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个月中国能源产品进口量减价增

国家能源局 2022年6月24日 4589

受国内市场需求缩减、进口成本增长的影响,前5个月中国原油、天然气、煤及褐煤出现了进口量同比下降、进口金额同比上涨的局面。

原油进口向俄罗斯非洲地区倾斜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中国原油进口量21671.4万吨,同比减少1.7%;进口金额967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0%。原油进口量同比减少与国内原油市场需求有关。“前5个月,中国的疫情出现了反扑之势,使得国内原油的消费需求降至了很低的水平。此外,国际油价在地缘政治局势的推动下,接近历史最高价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原油的进口需求。”金联创原油高级分析师奚佳蕊表示。

原油进口均价的上升推动原油进口金额同比上涨。数据显示,1-5月,中国原油进口均价每吨4463元人民币,同比上涨55.6%。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截至5月底,WTI和Brent分别报收114.67和122.84美元/桶,比2021年年底分别上涨52.5%和57.9%。

目前,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依旧集中在中东地区,不过,奚佳蕊认为,未来中国将加大俄罗斯及非洲地区原油的进口,“一方面,中国的地炼适合炼制俄罗斯混合原油;另一方面,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运输路径较近,且大部分通过管道运输,进口成本较低。而非洲地区原油的稳定性较好,且具有较大的开发开采潜力。”奚佳蕊表示。

天然气进口量有望稳步提升

量少价高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天然气进口上。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4491.1万吨,同比减少9.3%,进口金额17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5%。“国内外环境共同作用是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导致国际天然气价格高位震荡,这大大挫伤了中国买家采买现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欧洲能源危机引发的欧洲气价高涨也推动了中国买家将LNG资源纷纷转售至欧洲。此外,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出现,国内经济发展放缓,且燃气发电需求低迷,终端需求大幅萎缩。”金联创天然气分析师吕娜表示。

目前,中国天然气已实现了多元化进口。“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排名前三的是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今年出现的变化是,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比大幅增加,自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占比大幅下降。今年中国管道气进口来源国相对稳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缅甸是主要进口国家。其中,俄罗斯向中国输送的管道气量在不断增加。”中宇资讯分析师翟翠萍表示。

谈到未来中国天然气进口走势,吕娜认为,随着国内LNG接收站项目加快推进以及多个新签的LNG中长协合同将于下半年开始履约,加之中俄东线的增供,未来几个月天然气进口量将稳步增长。但考虑到国内疫情蔓延及经济恢复的速度,天然气进口量预计将低于去年同期。

  煤及褐煤进口量难现大幅上涨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9595.5万吨,同比减少13.6%,进口金额97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5%。“今年年初,印尼出台煤炭出口禁令,这成为了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中宇资讯分析师苏嘉表示,印尼作为中国最大的进口煤来源国,其留下的巨大缺口使得中国短期很难通过从其他国家增加进口量来进行弥补,导致中国前2个月煤及褐煤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创近6年最低值。印尼出口禁令解除后,中国进口印尼煤数量逐步回升,但受俄乌冲突影响,部分欧洲国家转向印尼采购,印尼煤呈现供不应求局面,中国进口印尼煤数量虽有增加但仍处同期偏低水平。此外,由于进口煤价居高不下,国内外煤价倒挂严重,中国用户对国际煤采购意愿不足,因此,前5个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出现同比下降。

随着国内稳价保供政策力度持续加大,进口煤价格优势不在,同时受国际海运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等因素的影响,苏嘉预计短期内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增加难度较大。(记者刘叶琳)

原油 / 天然 / WTI 查看更多
资讯

Mysteel解读:铁矿石也开始交易二次通胀了?

引言 最近国际投行又开始发布看多铁矿石的报告,在国内席位上历来也是做多的重要代表。这次市场换了个角度讲述了一个新的故事,即以黄金和工业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在交易美国二次通胀下不断创出新高,铁矿石也将因此受益。3月美联储非农和CPI数据发布,同期美联储会议纪要指向美联储降息时间点推迟,事实上,这既体现了美元地位的式微,美元相对黄金贬值,也体现了市场笃定美国企业综合盈利率跑不赢5.5%的借贷成本,未来

资讯

Mysteel解读:豆粕天量持仓背景下的多空博弈实录

背景:截至4月16日,连盘豆粕M2409合约持仓量达到203.54万手,可谓“天量持仓”,反馈出市场多空分歧较大,这也导致豆粕盘面价格波动加剧。下文将主要梳理当前多空主要逻辑以供市场参考。 多头主要逻辑: 1、CBOT大豆合约基本完成对全球供应宽松的计价反馈,北美种植季开始天气及墒情变化或带来新的向上动力:因全球大豆宽松的预期,自2023年11月至今,CBOT大豆期价已持续了半年时间的下跌。截至4

资讯

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今年以来,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4万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还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电力保供面临着一定压力。”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在4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综合研判,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主要是内蒙古以及华东、华中、西南、南方区域的部分省份。

资讯

多措并举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供应

本报北京4月30日讯(记者王轶辰)记者从国家能源局2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源供需总体平稳。通过持续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5.2%。能源库存保持高位,地下储气库充分发挥峰谷调节功能,有效满足了采暖季用气需求。能源进口基本稳定,主要能源价格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

资讯

中国海上油气装备智能化程度再上新高

据新华社深圳4月17日电(记者印朋)17日,我国海上无人平台番禺11-12主体结构完工,进入系统连接调试阶段。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介绍,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海上稠油油田,将在台风生产模式、远程复产、复杂原油处理等多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设计建造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番禺11-12平台高150.8米、重约7000吨,由具备智能采油、智能设备运维、智能安防等功能的上部组块和下部导管架

资讯

Mysteel早读:中房协召集部分房企座谈,一季度钢铁行业亏损213.6亿

◎中房协近日组织部分房企座谈,就市场及企业运营情况展开调研与交流。与会人士就房企融资需求、债务化解、地产“白名单”融资落地进展动态、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企业建议等方面内容,展开交流与座谈。(财联社)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55.3亿元,同比增长4.3%,由上年全年下降2.3%转为正增长。1-3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9086.

资讯

外资加码石化医药等领域投资

沙特阿美拟入股恒力石化、阿斯利康将在江苏无锡新建小分子药物工厂、诺和诺德在天津启动无菌制剂扩建项目、安波福启动连接器系统武汉工厂项目……今年以来,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踵而至,无不为跨国企业持续“加仓”中国提供生动注脚。 受访人士表示,中国市场巨大的规模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前来投资。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潜力也在增加。 ● 本报记者 宋维东 跨国企业

资讯

汽油、柴油价格下调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陈炜伟、严赋憬)国家发展改革委29日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4月2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70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

资讯

建设七个光伏发电站,年可发绿电3400万千瓦时!葡萄花油田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在葡I-1光伏电站施工现场,打桩机轰鸣作响,长达7米的水泥桩被一根根钉入地下,光伏基础桩阵列规模初显。   在较早施工的葡I-2光伏电站施工现场,616根光伏基础桩全部安装完成,进入到光伏板安装阶段……   4月份以来,葡萄花油田克服频繁的大风降温以及降雨天气给野外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推动大庆油田大同区新能源光伏发电工程建设提速。   追“风”逐“日”,向“绿”而行。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大庆

资讯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渤中26-6开钻

科技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操秀英)24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渤海油田渤中26-6凝析油田一期开发项目正式开钻,拉开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开发的序幕。 据介绍,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超22米,2024年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4000万立方米。该油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 经估算,渤中26-6油田能够开采原油超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