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致全县经营者和消费者关于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的提醒告知书

元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致全县经营者和消费者关于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的提醒告知书 日期:2024年05月22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14] 元谋县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 按照各级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的工作部署,为严格监管元谋县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现就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质量有关法律法规

二道区社会治理监控视频传输线路租赁服务项目调研会公告

为充分了解市场情况,我单位对二道区社会治理监控视频传输线路租赁服务项目召开市场调研会,欢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报名参与调研。 一、调研单位:长春市二道区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二、项目名称:二道区社会治理监控视频传输线路租赁服务项目 三、预算金额:813.88万元 四、采购需求 1.项目类别:服务类 2.项目概况:二道区社会治理监控视频传输线路租赁服务为原长春市二道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视频监

宿州版“以旧换新”方案来了!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宿州市商务局结合我市汽车、家电(家居)、家装厨卫等消费品市场的情况,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宿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工作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将于近期正式印发实施。 《工作方案》着力聚焦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3项领域,围绕高品质供给、便利化回收、政策性激励、规范化拆解4个方面,用好财政、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6年)的通知 粤府办〔2024〕6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5月21日   (本文有

2024年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2024年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就组织开展2024年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领域: 1.《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 (1)4个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 (2)8个创新型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

青海:推进海南州“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和增量配电网建设

储能之音 2023年3月28日 4838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的通知(以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 提出:

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围绕“水、风、光、热、储”一体化开发利用,依托海南建设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鼓励开展抽水蓄能、低成本制氢、储氢等技术研发示范。

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和增量配电网建设,支持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和光伏发电园及配套产业建设。支持干热岩等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示范,建设共和、贵德“零排放”供暖示范城市,构建“五位一体”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

以下为原文: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的通知

青政办〔2023〕25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3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22〕72号)要求,现就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示范区”)制定如下措施。

一、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行动

1.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力量协调联动,推进组织管理、人才激励、市场环境等方面体制创新。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支持创新示范区通过"揭榜挂帅"“帅才科学家”“赛马制”等,吸引国内外科技力量破解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和瓶颈问题。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政策体系,引导海南州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和转化激励等方面制定出台配套政策,通过赋权试点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配合)

2.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围绕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生态农牧业等领域,支持与国内外高端科技力量共同培育建设全球大气本底与青藏高原大数据应用中心、多能互补绿色储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实证基地、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在创新示范区建立分支机构,提升科技基础支撑能力。引导东部各类科技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和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资源以“科研飞地”模式在创新示范区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气象局、省科协配合)

3.发挥各类创新主体带动作用。依托创新示范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鼓励省内外研究型高等院校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中试基地和野外试验基地等。支持省内外科研机构在创新示范区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聚焦生态环境治理、现代种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光伏及上下游产业等方向重点构建“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模式,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大中小企业与各类主体融通创新。(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配合)

4.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依托“昆仑英才”行动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设立“人才绿色通道”“人才特岗”,鼓励以人才柔性引进、人员外聘等方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向创新示范区集聚,推动区域性人才高地建设。支持创新示范区咨询委员会与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知名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开展重大战略咨询。鼓励创新示范区举办面向全国的产学研合作人才项目洽谈会,促进跨区域、跨行业、跨专业人才合作与交流。(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二、实施生态保护与治理提升行动

5.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创新示范区开展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技术研发。在塔拉滩、木格滩、切吉滩等地支持开展荒漠化治理、防沙造林、光伏治沙等技术应用。鼓励开展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恰卜恰河等中小河流域治理以及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水资源均衡配置等技术研究。创新江河源生态价值评估、生态补偿等关键技术,加快生态潜力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配合)

6.开展区域生态修复应用示范。鼓励优良草种选育、高寒草地植被修复、土壤保护治理等技术推广,重点在同德、贵南、兴海等县建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示范基地,构建高寒草甸生态退化综合修复治理新模式。依托海南州太阳能资源优势和土地沙化、荒漠化特点,发挥光伏电站封育等功能,提高优良牧草比例和植被盖度,支持形成“光伏产业—生态保护—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在贵德、共和、兴海等县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成果,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升泛共和盆地水资源保障能力。推广应用大数据、数字李生等技术,鼓励建立覆盖创新示范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智慧平台,支撑"智慧河湖"建设,构建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新模式。(省林草局、省水利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配合)

三、实施生态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行动

7.构建生态农牧业高效生产体系。以特色农牧业优质高产和提质增效为目标,重点围绕青稞、油菜、牧草、牦牛、藏羊、冷水鱼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开展农牧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新品种选育及技术改良,建立健全育繁推一体化高原现代种业体系。在贵南、同德等地集成示范人工草地、舍饲育肥、有机肥加工等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支持高原种业基地、牦牛藏羊标准化繁育基地等建设,建立农牧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牵头,省教育厅、省林草局、省市场监管局、省乡村振兴局配合)

8.提升生态农牧业绿色发展产业化水平。聚焦建设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支持开展特色农畜产品溯源、有机认证、绿色加工等技术集成示范,促进生态农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搭建智慧生态畜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服务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支持共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卡有机畜牧业示范园建设,促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加工,打造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品牌,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建立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价值转化新模式。(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乡村振兴局配合)

