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节能“云”推广亮点纷呈

国家能源局 2022年6月24日 4168

王 琪作(新华社发)

  6月13日至6月19日这一周,是中国连续举办的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多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广泛普及节能降碳基础知识,充分调动全民参与节能降碳的积极性。

  节能科普丰富有趣

  选择在自然光充足的地方办公,利用节能灯泡照明,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将电脑屏幕调成中等亮度,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纸张双面打印、复印,既可以减少费用,又可以节能减排……最近,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办事处官方微信号的文章《这些低碳小妙招超实用,快来一键Get》在朋友圈里被广泛转发。

  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类似文章如《家庭节能,这些小妙招快收藏!》《节能宣传周来了!这些小知识学起来》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花式普及节能知识,受到了网友欢迎。有留言说:“哪些日常行为可以节能减碳非常清晰,收藏了”“赞!绿色生活,从我做起”。

  除了发布生动有趣的科普文章,多地还制作节能减碳短视频、开展“光盘”打卡活动、推出系列宣传海报、上线节能主题的动漫表情包……通过多种形式传播低碳节能知识、宣传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市民纷纷响应绿色低碳号召,从日常生活做起,分享节能环保习惯,共享文明健康生活。不少人还通过答题小游戏的方式参与线上活动、争做节能达人。

  近日,国家节能中心会同相关单位共同打造了一款线上知识竞赛小程序,推出“趣味云闯关”活动。用户可参与每日答题,也可以选择1对1在线比赛模式,在答题闯关中学习节能知识。其中的问题包括:夏天室内空调温度过低既费电,又削弱人体抵抗力、易导致感冒,提倡调至多少度可节能?磁化燃烧节能技术主要适用于液体燃料,这个说法对吗……,等等。

  中国环境报社与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也上线挑战赛,准备了50道趣味节能低碳题,供网友们挑战。

  生动展示减碳成效

  四川水电力量有多强?四川光伏发电潜力有多大?四川风能资源有多丰富?近日,四川日报新媒体平台推出一组互动式海报,通过点击获取答案的形式,邀请网友一起“点亮”四川的减碳成绩单。

  展示节能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是全国节能宣传周的重要内容。打开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专题页面,中国节能减排的成效一目了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2%,相当于少用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9.4亿吨,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通过央视网2022年节能宣传周“云”启动专题页面,展示了北京市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领域的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宣传超低能耗建筑理念。云南省发改委制作了系列海报在线上传播,从能源利用效率、产业和能源结构、节能政策和制度体系、重点领域绿色转型、节能降碳全民行动等方面,系统梳理当地节能工作的成效。

  网友称赞说,通过线上宣传展示,自己充分认识到节能和提高能效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

  力促绿色节能消费

  “你领到绿色节能消费券了吗?用券购买节能产品有优惠。”最近,北京白领何女士登录某电商软件时,领取了一份绿色消费券包,包含8张消费券,总金额1500元。正巧,她准备为家里购置一台电冰箱,了解使用规则后便选择了一款节能型产品,最终费用减少了200元。

  为进一步释放绿色节能消费潜力,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北京市发放新一轮绿色节能消费券,今年6月至10月,面向在京消费者,在京东、苏宁、大中、国美等参与企业自有的线上平台发放绿色节能消费券,线上线下均可使用。

  “这种消费券挺实用的,既能助企纾困,又刺激了绿色消费需求。”何女士说,绿色节能消费券适用商品已扩大至21类,还包括了一些符合要求的手机产品,在线上购物支付时直接选用消费券即可满减,非常方便。

  宣传绿色低碳意识,最终要转化到行动上。上海市在今年的节能宣传周活动中,通过支付宝向全体市民派发复工复产交通出行25元专项补贴,可在公交、地铁、单车、打车等场景使用,推动绿色出行。上海市还与相关企业合作,鼓励市民通过旧衣循环利用,赢取多肉绿植。

  不少人在购买电器时,已养成识别能级的习惯,尽量选购节能产品;购买咖啡等饮品时,有人放弃一次性塑料杯,选择自带杯……绿色消费理念正在全社会逐步普及。专家表示,绿色消费对于供给端向绿色低碳转型,也具有积极的撬动作用。

