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航运 守护一江碧水

国网湖北电力 2023年7月4日 4856

闻不到刺鼻的柴油味,听不到发动机轰鸣声——行驶在湖北宜昌葛洲坝下游江段的“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一次充电可续航150公里。去年3月首航以来,这艘游轮总用电为95万千瓦时,对比同型常规燃油动力船舶,相当于减少了750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长江三峡1”号,是宜昌促进长江航运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名片。

船舶污染治理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农业面源、船舶、尾矿库等污染治理工程”。位于长江中上游接合部的宜昌,是三峡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每年约6万艘(次)船舶在此通行待闸,船舶污染防治是硬任务、必答题。

靠港和待闸船舶污染物基本实现零排放、全接收,岸电应用全面推广,新能源船舶制造和应用方兴未艾……近年来,宜昌市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持续深入推进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成效引人注目。

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能力居全省前列,打个“网约船”就可运走

江面烟波浩渺,一艘用于装载甲醇的危化品船“远洋7063”号缓缓驶来,由工作人员引导停靠在洗舱趸船旁,接入作业管道。

智能操作室电脑屏幕前,安全总监潘峰轻点鼠标,4台洗舱机360度旋转喷水,逐一清洗16个货舱。2小时后,洗舱机喷洒出高温蒸汽,舱壁上的化学品残液被进一步分解。“作业时无人进舱,全程自动化、可视化。”宜昌化学品船舶洗舱站负责人王敏说,载运化学品的船舶“洗澡”后才能消除燃爆和污染水质的隐患。

从趸船引出的污水管,分别抽泵苯、醇、酸等不同类别的“洗澡水”,传送到1.3公里外的污水处理厂;另一侧,一根标有“中水”的管道从污水厂直通到趸船。

“洗舱污水经处理后,一部分达标排放,另一部分循环利用,成为新的洗舱水。”王敏说,宜昌化学品船舶洗舱站投用以来,已为近100艘化学品船舶洗舱。

确保船舶污染物“应交尽交”“应收尽收”,离不开硬件保障。近年来,宜昌加大资金投入,建成11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建造接收船48艘,接收转运处置能力居全省前列。

天已擦黑,“大洋86”号货轮停泊在宜昌临江坪锚地,等待通过葛洲坝船闸。7天航行中,船上产生了3立方米生活污水。船长李永江打开手机,点击“净小宜”小程序,提交了一份污染物交付订单。

“有船在‘呼叫’,咱们出发。”附近的污染物接收船“亲水环保1”号船长张首之在“净小宜”小程序上接单。

15分钟后,两船会合,生活污水通过排污泵被抽到“亲水环保1”号。污水交付完成后,两位船长的手机上同时收到“净小宜”生成的船舶污染物接收电子联单,交付时间和数量一目了然。接下来,这些生活污水将由码头接单转运,泵入市政生活污水管网。

宜昌市交通运输智慧中心负责人李宪介绍,除生活污水外,船舶交付的生活垃圾将由环卫部门转运至固废处理中心;含油废水将在码头实施预处理,再转运至危废处置单位。

“强化船舶污染防治,既要完善硬件条件,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李宪说,宜昌创新推出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净小宜”,让行船、污染物接收船、转运车辆、终端处理单位实现线上联动,助力污染物“交接转处”全流程闭环管理。

目前,宜昌对船舶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接收转运处置实行全免费。“打个‘网约船’就可运走污染物,现在船舶、趸船普遍能主动交付污染物。”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朝晖介绍,如今在宜昌江段,靠港和待闸船舶污染物基本实现零排放、全接收,船舶污染物交付接收量逐年增长。截至6月9日,“净小宜”接收成交单次数累计突破50万。自2019年“净小宜”系统上线以来,宜昌江段累计接收长江船舶污染物494552吨。

建设新能源清洁能源供应设施,率先实现规范性岸电全覆盖

深夜,结束了2个多小时航行的“长江三峡1”号停泊在宜昌港三峡游客中心码头,清洁岸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座“水上酒店”。

走进游轮一楼的电池舱,一排排“小盒子”映入眼帘。这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包,船上共有4个电池舱,载电量相当于120多辆电动汽车电池容量之和。

电池功率大,怎样实现快速稳定充电?

