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五个坚持不懈”持续推进本质安全建设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国网宁东供电公司立足宁东电网和经营区域实际,不断提升做好安全工作的政治自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四个最”意识,完善“四项措施”,落实“四个管住”、“四个必须”和“四个责任压至”的安全管理要求,以“五个坚持不懈”抓好安全工作,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
坚持不懈压实各级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委会工作规则,强化安全工作组织领导,每季度召开安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推行安全重点任务清单式管理,落实月、周、日例会制度,完善涵盖102个组织机构、500个岗位的全员安全责任清单,制定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安全生产工作清单,细化安全生产工作内容,强化“三个必须”落实。规范开展领导班子成员、安全总监和各级“一把手”安全述职,持续推行管理人员安全履责评价和一线员工安全等级评定。修订安全奖惩实施细则,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突出速奖速罚、重奖重罚,从严实行“一票否决”。构建配合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专业部门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五同时”,党政工团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深入开展“党建+安全”工程,积极选树安全生产先进典型,拧紧安全责任链条。
坚持不懈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滚动更新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37项,加快整改立项和资金落实,全力推进“二下二上”集中攻坚,确保年内完成线路“三跨”等一批重点隐患治理销号。建立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培训重点任务20项,常态化开展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工作规程宣贯学习,召开典型违章案例警示教育大会,提升各级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优化生产运维模式,落实设备主人制,加强输电通道和电缆运维管理,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等新技术应用,促进设备精益化管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制定建设目标和工作计划,持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深化“两支队伍、两条战线”作用,建立电力安全生产巡查问题清单,在安委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四级单位安全生产巡查。制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进5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营造“和谐守规”的安全氛围。
坚持不懈推动四个管住落地。严格落实“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要求,依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推进作业计划“线上”管理,确保做到“无计划、不作业”。全量采集外包队伍和作业人员资质信息,建立“一队一册”“一人一档”信息库,定期开展队伍资质审查和人员准入考试,严格执行“负面清单”“黑名单”制度,严把现场准入关。强化故障抢修、装表接电、业扩报装等小型分散作业现场管理,紧盯建设、配电网、小型基建等重点领域,严控组塔放线、跨越施工、拆旧立新等关键阶段,严格落实“三算四验五禁止”安全强制措施。深化“一平台、一中心、一终端”建设,试点应用边缘计算装置,结合电子围栏、智能安全帽等新技术,推动作业现场全过程管控。加强作业层班组标准化建设,配齐合格的骨干及技术工人,深化作业人员实名制信息化管控,杜绝“以包代管”“包而不管”。
坚持不懈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强化电网风险预警管控,坚持“先降后控”原则,加强风险管控措施督导、检查和落实。建立中长期电网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围绕电网结构、年度方式和设备能力等方面开展风险常态分析,结合“十四五”规划,强化源头治理,提升电网本质安全。从严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突出专业主导,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五查五严”风险隐患排查等专项活动,从网架结构、线路“三跨”、变电站消防等十一个方面进行梳理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推行清单式管理,确保责任、措施、时限“三个到位”。严格执行十八项反措,持续推进家族性缺陷治理,做好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站用交直流隐患整治,增强电网设备抵御事故风险能力。加强安全隐患全过程管控,实施月度评价工作机制,将隐患管理纳入安全履责评价范围,压实专业主体责任,督促闭环整改销号,坚决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坚持不懈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建设由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的应急预案体系,按期完成“1+28”项预案编制、评审、发布和备案,确保满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的要求。加强预案宣贯培训,落实内外部协同联动机制,组织开展突击式、无脚本、实战化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基干分队应急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基干队伍专业化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监测,依托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和灾害监测系统推动灾害天气预警自动发布,通过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和动态周转等方式,优化物资储备,补充完善县公司应急装备和物资配置。推进智慧应急物资仓库体系建设,整合合同订单、协议库存、实物储备等数据信息,确保满足应急状态下库内物资在线可查、远程可视、全网可调,提高应急救援和应急保障能力。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国网宁东供电公司将深入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树牢“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抓安全、保安全、促安全,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各项任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贡献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人民日报》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