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致全县经营者和消费者关于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的提醒告知书

元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致全县经营者和消费者关于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的提醒告知书 日期:2024年05月22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14] 元谋县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 按照各级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的工作部署,为严格监管元谋县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现就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质量有关法律法规

二道区社会治理监控视频传输线路租赁服务项目调研会公告

为充分了解市场情况,我单位对二道区社会治理监控视频传输线路租赁服务项目召开市场调研会,欢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报名参与调研。 一、调研单位:长春市二道区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二、项目名称:二道区社会治理监控视频传输线路租赁服务项目 三、预算金额:813.88万元 四、采购需求 1.项目类别:服务类 2.项目概况:二道区社会治理监控视频传输线路租赁服务为原长春市二道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视频监

宿州版“以旧换新”方案来了!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宿州市商务局结合我市汽车、家电(家居)、家装厨卫等消费品市场的情况,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宿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工作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将于近期正式印发实施。 《工作方案》着力聚焦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3项领域,围绕高品质供给、便利化回收、政策性激励、规范化拆解4个方面,用好财政、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6年)的通知 粤府办〔2024〕6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5月21日   (本文有

2024年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2024年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就组织开展2024年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领域: 1.《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 (1)4个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 (2)8个创新型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

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 未来将带动形成十万亿级新兴产业

国家能源局 2022年9月23日 16274

9月18日,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氢能分论坛在京召开,本论坛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与北京市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共同主办,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宇主持。

随着碳中和、能源转型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氢能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当前,世界能源技术创新进入活跃期,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彭雪海在会上指出,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是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路径,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直面气候挑战 氢能产业潜力巨大

当前,面对日趋严峻的气候挑战,我国立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氢能产业发展潜力正逐渐释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表示,保守估计,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约10%,2060年占比将达约15%,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

氢能产业的巨大机遇,得益于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系统转型中的优势。“氢能将在未来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徐春明表示,氢能有助于推动传统能源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推动能源动力转型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同时还是实现各种能源之间高效转化的理想媒介,以及实现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化的有效途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韩布兴看来,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碳中和涉及多学科领域,最核心的科学问题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他强调,氢为物质与能量转换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其有效应用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径。

从全球来看,随着近年来各国支持政策的加速出台,氢能逐渐成为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新赛道”。“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为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氢能将被广泛应用在多个能源部门,并且需要提高到目前应用水平的六倍以上。”据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甄崇礼介绍,作为世界第三大能源出口国,“澳大利亚希望新能源、氢能能在未来成为其能源出口的重要部分,把丰富的‘阳光’出口到全世界。”

  规模发展前夕 推动全产业链布局

近年来,随着氢能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速,氢能应用的推广也在持续加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氢能协会燃料电池分会主席李献国指出,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拥有众多可能的应用场景,包括大规模长时间储能,边远无电网地区供电,备用电源、应急电源,交通运输等方面。

在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副总裁、智蓝新能源总裁秦志东看来,全球氢能产业处于初期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预计2030年后,将进入商业化阶段。“中国氢能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处于规模化前夕。”他表示,我国氢能产业从制氢-储运加-应用,已经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受顶层设计、政策利好拉动,氢能产业正稳步发展。

“随着产业的逐步完善,我国商用车氢能时代已经拉开序幕。”秦志东表示,不同于国外以乘用车为主的发展路径,中国氢燃料以商用车为切入点,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21年,中国建成加氢站数、在营加氢站数、新建加氢站数实现全球三个“第一”。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在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大型能源央企的入局给产业走向成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其中,中国石化正在以建设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据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副总经理贾文利介绍,中国石化具有丰富的制氢用氢经验和较强研发实力,氢气生产和利用规模国内领先,具有发达的交通能源销售网络,具备上中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统筹发展的优势。目前,中国石化正加快构建规模最大、科技领先、管理一流的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不过,作为正处起步阶段的新兴产业,氢能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科技集团首席专家、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利军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是氢能产业健康发展的关注重点,“我们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可能较快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3个应用方向:资源地绿氢+化工就近利用、工业园区风光氢储微网供能、工业园和物流园绿氢叉车。”

  发挥多重优势 着力打造绿色“能源谷”

“发展氢能产业,是北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彭雪海表示,北京市氢能产业起步较早,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科技创新、产业基础、支撑要素和应用推广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成为奥运火炬唯一燃料,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奥运场馆主要运输工具,实现了氢能应用“从1到100”的跨越。

据彭雪海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人才资源聚集的优势,强化政策引领和产业培育,推动氢能技术创新、示范应用和产业发展,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城市,同时推动京津冀全产业链布局。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制定氢能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规划。预计在2025年前,北京市将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成3-4家国际一流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超过1万辆。

在北京市氢能产业的布局中,昌平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区‘能源谷’是北京市先进能源产业主要承载区,链接三大科学城氢能产业创新资源。”昌平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杨仁全表示,昌平区制定了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出台了“十六条”精准扶持政策,前瞻布局了“氢动未来”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形成了从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到发动机和汽车的完整链条,创新发展优势显著,已经成为昌平发展先进能源产业的主要支撑。