四、实施新经济增长点培育行动

9.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围绕“水、风、光、热、储”一体化开发利用,依托海南建设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鼓励开展抽水蓄能、低成本制氢、储氢等技术研发示范。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和增量配电网建设,支持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和光伏发电园及配套产业建设。支持干热岩等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示范,建设共和、贵德“零排放”供暖示范城市,构建“五位一体”清洁能源发展新模式。(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配合)

10. 推动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推动大数据和生态农牧业、清洁能源产业、旅游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以数字化赋能生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建设数据确权及可信流通平台(青海根中心)、清洁能源智能运维管控平台、“云藏”智能信息网络平台,加快推进“东数西算”“东数西储”,打造青藏高原大数据云计算产业聚集区,积极构建高原特色清洁能源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模式。(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通信管理局配合)

五、实施生态文化旅游惠民行动

11.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业态。充分发挥高原生态景观和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推动文化产业技术集成应用与创新,引导数字业态与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宗日文化、黄河文化,鼓励培育文旅融合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文旅技术装备水平,支持打造黄河大峡谷特色旅游廊道品牌。积极探索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乡村产业、民生改善互促互补互兴的发展新路径,实现文旅富民,构建青藏高原“数字+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体育局配合)

六、保障措施

12.加强组织领导。青海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创新示范区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海南州政府、省科技厅牵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合)

13.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设立青海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专责机构,负责创新示范区具体建设管理工作。(省委编办牵头,海南州政府、省科技厅配合)

14.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金融资本强化对创新示范区的支持。结合财力状况、债务风险水平、债券资金需求等因素,政府发行债券向创新示范区符合条件的项目倾斜。(省财政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

15.强化开放合作。围绕生态保护、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开展差异化、有特色、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依托部省会商、对口支援、科技援青等合作机制,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重大战略,与东部省市联合开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共享技术、人才、市场资源,推动海南州特色产业、特色资源形成竞争新优势。(海南州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草局配合)

16.加强协同联动。海南州要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省直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统筹协调,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要素保障,上下协调,左右联动,举全省之力支持创新示范区建设。(海南州政府牵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合)

END
CLickOnFollow
扫码关注我们
读懂储能,在这里寻找商业机会
区块链 / 增量配电网 / 生态 / 储能 查看更多
资讯

新质生产力火爆“出圈”,仪器仪表制造业该如何发力?

  要说2024年哪个领域得到了高层的最多支持,那无疑就是新质生产力了。自去年以来,新质生产力就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高频词。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从字面意思上看,新质生产力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是从各个地方到各个领域的共识。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到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从官媒外媒的报

资讯

AMB300系列母线槽红外测温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河南某数据中心项目案例分享

安科瑞 李亚娜 18761502857  一、行业背景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伴随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数字设施、数字能源、数字科技的三重载体,数据中心产业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目前行业内外对产业发展的认识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高速"到“高质量",从“唯需求论"到从绿色、安全、精细运营等诸多方面推进供给侧

资讯

守正创新推进央企领先融媒体中心建设

守正创新推进央企领先融媒体中心建设 中国石化报社社长、总编辑 杨守娟 近年来,中国石化报社(以下简称“石化报社”)连续开展“融合创新年”“融合提升年”活动,聚焦“打造央企领先的融媒体中心”,聚力推动新闻宣传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与改革管理提升,以及媒体与媒体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年初制定方案,明确融合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年中检视,年底考核,各媒体平台在总策划下,结合自身特点,向深化内

资讯

为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有关部门解读《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日前公布,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对条例进行全面解读。 开启我国碳市场的法治新局面 赵英民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 他表示,条例重点就明确体制机制、规范交易活动

资讯

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展,青海攻克新型熔盐在5兆瓦光热电站应用中的技术难题

2月26日,从青海省科技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我省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科技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23年,青海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展示了青海在科技领域的新气象和新作为。 2023年,青海省科技计划新开立项目461项,总资助经费达到6.74亿元,当年资助4.26亿元,新增产值13.16亿元。此外,中央引导地方专项立项29项

资讯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我国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

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评读《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从要素禀赋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 全文如下: 攻坚克难回升向好夯基蓄能向新而行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评读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盛来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资讯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换新将如何撬动内需大市场?

近期,我国提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进一步安排。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基于怎样的考量?将如何助力扩大内需?落地实施有哪些着力点?全国两会期间,就这一话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 这一轮更新换新有何考量?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都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

资讯

盛来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6.4%

据国家统计局2月29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评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我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了发展的“含绿量”和增长的“含金量”。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6.4%,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全文如下: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资讯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强化绿证与碳市场协同性

● 本报记者 董添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建议,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在绿色发展方面,提升绿证与碳市场的协同性。 增强企业投入研发动力 蒋颖建议,各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带动和鼓励社会风险资金持续投资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完善企业上市、企业间收并购管理办

资讯

中国国开行2023年发放物流行业中长期贷款超400亿元

记者16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3年该行聚焦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物资储备等重点领域,加大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全年发放物流流通行业中长期贷款超400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介绍,国家开发银行制定专门工作方案,聚焦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内的重点物流项目,支持“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等建设,通过优化信贷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