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以战略谋划增强能源政策稳定性

国网能源研究院 2020年7月15日 571

以战略谋划增强能源政策稳定性

《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12月6日A2版头条

  受访人

  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王 敏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

  张运洲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

  

  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十八大报告对能源电力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将对今后能源及电力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对今后的政策制定和市场走向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分别采访了有关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认为,能源领域应该重视战略谋划以增强政策制定的稳定性。

  能源政策根据能耗峰值适时调整

  “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幅上升,对能源和环境安全造成极大压力,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杜祥琬说,我国迫切需要正视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的现实国情,合理安排投资规模,调整投资方向,使“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成为我国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走上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杜祥琬认为,综合考虑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内在需求和减排外部压力,“我国应将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年设定在2030年之前,并依此调整我国的中长期能源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王敏认为,未来8年,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速需保持在7%左右,全国用电需求还将保持较高水平。基于这一预期,能源电力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必须满足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此,杜祥琬说,能源电力行业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国家应当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能源电力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电网具有四大平台功能

  王敏表示,坚强的智能电网为能源的大规模开发、远距离输送、高效率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这种平台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高效输能平台。特高压电网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为能源的大范围、大规模、高效率的传输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保证,有利于构建科学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可从根本上解决能源输送瓶颈问题。

  二是安全配置平台。通过大电网接入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电源,构建多能互补的配置平台,既满足多种能源的接入需求,又可将风电等随机性、间歇性电源容量在电网总负荷中的比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从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三是经济运行平台。依托先进的大电网调度系统和合理设计的调度策略,实现风、光、水、火联合协调运行,避免或减少弃风、弃光、弃水,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是友好互动平台。应用智能化的配用电技术和设备,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负荷的友好接入和良好互动,使用户享受便利。

  技术路径应重视能源安全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表示,国际经验表明,电网互联范围和规模是不断扩大的,采用交流是电网之间互联的主导方式。而我国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客观需求是大电网发展的主要动力,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成熟及商业应用为我国大电网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他说,大电网事故发生与同步电网规模没有必然联系,根据对1965年以来140次国外大停电事故样本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北美是停电事故频发地区,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多次发生大停电事故。大停电的诱因是设备故障和自然灾害;系统保护等技术措施不当或处置不力是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电网结构“先天不足”是造成某些电网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管理体制分散、调度运行机制不畅是多起大停电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而我国电网三十多年来未发生大停电事故的经验弥足珍贵。

  张运洲说,为满足大规模电力输送和高效配置的基本要求,需要构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强大电网。从我国电网的总体发展趋势看:未来,我国将形成由四个同步电网(“三华”电网、东北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异步连接构成的全国互联电网,以特高压交直流为主体连接五大综合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同时分布式能源系统及微电网在配电网领域也得到较快发展,电网智能化水平将持续提升。

  (记者 范思立)

西北电网 / 国家电网 / 国网能源研究院 / 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 / 东北电网 查看更多
资讯

上半年国家电网风电太阳能利用率98.7%

据最新统计,今年1-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2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11.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发电利用率96.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按照国家能源局要求,剔除一季度疫情影响后,利用率98.7%。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及清洁能源消纳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电网平台作用,做

资讯

新华社:特高压是能耗低、环境友好的输电技术

新华社2013年12月20日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董事长专著《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一书在京举行首发仪式。图书发行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电力行业的专家和媒体对图书给予高度评价,并广为推介。12月20日下午,国网能源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电压研究所总工程师李博作客新华访谈,共同解读特高压,以及特高压电网将给生活带来影响? 国网能源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我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特高

资讯

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一亿千瓦

近日,甘肃襄晖陇西光伏扶贫电站和陕西独宜光伏电站、张坡光伏电站陆续建成投运,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全国新能源装机的四分之一。截至6月10日,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达10027万千瓦,占总装机的35.9%。其中,风电装机5347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680万千瓦,均超过水电,分别成为西北电网第二、第三大电源。西北电网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接近50%。 新疆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西北地区风能

资讯

今年1-6月国网经营区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2947亿千瓦时

图片来源:互联网 据最新统计,今年1-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2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11.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发电利用率96.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按照国家能源局要求,剔除一季度疫情影响后,利用率98.7%。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及清洁能源消纳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

资讯

上半年国家电网风电太阳能利用率98.7%

  据最新统计,今年1-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2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11.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发电利用率96.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按照国家能源局要求,剔除一季度疫情影响后,利用率98.7%。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及清洁能源消纳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电网平台

资讯

人民日报:电从三峡来

电从三峡来 ——记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 《人民日报》2014年8月7日第8 版   稳定供电,助缺电地区缓解“电荒”   7月24日晚,上海的南京路上霓虹闪烁,夜色中的外滩流光溢彩,与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交相辉映,申城的夜景亮丽动人。   曾经,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也为缺电困扰。新世纪初期,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持续增长。2003年,该市电力缺口超过百万千瓦时,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   

资讯

21世纪经济报道:青海首试100%清洁能源供电 暂不具备常态化推广条件

青海首试100%清洁能源供电暂不具备常态化推广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6月21日 中国首次尝试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全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 6月18日,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宣称,自6月17日0时至23日24时,青海开启连续168小时清洁能源供电,其间实现用电零排放。 对此,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韩悌表示,以全部清洁能源对一个省份连续7天供电在全国尚属首次,对全

资讯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新电改,五年!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可持续经济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新电改,五年!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可持续经济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年3期   3月15日,电力行业迎来了“9号文”颁布5周年的“生日”。改革推进5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电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赢得新突破,激发了市场活力,也暴露了一些缺陷与不足。作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电力的主力提供者——新能源,在电力改革中扮演了什么样的重要角色?新能源面临的

资讯

上半年清洁能源消纳再上新台阶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新能源发电量达34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剔除一季度疫情影响后,新能源利用率为98.7%,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同时,截至6月底,南方电网公司通过开展清洁能源调度,充分消纳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全网水电发电量达1511.9亿千瓦时,水电发电利用率达99.8%,全网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9.87%。2019年,南网全网水能利用率

资讯

中国电力报:国网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宽松

国网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宽松 2016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预计1%左右 《中国电力报》2016年2月16日第2版   用电量数据是观察宏观经济形势较可靠的晴雨表,近期发布的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折射出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期,用电需求大幅回落,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用电格局进一步调整。已经开启的2016年一季度经济发展和用电需求走势,成为电力行业关注热点。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将稳中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