杨仁全透露,下一步,昌平区将深入实施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升级打造氢能政策2.0版,聚焦福田、三一等龙头企业,利用氢能终端制造倒逼关键技术突破应用、吸引关联企业集聚,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系统、氢能装备等上下游企业补链强链,建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

“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氢能分论坛真正体现了主办方提出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化,我们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促进氢能产业链企业与北京市和昌平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把能源谷打造成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亮丽名片,”张宇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将以氢为“媒”,秉承开放创新理念,扩大跨产业、跨区域、跨国别的协作精神,对各种技术路线保持中立态度,对氢能企业的服务一视同仁,大力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有效对接,激发氢能产业发展的“链式效应”,为实现我国氢能产业生态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能源署 / 氢能 / 能源生产 / 储能 查看更多
资讯

金观平:中国新能源发展惠及世界

近期,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又抛出抹黑中国的言论,诸如“中国新能源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市场”“中国的产能过剩打乱全球价格和生产模式,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种种奇葩论调既不尊重事实,更经不起推敲。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新能源对外贸易持续扩大,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中国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合作力度,深入推进清洁能源产业贸易合作,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

资讯

专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超1.5亿辆增量空间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的背景下,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二部主任肖新建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有超1.5亿辆增量空间,发展前景广大。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绿色低碳产业的代表,今年一季度继续表现亮眼。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会议上,肖新建特别指出其中两大亮点:一是新能源电力装机高速增长,绿色低碳电力总量超全国一半,增量贡献超九成;二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4月份前半个月乘用车

资讯

国际观察:“产能过剩”是美国打压中国的又一话语陷阱

近期,美国频繁炒作中国工业制造品“产能过剩”,特别是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妄称中国正以“极低价格像潮水般出口”“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其实明眼人都清楚,这不过是美国打压中国的新话语陷阱罢了。      中国到底有没有产能过剩?      从产能利用率看,长安、埃安、理想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产能利用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的高位,比亚迪2023年产能利用率甚至高

资讯

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占比超60% 四大关键材料出货量全球占比超70%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占比超过60%,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位;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出货量全球占比超过70%。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比上年增长77.6%,出口目的国涵盖欧洲、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的共180多个国家。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在多个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中位居前列,彰

资讯

IEA发布电动车展望报告

北京时间4月25日媒体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日前正式对外发布《2024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分析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猛增35%,达到创纪录的近1400万辆;2024年,电动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全年销量将达170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有望增至1000万辆左右,约占中

资讯

国家发改委:以“产能过剩”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损害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国家部分官员、媒体大肆指责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为其搞单边主义、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铺垫造势。事实上,无论从国际分工、全球供需还是市场规律看,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不过是有的国家精心炮制的话题陷阱,试图以此为由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其结果不仅不能让自身获利,反而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损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步伐。 一、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

资讯

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0GWh 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难以立论

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品“过剩产能”在国内难以消化,只能以低价向全世界销售。事实上,各国依据要素禀赋、发展路径等形成不同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相关产品通过跨国贸易互通有无,是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的现实。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国家部分官员、媒体大肆指责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为其搞单边主义、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铺垫造势。事实上,无论从国际分工、全球供需还是市场规律看,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不过是有

资讯

G7国家拟推动全球电力储能规模翻六倍

从本周日开始,G7国家的能源和气候部长将齐聚一堂。根据媒体提前拿到的草案文件,部长们接下来要谈的事情也对资本市场颇有影响。 这次会议也是能源部长们自去年12月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后首次碰头。在迪拜举行的会议上,他们曾同意到2030年将能源效率提高一倍,并将可再生能源容量翻三倍。 直面新能源核心痛点 可再生能源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也让人类看到了替代化石燃料的可行路径,但这里仍有显著的问题——以光伏、风力

资讯

业界:镁电池在多个应用场景下都有望替代锂电池

研究人员宣布,以镁、锌等金属为材料设计了一种“镁水电池”,该款电池使用水替代传统有机电解液,不仅拥有更高安全性能,还具有可拆卸、可回收的特性。据悉,镁离子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负极不会出现类似锂枝晶的“镁枝晶”,可避免出现锂电中的锂枝晶生长刺穿隔膜并导致电池短路起火爆炸的情况。   该款电池研发人员表示,最新研发的“镁水电池”可实现安全拆卸,凭借其安全特性,随着技术进步,户用储能、便携设备等小型储

资讯

国际能源署:到2030年全球总体储能容量将增加6倍

《电池和能源安全转型》报告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电池部署规模需要大幅扩大,以使世界能够走上实现能源和气候目标的正轨。在这种情况下,到2030年,全球总体储能容量将增加6倍,这其中增量的九成来自电池储能容量。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署 据新华社消息,4月25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电池和能源安全转型》报告。报告称,得益于成本下降、推进创新和支持性产业政策等,2023年电池在电力行业的部署量同比增加一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