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原生+能源互联网,新基建科技先行

能见App 2020年10月19日 342

能源产业创新风潮愈演愈烈,能源互联网的技术迭代正成为全球能源产业革命的重要风向标。

10月16日,“第二届能源互联网国际创新创业峰会”在成都召开。此次峰会重点关注“政策、市场、技术、投资、创新”五个方面,围绕“十四五”能源规划、“能源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路径”、“能源互联网行业投资的方向与准则”等议题进行深度探讨。400余位来自国内外能源互联网行业的专家与代表受邀参加,并通过中英文平台面向全球直播。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欧盟驻华代表团能源与气候行动参赞傅维恩、加利福尼亚州前任州长杰里·布朗、亚洲开发银行首席能源官翟永平,等人通过视频祝贺、视频演讲等方式参加会议。

峰会现场,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魏昭峰,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康重庆,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能源互联网智库中心主任夏清,等多位能源互联网产业的著名学者和专家,围绕“十四五能源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影响”、“高弹性多能融合电网”、“新基建和能源互联网”等话题,探讨了能源互联网的特征和建设路径,通过分享国内外关键领域的发展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共谋能源高质量发展之道。

在这次会议上,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创始人元道先生发表了“区块链原生(Blockchain native)新基建-重新想象能源互联网未来”的精彩演讲,并首次披露了正在积极筹备的“代号SPEAR”项目。

SPEAR项目是全球第一个完全基于区块链原生技术框架、重点通过民间共识和民间投资力量驱动的全球性能源互联网协同创新项目。SPEAR项目在中国落地,将与国家星火链网项目和国家能源互联网创新工程深度合作,并以下一代超大规模绿色节能数据中心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切入点具体展开。SPEAR项目的五个字母分别代表:Secure(区块链底层协议),Power(清洁能源,柔性输配电网,共享储能,绿色节能),Edge(能源互联网边缘节点,边缘计算),AI(人工智能,智慧能源),Revolution(能源产业革命)。

SPEAR项目的技术框架和技术路线,将全面继承互联网上半场、云原生(Cloud native)的成果,包括:微服务、DevOps、持续交付、容器化等等,同时在“区块链原生+能源互联网”方向探索实践和原创引领,推动能源科技和新一代信息技术(ET+IT)的跨界融合,推动产学研联动,推动全球民间科研力量的协同创新,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发展理念。

区块链 / 智慧能源 / 可再生能源学会 / 能源互联网 查看更多
资讯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强化绿证与碳市场协同性

● 本报记者 董添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建议,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在绿色发展方面,提升绿证与碳市场的协同性。 增强企业投入研发动力 蒋颖建议,各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带动和鼓励社会风险资金持续投资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完善企业上市、企业间收并购管理办

资讯

中国国开行2023年发放物流行业中长期贷款超400亿元

记者16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3年该行聚焦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物资储备等重点领域,加大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全年发放物流流通行业中长期贷款超400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介绍,国家开发银行制定专门工作方案,聚焦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内的重点物流项目,支持“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等建设,通过优化信贷资

资讯

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展,青海攻克新型熔盐在5兆瓦光热电站应用中的技术难题

2月26日,从青海省科技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我省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科技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23年,青海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展示了青海在科技领域的新气象和新作为。 2023年,青海省科技计划新开立项目461项,总资助经费达到6.74亿元,当年资助4.26亿元,新增产值13.16亿元。此外,中央引导地方专项立项29项

资讯

AMB300系列母线槽红外测温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河南某数据中心项目案例分享

安科瑞 李亚娜 18761502857  一、行业背景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伴随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数字设施、数字能源、数字科技的三重载体,数据中心产业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目前行业内外对产业发展的认识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高速"到“高质量",从“唯需求论"到从绿色、安全、精细运营等诸多方面推进供给侧

资讯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换新将如何撬动内需大市场?

近期,我国提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进一步安排。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基于怎样的考量?将如何助力扩大内需?落地实施有哪些着力点?全国两会期间,就这一话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 这一轮更新换新有何考量?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都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

资讯

为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有关部门解读《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日前公布,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对条例进行全面解读。 开启我国碳市场的法治新局面 赵英民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 他表示,条例重点就明确体制机制、规范交易活动

资讯

盛来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6.4%

据国家统计局2月29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评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我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了发展的“含绿量”和增长的“含金量”。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6.4%,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全文如下: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资讯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我国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

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评读《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从要素禀赋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 全文如下: 攻坚克难回升向好夯基蓄能向新而行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评读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盛来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资讯

守正创新推进央企领先融媒体中心建设

守正创新推进央企领先融媒体中心建设 中国石化报社社长、总编辑 杨守娟 近年来,中国石化报社(以下简称“石化报社”)连续开展“融合创新年”“融合提升年”活动,聚焦“打造央企领先的融媒体中心”,聚力推动新闻宣传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与改革管理提升,以及媒体与媒体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年初制定方案,明确融合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年中检视,年底考核,各媒体平台在总策划下,结合自身特点,向深化内

资讯

新质生产力火爆“出圈”,仪器仪表制造业该如何发力?

  要说2024年哪个领域得到了高层的最多支持,那无疑就是新质生产力了。自去年以来,新质生产力就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高频词。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从字面意思上看,新质生产力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是从各个地方到各个领域的共识。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到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从官媒外媒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