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报】织密全方位立体防护网——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打造电力设施隐患治理体系
织密全方位立体防护网
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打造电力设施隐患治理体系
文/摄王晋魁
2023年02月22日亮报
供电员工雪后巡检线路。
冬春交替之际,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经常会出现大风、沙尘、雨雪天气,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同时,当地输配电线路跨越森林、草原、耕地等地区,点多、面广、距离长,设备隐患较为分散。
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结合区域特色,整合多方资源,打造输电线路通道立体防护网,显著提升治理效率,故障防控成功率达100%,为乌鲁木齐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
严防外力破坏
无人机拉满科技感
“游客们请注意,高压线旁禁止垂钓、禁放风筝,小心触电!”2月8日,在乌鲁木齐哈熊沟景区,一架无人机正在空中盘旋。它以空中喊话的方式提醒输电线路下方的游客注意安全。
随着天气转暖,来到景区爬山、徒步的游客络绎不绝,电网遭外力破坏的隐患也在增加,风筝缠绕线路、异物造成线路短路、车辆误碰电线杆、意外失火等风险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
“以前,我们主要依靠人工巡视和在线监测装置,现在有了会飞的‘巡线员’。它能实时喊话劝阻危险行为,开展安全提醒。”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无人机巡视组组长卓培杰介绍,他们在无人机上搭载了喊话器,在无人机巡视过程中及时向线路附近的人群播放安全语音提示,以高空喊话的形式制止可能危及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危险行为,提高外破隐患的预防率。
乌鲁木齐电网覆盖面积广、穿越地形复杂,在运的35千伏至220千伏输电线路超过200条,位于山区、风区的线路有58条,在高海拔无人区的线路总长度超过800千米,这给人工巡检带来了较大困难。
无人机为电网巡检插上了“翅膀”。它可以轻松到达距离地面100多米高的铁塔上方,对铁塔各部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检测。尤其在恶劣天气时,无人机也能圆满完成任务。目前,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无人机班组共有3名“飞手”、11架无人机,年均巡检线路2500千米,会飞的“巡线员”成为运维人员的得力帮手。
为持续提升巡视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将继续研究“无人机+”技术,在山区线路巡视、防范外力破坏等工作中加大无人机的应用力度,提高巡视工作的精准度,通过技术化、周期化、差异化的巡检方式,筑牢电网安全屏障。
差异化管控
筑牢输电线路立体防护墙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立春一过,乌鲁木齐各地随即进入春耕备耕时节。与此同时,各地也进入了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的高发期。
2月4日,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共产党员突击队队员、输电运检工张楠和同事到水西沟镇大庙村对110千伏输电线路进行特巡。张楠发现在输电线路附近有农民正在烧荒。他立即制止了这种危险行为,并告知农民在线下烧荒的危害性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工作中,我们会先对每一处隐患点评级,采取相对应的布控措施,再根据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要求,以量化的尺度,对隐患点所构成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将隐患风险划分为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降低风险。”张楠介绍。
针对发现的隐患,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负责人绳飞说,运维人员结合以往的隐患治理经验,以时间为轴线,将隐患点划分为临时性作业类、阶段性作业类、永久性作业类3大类。该公司以线路责任人为主体,辅以现场值守人员、义务护线员,对输电线路通道进行管控。运检人员采用视频监控、红外报警等技术手段防范风险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安全警示教育,筑牢保障电力设施安全的立体防护墙。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输电专业共发现110余处隐患点。运检人员对这些隐患点均进行了分级评定与管控,防控成功率为100%。
责任到人
快速清除隐患缺陷
2月8日,乌鲁木齐头屯河区的戈壁滩上,大风正刮得猛烈。山脊上,身穿红马甲的共产党员突击队队员、线路巡检工李咏泽和同伴背着5公斤重的工器具,相互搀扶,在陡峭的山坡上蹒跚前行。他们正对220千伏亚东一、二线开展日常巡视。
这些电力巡检人员以荒山野岭为家,与铁塔银线为伴。寒冬腊月里,在零下30摄氏度的野外,他们就像一艘艘“破冰船”,一步步蹚出路来。
“在这片山上,线路有20多条。”李咏泽介绍,为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可靠供电,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38名员工组成保电特巡小组,对这些线路开展重点巡视。
“目前,在我们管辖的238条输电线路中,有些线路所在的位置无法行车,只能靠人工徒步检查。”绳飞说,根据输电线路的地理布局、地域微气象等因素,输电运检中心将通道巡视周期划分为一月一巡、两月一巡、三月一巡、四月一巡、六月一巡5个等级,根据线路的重要程度和实际情况开展巡视。
在此基础上,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进一步统筹输电线路通道责任区的运维管理,按照“定人员、定线路、定职责”原则,建立隐患告警、工单派发、现场处置、闭环消缺的全过程管控,形成通道第一责任人、外协巡视队伍、现场值守人员、属地护线员各级防护体系。
“在清除线路隐患等工作中,我们构建了政府、林业部门、社区等外部沟通、协作、联动机制。”绳飞说,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已形成“点控制,线巡视,面防治,体保障”的电力设施隐患治理体系,能够以最快速度消除线路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