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一体化 保供护民生

国网甘肃电力 2021年11月9日 3540

回首向来风雨路,初心如磐谱华章。

2020年底,公司成立配网管理部,统筹配网发展全局,持续优化配网组织体系,将10千伏及以下配网“规划、建设、运维、服务”纳入全链条一体化管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总体部署,在更高的起点上积极开创公司配网高质量管理新局面,推动“十四五”公司配网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以来,甘肃各市(州)公司同步探索配网管理新体系,庆阳、平凉等9家单位将配网全链条业务调整至一个部门管理,兰州、武威、陇南、酒泉、嘉峪关、天水成立配网专业管理部门,实现配网业务一体化运转。配网专业重组与融合,带来的是更加强大的力量,是高度统一的目标,配网专业不断的吐故纳新,塑造了这个团结友爱、精明强干的集体,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家庭。

电网升级 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9月26日,甘肃省“一区一州”脱贫攻坚电网工程在全国“三区三州”范围内率先竣工,比预定时间提前了3个月。这是继2016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三相动力电全覆盖之后的又一重要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配农网工程施工人员在甘南舟曲县沙川坝村人力运送工程物资

此项工程总投资44.28亿元,涉及全省十个市(州)、三十五个县(区),7178个村组,惠及人口166万人。重点解决了全省“一区一州”和18个深度贫困县的电网突出问题,同时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煤改电、光伏扶贫等配套电网建设问题。“一区一州”及深度贫困县10千伏线路跳闸率同比降低42%,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3%,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61%,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5千伏安。

“一区一州”及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电网工程竣工投运,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重要指示的担当之举,是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明确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的具体行动,是甘肃电网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生动实践,必将载入甘肃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历史。

2021年的秋季,桂花开的格外好,香甜的气息弥漫在山风里,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染上了桂花香。王健力和王小虎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走过这条路了,从三年脱贫攻坚一路走到现在,四年光阴仍未停歇。这天,大桥镇的“乡村振兴”和“双碳”示范项目通过初步设计评审,水山、杜河、仇池、白伍等村社众多,他们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要赶在开工建设前,最后复核一遍线路通道。

甘肃省电网建设三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在省市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决心通过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摆脱现状,首要目标就是针对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帮扶的大桥镇王山、小山、李坪、郭坝、韩河五个村以及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帮扶的大桥镇赵尧、联合、龙凤、鱼洞、张坪五个村,通过持续加大配农网建设投资力度的方式,彻底改头换面,甩掉历史包袱,增强发展动能。

目前,大桥镇的配网线路整体绝缘化程度已得到显著提升,户均容量达到3.12千伏安,稳定的电能质量也带动着当地各类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源源不断的兴起。

“十三五”以来,全省配农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60.26亿元。通过不断改造升级电网,城乡供电能力与服务水平均得到大幅提升,供电质量明显改善,电网本质安全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为加快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步伐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今年,公司投资16.99亿元实施2021年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636.59千米,将农村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29千伏安。同时,计划将清水、通渭、华池、两当四个县打造为网架结构合理、设备升级换代、供电能力强、电能质量好的配农网建设示范县。

近年来,公司加快推进农村电网现代化、能源高效清洁化,结合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全电景区、现代种植等新业态,促进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民生活电气化,2021年上半年服务建成惠农富民项目31个、惠及2.85万人,助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陇原大地描绘电网助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美好蓝图。

对抗灾害 打通“电力生命线”

131基,这是公司10千伏“电力生命线”示范工程所包含铁塔的数量。2021年8月28日,该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陇南市的10千伏线路,首次搭在了“铁塔”的肩膀上。

陇南“电力生命线”建设现场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山大沟深,地形复杂,水系丰富,生态环境脆弱,暴洪、泥石流、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2020年“8.12”暴洪灾害累计造成183条10千伏线路停运,7033个变台、43万用户停电,让陇南深受其苦。

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对抢险救灾至关重要,关键时刻,一盏灯、一束光,都寄托着人民群众的希望。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年年受灾、年年抢修的被动局面,公司党委立足实际,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年年受灾、年年抢修的被动局面,创新提出“电力生命线”理念,充分考虑陇南灾害地形、地貌及负荷等特点,组织专业骨干编制公司10千伏配网线路差异化设计技术导则,出台典型设计成果,提高配网设防标准,选取陇南去年受灾严重的武都区121三外线、文县112临舍线、文县113临河线、文县113桥尖线4条线路开展试点示范。

