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无边“光”景时时新
近年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倾力以赴强电网、保供电、优服务,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六个力量”重要作用,为武威市“找准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
电力“满格”产业兴
7月5日,一场大雨过后,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镇天堂村富民源中药材种植基地里,羌活、芍药等药材的枝叶显得愈发青翠。国网天祝县供电公司员工轻车熟路来到此地,更换空气开关和老旧线路,保障合作社农忙期间正常用电。
“今年秋天,这几块地里的羌活就可以收了,要想卖个好价钱,从收购、筛选、清洗到烘干,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在合作社负责人吴建林看来,羌活种植加工过程中最难的一步是烘干。
2020年,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在天堂村实施线路绝缘化改造升级工程,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4.56千米,新建10千伏配电变压器5台,有效提高了天堂村的供电质量。
吴建林随即购置了烘干机等设备,扩大药材收购与加工的规模。“传统的烘炕法,火候不好把控,大半羌活都浪费了。烘干机能实现恒温烘烤,羌活的烘干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吴建林兴致勃勃地说,是“致富电”让药材的品质得到了保障,羌活更加畅销,价钱更好,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加入了合作社,大家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绿满戈壁好“风光”
在武威市民勤县红沙岗工业园区,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与蓝天交相辉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远处,一排排风力发电机蔚然而立,风起,风轮叶片便集体舞出一曲“华尔兹”……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武威的戈壁荒滩经常可见。
近年来,武威市抢抓“双碳”机遇,加大对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培育引进。国网武威供电公司主动作为,深度参与武威能源发展规划,突出“参谋助手”作用,促请武威市成立“陇电入浙”“黄羊抽蓄”2个工作专班,配合完成“陇电入浙”预可研选址选线现场调研和调峰火电厂站址初选。坚持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政府、电网、电源、用户协同发力,推动政企、企企规划联建8座33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促进荷网源储协调互动。
同时,该公司持续优化并网流程,健全完善新能源并网清单75项,强化并网场站运行管理,安排党员专业骨干主动开展技术服务,加强与新能源厂站技术交流;配合省调完成河甘泉系统(武威段)稳控装置升级改造,调整升级330 千伏雷台变主变过载策略,提升了14万千瓦的新能源送出能力。
截至目前,武威电网新能源总装机达到2956.65兆瓦,占全网电源装机总容量75.53%,已成为武威电网第一大电源。2021年,全市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达97.24%、99.25%,均超过全省平均值,创历史最好水平。
服务升级优营商
5月16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收到丰达农业的报装申请,该客户计划在凉州区投资建设4座蔬菜冷储大库,申请报装负荷630千伏安。
国网武威供电公司立即派出营销、配网人员勘查现场,确定“10千伏报装典型设计”适用于该用户,并随即启动配套项目建设流程,为客户组立杆塔1基、安装分界开关1台,保证了冷库按期接入,并赢得了客户的满意好评。这是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加快业扩配套工程建设速度,创新建立业扩报装“分时分级”管理模式,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的场景之一。
2022年,国网武威供电公司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建立服务重大项目“2732”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实现客户办电提速提效。该公司通过聚类分析形成“10千伏业扩配套工程典型设计”及“0.4千伏业扩配套工程典型设计”两类典型项目,固化10千伏报装典型设计,推行10千伏分界开关项目免审制,缩短项目评审环节,项目前期所用时间压减至2日以内,业扩配套工程建设速度大大提升。同时,以“分时分级”管理流程提前预测客户用电设备,建立业扩配套工程实物储备库,超前储备供货周期长达45天的设备类物资,做到关键物资按需领用,解决制约工程建设周期的物资供应问题。该公司现已提前完成55个重大项目送电,高压用户平均接电时间同比压缩25.91%。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报 2022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