二氧化碳 / 补贴 / 节能减排 查看更多
资讯

国家加快实施分领域分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13日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有关方面,加快实施分领域分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当天在湖北武汉举行。袁达在启动仪式上说,要开展建筑、钢铁、炼油、合成氨、电解铝、水泥、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以提高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为牵引,结合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有效投资、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推进重点领

资讯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光伏二期项目,首批100兆瓦成功并网

近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总承包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光伏项目二期首批100兆瓦顺利并网。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第三届塔什干国际投资论坛全体会议上,肯定了中国能建在推动乌兹别克斯坦绿色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见证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二期首批100兆瓦并网发电。 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是去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后中资企业在中亚地区投资的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也是“一带一路”

资讯

陕西凤县尾矿库上的“光伏发电站”即将并网发电

近日,记者来到凤县庙沟尾矿库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现场,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这也是宝鸡第一家建在尾矿库上的光伏发电站。据国家电投陕西黄河能源公司规划发展部经理刘国庆介绍,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光伏区光伏支架的组建,电缆及逆变器的安装。目前光伏区已具备发电条件,正在开展10千伏输出电路的施工工作,项目计划于6月中旬投产发电。 凤县尾矿库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于2023年9月开工,规划开发规

资讯

光伏发电步入“快车道” 能源低碳转型再提速

在沙漠,一排排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整齐铺开,为周边地区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电力;在海上,一座半潜式海上平台矗立其中,实现全年、全天候稳定均衡的新能源发电;在山区,山坡上的光伏发电设施随着阳光开始运转,光伏板下的金银花、蔓荆子等中药材为当地农户带来额外的种植收入……      从“跟跑”到“领跑”,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环节国产化程度大幅提升。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

资讯

全球单体最大!中国为沙特建巨型光伏电站 35年可发电2822亿度

在沙特西南部,吉达南市80公里之外的荒漠里,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正在紧张建设中。 项目占地面积52.54平方公里,采用全球当前最先进的N型双面光伏组件和平单轴自动跟踪式支架,装机容量2.6GW(2600兆瓦),是全球在建的单体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项目。 吉林一号卫星拍摄,下同 项目建成后,预计35年内总发电量可达约2822亿千瓦时,折算二氧化碳减排量近2.45亿吨。 按照计划,首期600MW容量将

资讯

中方谈中美应对气变合作:敦促美方不要一边修路一边挖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美国国务院消息,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日前在华盛顿举行。双方重点讨论了在《阳光之乡声明》确定的能源转型、温室气体排放、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率等领域的合作。中方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对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有何评论?   汪文斌:5月8日至9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

资讯

国电电力润阳500兆瓦项目升压站全面施工

5月10日,升压站开始全面施工,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润阳500兆瓦绿色供电项目进入重点施工阶段,为项目早日建成并网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润阳500兆瓦项目升压站施工现场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升压站规划区域占地面积约36130平方米,规划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其中风电30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合建1座220kV升压站,同时配套建设一套115兆瓦/460兆瓦时储

资讯

塔里木油田伽师县6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4月底,中国石油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6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经过3个月调试后,转入全容量并网发电,日均发电量提升至230万千瓦时。   这是继塔里木油田在巴州、喀什地区建设的3座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后,又一成功全容量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至此,塔里木油田已建成的总装机规模达130万千瓦的4座光伏电站全部实现全容量并网,为所在地区电力供应提供了保障。   全容量并网是指光

资讯

株洲市最大屋顶“发电站”成功并网

近日,荷塘区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园1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系城区面积最大光伏项目。 该项目由株洲城发集团下属国兴能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300万元。安装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为1兆瓦,共使用1818块高效550瓦单晶硅太阳能组件。 在园区屋顶,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光照下熠熠生辉,放眼望去颇为壮观。通过它,太阳能实时转化为电能并入电网供企业使用。 光伏电站主要分为集中式电站和分布

资讯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电解铝行业何去何从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碳市场的规范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碳市场的交易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从短期来看,《条例》的实施将使得我国碳市场交易和运行更为高效,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这将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碳减排项目的实施和碳减排技术的创新。同时,随着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