集各类参数,经过自动计算,对所有配电网负荷裕度和新能源并网客户、一般电力客户的需求匹配度精准判断,对配电网升级改造、安全可靠性提升提供决策,同时不需要到现场勘测就能精准制定接入方案,保障客户快速并网。后者是一个智能化服务保障中心,能利用大数据指挥系统整合相关资源,对故障抢修和客户诉求自动派单处理,实现用电故障自动向客户告知,抢修复电动态管理,客户诉求高效办结。 “此外,我们还将利用智慧物联、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融合设备状态感知、语音通信等功能,设立‘配电网虚拟调度员’,即软件机器人,代替人工执行济源区域配电网的负荷调配、抢修力量配置等任务,促进调度、抢修、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供电服务全过程可视化管理。”济源公司互联网部主任李健介绍。 接下来,该公司将逐步在所有配电台区安装智能融合终端设备,并贯通应用配电网“驾驶舱、呼叫中心、虚拟调度员”等建设成果,实现电网与分布式电源、新兴负荷接入的融合互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