“高压充电、低压补电,编织一张覆盖航线的‘充电网’——这种新模式解决了大型纯电动船舶大功率充电难题。”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岸电运维服务人员李兴衡说,通过船载变压器把10千伏高压岸电变为低压,再接入直流电,船舶航行到上游后,能在多个游轮港口补电。

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所在,宜昌每年有大量过往船舶在此停靠待闸。过去,船舶靠港后用电依靠船舶烧油发电,造成空气、噪声污染。“在国家关于港口岸电相关标准、规范尚未出台,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的背景下,我们多措并举推进港口岸电试点建设。”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党委委员林建国介绍,早在8年多前,三峡库区首个岸电试点工程在沙湾锚地正式建成送电。

创新探索出6种典型岸电供电系统,满足各种停靠方式、各类船舶岸电使用需求;探索建立车船一体化岸电云网服务平台,为港口、船舶提供统一结算、移动支付等便捷服务……着力先行先试,宜昌在长江流域率先实现规范性岸电全覆盖。截至目前,岸电已覆盖宜昌江段63个经营性码头和2个锚地,累计为1.4万余艘次船舶提供清洁岸电2500多万千瓦时,预计今年岸电使用总量将超过700万千瓦时。

中午时分,一艘名为“雅典娜”号的游轮静静停靠在秭归港客运码头。记者随船长吕必云上船,只见位于游轮中部的受电箱上接着一根粗大的电缆,与码头趸船上的配电箱相连。

因航线稳定且用电量大,旅游客船的岸电需求迫切。2019年,“雅典娜”号完成受电设施改造,并获改造补贴。“3年多来,岸电让我们节约燃油费用90多万元。”吕必云说,“现在,停靠宜昌的游轮都抢着用岸电,要提前预约。”

不只是岸电。在长江宜昌段,新能源清洁能源供应设施建设方兴未艾。今年1月,码头型制氢加氢一体站在宜昌市夷陵区建成;4月,长江干线中上游首个LNG(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在秭归县投运……

加快内河船舶产业绿色智能转型,“宜昌造”占全省新建新能源船舶一半以上

船台上焊花飞溅,一艘艘正在建造中的巨轮静卧江边。这里是宜昌船舶工业园,集聚了9家造船企业。

“开春以来,船台几乎满负荷运营。”宜昌船舶工业园负责人王旭介绍,今年园区企业订单量较上年增长40%。

“‘长江三峡1’号就是从这儿下水的。”宜昌鑫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启胜说,该船是公司接到的第一个纯电动新能源船订单,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考,“心里着实没底。”

鑫汇公司成立专家工作站,邀请武汉理工大学专家和设备供应商技术人员开展指导。“不仅大大提高了建造效率,还培养了一批新能源电池安装方面的施工人才。”覃启胜说。

湖北三峡旅游集团是“长江三峡1”号投资方之一。集团宜昌交运长江游轮有限公司副经理刘军介绍,作为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示范项目,该船由高校、科研院所、动力电池及船舶动力控制系统头部企业等共同建造。

“航行近300次,累计载客28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超过1200万元,纯电动游轮的运营效果喜人。”刘军说,“去年,我们又投资新建了2艘纯电动游轮,今年底将完工。”

宜昌造船业历史悠久,现有25家造船企业、100余家航运公司。如今,宜昌正以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为重点,加快内河船舶产业绿色智能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国内首家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在宜昌成立,这是由中国船舶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和宜昌市船舶检验中心共同发起的。“工作室已签约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将重点突破纯电动货运船舶技术瓶颈。”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主任梅常春说。

5月18日,总投资80亿元的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开工,招引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及产业链相关配套企业入驻。