8月3日,113桥尖线成为文县首条建成投运的“电力生命线”,当问到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文县公司副经理黄爱平感叹说“青山无限美,只是运输难啊!”杆塔、砂石材料运输是“电力生命线”示范工程建设的首要难题。

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在复杂陡峭的山体面前也黯然失色,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自然的帮助。为了保证工期,经多方协商考量和上级单位同意后,文县公司组建了一只15匹骡子的运输队。“一匹骡一次能驮运130至140公斤物资,全天可以往返2到3趟,再险峻的地方,运上半个月,都能给解决掉!”文县公司经理何鹏说。

“一块铁塔主材平均重量200至300斤,得两三个人一起才能抬上马鞍,刚放上去的瞬间,因为太重,骡子脚都哆嗦,山道上崎岖不平,最窄处不足三十公分,骡子很容易打滑,光我亲眼见着的,就有3头滚下了山崖。”党员突击队队员赵佐甲心有余悸地说。“他们和我们一起工作,付出了汗水甚至生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驼出了电力生命线。”

“19号的时候,我手机上看到气象局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了,就一直担心会停电,结果后来好好的,饭能做,灯能亮,电视也没问题,下大雨的时候啊,咱老百姓就这点盼头!”家在武都外纳镇的韩阿姨兴奋地说。

2021年“电力生命线”示范工程投资4040万元,共建设10千伏线路53.84公里。工程采用了差异化设计,极大增强电网抵御暴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提高该地区供电可靠性和整体供电能力,保证自然灾害情况下沿线乡镇政府、医院、通讯、应急部门等重要用户有坚强可靠的“电力生命线”来保障供电。与此同时,陇南10千伏“电力生命线”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也为省内其它地区开展配网差异化设计和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为下阶段甘肃省配电网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实践基础。

科技攻坚 提升“获得电力”

2021年8月13日,甘肃省首次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作业在兰州进行,现场完成110千伏段家滩变116北面滩线38-3号杆带电接引工作。

甘肃配网带电作业自1999年从兰州公司起步,经过20年不断探索创新,完成了近30项配网带电作业技术突破,2020年至今又先后完成“直线杆改耐张杆并加装柱上开关”“不停电更换变压器”“旁路作业法检修电缆线路”等综合不停电作业项目,实现了四类33项配网带电作业项目全覆盖,甘肃配网带电作业能力和作业水平也跻身全国前列。

首次开展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带电接引作业

近年来,公司配网管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主线,强化“能带不停”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公司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管理水平和作业能力,推进配网运检工作由停电检修向不停电检修转变,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公司按照“上下贯通、横向协同、指挥顺畅、运作高效”的原则,构建省、市、县三级不停电作业管理体系,确保城市、县域配网不停电作业能力、效率同质提升。推进安全保障从“被动防范”向“主动预控”转变,推进作业方式从“带电作业”向“不停电作业”转变,推进作业能力从“简单项目”向“复杂项目”转变。实现配网不停电作业城市、县域区域的全覆盖,实现配网不停电作业检修消缺、工程接入、业扩报装等业务的全覆盖,实现配网不停电作业理念在配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检修等环节的全覆盖。

8月29日12时许,武威城区10千伏112武西一线双拥路5号杆电信光纤被通行车辆挂断,光纤坠落重量导致15号杆倾斜,杆上部分导线脱落搭垂在横担上。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城区供电分公司配电带电作业人员迅速赶到现场,92分钟后,该公司配电带电作业人员以用户“无停电感知”的不停电作业方式顺利完成本次故障抢修,他们以高效、精确、专业、敬业的抢修操作诠释了“闪电抢修”。

公司始终以优化营商环境和客户感知为核心,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将配网不停电作业理念贯穿规划建设、设备运检、客户服务等各环节,从根本上转变省、市、县各级管理人员理念,形成多部门、多专业管理合力,满足广大用电客户可靠、优质供电需求。全面加强停电计划管理,持续压降停电时户数,加强配网不停电作业管理,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以“抓技术、强基础,控安全、强弱项”为指导,着力促进配网不停电作业“三个提升”,通过带电接入、拆除、旁路作业、负荷转移等方式减少施工过程中客户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

一言一行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配网不停电作业工作的不断深化推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广大供电客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忠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截至目前,全省共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6742次,减少停电时户数约74.53万时户。

