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报:人才“第一资源”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一年一度的‘青年英才’选聘已成为青年员工畅谈工作体会、展示自我风貌的重要舞台。有幸入选“青年英才”,我倍感荣幸,深受鼓舞。”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员工徐梅笛说。2022年7月,她凭借突出的业绩入选英大集团“青年英才”。这是英大集团为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而打造的选育管用标杆工程。
人才是第一资源、强企之基。英大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公司战略部署,落实“三三三制”,扎实抓好人才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激励等各项工作,建立了从新员工入职到成长成才的青年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全方位释放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一线锻炼业务骨干“传帮带”
“在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培养锻炼半年,让我有机会从各金融单位的业务中熟悉更多金融专业知识和关键技巧。我感觉受益良多。”今年1月,在总结挂职锻炼半年的经历时,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业务协同部员工熊伟奇说。
将新员工送到直管单位业务一线,让他们融入专项工作团队,是英大集团为新员工提供锻炼平台和成长空间的一项举措。
从2022年10月开始,熊伟奇参与了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的筹备工作。他加入柔性团队,参与梳理英大碳资产6个维度的产品服务,研究分析碳管理先进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他进一步了解了“双碳”目标的整体规划,熟悉了英大碳资产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布展的基本流程。
英大集团还为新员工配备导师和助教,制订成长目标和方案,充分发挥骨干“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人才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英大基金产品市场部的杨欣然刚开始工作时,缺少公募基金行业的相关经验。她说:“导师为我详细讲解集团各部门职能设置和工作内容,并结合我的专业和过往实习经历安排了轮岗计划,帮助我逐渐适应产品发行及管理工作。”
双向挂职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英大集团推动优秀年轻干部在集团本部与成员单位间双向挂职,“上挂”开阔视野,“下挂”丰富基层经验,打通人才双向流通渠道。
英大集团风险管理部的李梦可到英大资产股权投资事业部挂职,深入业务一线,迅速完成了从中台风控“二道防线”向前台投资“一道防线”的角色转换。挂职5个月以来,李梦可积极熟悉相关监管规定和企业制度,深入研究分析保险资金股权投资偏好,协助开展相关工作。在此过程中,她积累了丰富的股权投资风险防控实战经验。
在英大集团保险业务部培养锻炼近一年的刘天歌来自英大人寿发展策划部。2022年,刘天歌协助推进保险产寿互动等重点工作,参与起草《保险产寿互动管理办法》,推进建成保险产寿互动系统。“全程跟进项目让我养成了整体统筹思维,我的业务理论知识、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刘天歌说。
为深入推进各区域工作开展,英大集团以“三下沉三融合”为指引,在集团本部、金融单位分支机构、直管单位中挑选青年骨干,成立“五统一”协同推进共享团队,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高效工作网。
英大集团发展策划部张彤是金融业务清单数字化柔性团队的牵头人。在团队成立近3个月的时间里,张彤与团队成员协同配合,系统梳理各金融单位业务清单,客观分析各类业务特点、规模和成本收入比等情况,认真研判业务结构的潜在问题及风险点;配合国网财务部产融处从提质增效和防控风险两个方面入手,就2023年版业务清单分类、规范描述和发展方向等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同步完善线上报表和数据传输接口,为下一步系统性推进清单数字化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选聘英才激发队伍动力活力
英大集团落实公司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连续3年选聘“青年英才”。一批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带头深入一线,融入专项团队,激发了员工队伍的动力活力。
作为集团风险管理部的一名青年员工,王胜威2022年7月入选“青年英才”。他先后起草了《大风控体系建设方案》《大风控体系深化提升方案》,并配合公司总部相关部门优化金融风控考核指标体系,将大风控关键措施纳入企业负责人风控考核。
创新直管单位财务负责人委派制,是英大集团在人才管理上的又一探索。英大集团委派财务高管参与直管单位经营管理,督办工作、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强化集团内管理人员交流任职,提升人力资源共商共建水平。
2022年11月,英大集团财务部副主任史秀丽被委派到雄安(英大)保理任总会计师、党支部委员。她结合雄安(英大)保理实际情况,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进一步规范、厘清预算编审程序,细化成本费用预算指标26项;夯实财务管理基础,修订完善报销管理办法;发挥财务监督职能,参与项目评审,严把企业财务关。
推动人力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公司战略实施、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保证。英大集团正以人才“第一资源”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为公司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