新建船舶审图中心,方便本地船企就近送审图纸;研发船舶线上报检平台,实现业务流程“掌上办”……政务服务提质提速,助力宜昌抢占绿色智能船舶制造新赛道,跑出发展加速度。梅常春介绍,除游轮外,“宜昌造”新能源船舶涵盖集装箱船、油气双燃料和油气电混合动力货船等,数量占全省新建新能源船舶的一半以上。

生态环境 / 动力电池 / 补贴 查看更多
资讯

江苏连云港启动全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江苏连云港的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最近获得国务院批复,标志着中国目前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即将启动。作为全球首个“核热光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与中国核电旗下田湾核电站1-8号机组相互耦合,形成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对于调整区域能源结构、科学利用浅海滩涂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在用能需求高但土地资源紧缺的江苏,大型陆地光伏项目需要占用

资讯

2024年镁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镁基新材料在交通运输、医疗器械、3C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发展镁行业新质生产力,促进镁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14日,2024年镁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安徽省池州市召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贺东为大会致辞,池州市副市长何刚,鹤壁市副市长胡红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德峰,府谷县委常委、副县长白艳霞,巢湖市副市长苗宁宁,联想集团首席工程师

资讯

中节能铁汉与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管委会、招商局太平湾举行工作会谈

5月11日,中节能铁汉常务副总经理(挂任)、董事杨凯华会见来访的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以下简称合作创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太平湾)副总经理赵永勃一行。双方围绕合作创新区开发模式、发展定位、产业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节能合作发展部副主任、综合解决方案协同中心总经理柴疆参加会见。 杨凯华对赵永勃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节能“

资讯

安阳市委书记:加快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进度

5月11日,安阳市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锚定空气质量提升进位“退后十”目标,科学分析形势,部署下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突破,迎难而上抓落实,克难攻坚抓成效,强力推进各项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全面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委书记袁家健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主持。 袁家健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资讯

四部门:提高绿色金融投向精准度,防范“漂绿”“假转型”

发展好绿色金融,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记者5月11日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将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力度,切实提高绿色金融投向精准度,防范“漂绿”“假转型”。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是金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座谈

资讯

新策略可提升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

科技日报合肥5月13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学院特任研究员胡芹课题组在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课题组针对非铅锡基钙钛矿半导体存在的自掺杂严重、缺陷密度高、非辐射复合损失大等问题,成功构建钙钛矿同质结,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提取。这证明了同质结构筑策略在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潜力,也为其他钙钛矿光电器件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日前

资讯

高钨见顶? 请子弹再飞一会!

2024年5月13日最新钨价格一览 2024年5月13日钨市场行情 ▎所有钨制品涨幅超过20%,硬质合金一言难尽 近期钨价步步高升,基本上印证了中钨在线2023年底和近期的20%以上涨幅的判断。据中钨在线统计数据,截至5月13日,65%黑钨精矿价格15.2万元/吨,年内涨幅23.6%;65%白钨精矿价格15.1万元/吨,年内涨幅24.8%;仲钨酸铵22.6万元/吨,年内涨幅24.2%;钨粉33.5

资讯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电解铝行业何去何从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碳市场的规范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碳市场的交易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从短期来看,《条例》的实施将使得我国碳市场交易和运行更为高效,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这将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碳减排项目的实施和碳减排技术的创新。同时,随着碳

资讯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对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情况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我局对《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已作出批复。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予以公示。 公示如下: 江苏新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你公司报送的《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8.4GW 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110 千伏配套工程环

资讯

光伏要闻:两大光伏龙头联手!

证券之星 光伏行业周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次报价多晶硅价格再度下调,目前硅料价格已经突破绝大多数企业现金成本,企业检修预期加剧。 财信证券最新观点指出,钙钛矿电池生产流程中,目前仅有激光设备确定性较强,其他环节中镀膜和涂布均有自身技术特点,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宏观方面,工信部鼓励企业调整用能结构,使用光伏等清洁能源。企业方面,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