今年,公司公司引进先进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成功作业,将该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工作带进智能化发展快车道,机器人逐步替代传统人工作业,全面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公司公司将继续在新时代、新舞台、新浪潮中砥砺奋进,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力营造良好保供环境,以实际行动展现央企“顶梁柱、顶得住”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强化优质服务,及时响应客户诉求、回应好社会关切,齐心协力守护好万家灯火。

光伏扶贫 / 国家电网 / 国网 查看更多
资讯

三部门:严格保护生态 鼓励在沙漠、戈壁等区域建设光伏基地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具体如下:   一、引导项目合理布局   (一)做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各地要认真做好绿色能源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优化大型光伏基地和光伏发电项目空间布局。在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将其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合理安排光伏项目新增用

资讯

晶澳科技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暨ESG报告

日前,晶澳科技重磅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暨ESG报告》,该报告是公司连续发布的第六份企业社会责任/ESG/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围绕公司治理、绿色低碳发展、产品服务、价值链管理、人才成长、社会公益六大板块,全面披露和呈现了晶澳科技2022年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和实践。 完善可持续发展管理,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报告显示,秉持着“开发太阳能 造福全人类”的企业使命,晶澳科技积极响应联合国可

资讯

当户用光伏步入2.0时代,5000万个屋顶助力碳中和

随着“双碳”推进,全国乡村户用光伏可用屋顶将达到5000万个,乡村户用光伏市场总容量可达1000GW,这意味着3万亿的市场空间。   安徽省来安县汊河镇,这个6万人的小镇,2021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7万元。   现在他们有了额外的收入。随着户用光伏整县推进项目的落地,当地农民在屋顶安装正泰安能的光伏产品后,这些光伏板每年可为农户带来几千元的电费收益,相当于一个农村家庭数月的收入。   安

资讯

光伏发电 照亮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编者按 “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这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重要部署。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中,光伏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备受重视。如何推动农村分布式光伏发展、针对光伏扶贫成果做好后续巩固工作?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从整体来看,我国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光伏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22年底,

资讯

公司青年团队获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铜奖

4月1日,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公司青年团队从全国100支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前十、斩获铜奖,创历史最好成绩。根据比赛规定,团队2名青年将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是国家级一类大赛,分设主体赛和专项赛。此次主体赛开赛以来,公司认真谋划、精心部署,择优选派信通公司尹晓宇、余东波两名青工参赛,邀请

资讯

安徽舒城:光伏产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近年来,舒城县依托丰富的光照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启动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提升“造血”功能,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光伏板下绿色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   该县充分利用光伏电站“板下空间”,探索发展农业种植、养殖、苗木培育等“板下经济”,初步形成“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等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柏林乡在谢河村打造了舒城县首座自动追踪式“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可自动追踪太阳

资讯

不是光伏扶贫试点可以申请光伏扶贫吗?

您好 这个是可以的,现在某些省份可以申请光伏安装贷款,将发电的补助还贷,这是一项很好的政策,现在有些公司已经和银行做好合作,安装10千瓦光伏赠送阳光采暖房一套,自己只是拿出很少的一部分钱,这是很好的政策,能解决不少人的资金问题。 光伏扶贫很多公司都在参与,但是做的好的不错。 很多都是玩票。不把质量当回事。不过马丁光伏公司好像不是这样的公司, 他们还是很看重质量的。还捐赠过一个学校的扶贫项目。具体可

资讯

留抵退税助力右玉农村光伏项目开展

记者近日从右玉县税务局获悉,连日来,该局全力落实落细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点对点”开展精细化服务,确保政策稳妥有序落实到位。   右玉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负责总装机容量28.884MW、23座联村光伏扶贫电站运营工作,实现收入7000多万元,发电收益全部用于12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所属地3000余户、7000多人建档立卡稳定增收脱贫。右玉县税务局多次深入该公司送政策、做

资讯

光伏扶贫典型做法?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许多地方经常是干旱无雨,农业生态不良,农村生活贫困。 现在国家把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在这些地方,有效的利用了这些贫脊的土地。同时扶助了贫困人口,当地的农民也参与了管理工作,并且占用的土地还有补贴,这样一来就彻底改变了当地居民的贫困面貌。

资讯

《国家电网报》头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电网企业多方发力

开栏的话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举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本报今起推出“旗帜领航程奋进新征程”栏目,报道公司各单位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拼搏奋进做好各项工作的生动实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电网企业多方发力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