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高压线遭雷劈咋办,童充和雷震子计划“出大招”

国网江苏电力 2022年6月20日 2821

当高压线遭遇雷劈,会怎么样?这个普通人不会担忧的问题,对于电网系统,却是大事要事。

6月1日至2日,联合国召开的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公布了全球10名“202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先锋”获得者名单,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员工童充成功入选。童充是本届峰会公布的首位先锋人物,也是本届唯一获此荣誉的中国人。

童充是我国首位国际防雷“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和世界首个“动态防雷”国际标准主导者。

走进国网苏州供电公司21楼调度大厅,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上雷电信息、预警信息等各类数据清晰可见。

防雷可以不再需要避雷针、避雷器。1个传感器、1套系统,就可以实现1万平方公里的雷电检测和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防雷保护,探测效率达99.99%。仅从2016年开始试运行的头3年,系统就通过发出精准预警,成功避免30余起雷击停电事故。

这是童充带领的团队从0到1的突破。

2005年,童充刚入职,雷暴天气后的一次次抢修,让他萌生通过科技创新解决电网防雷问题,助力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他创造性地将电网主动控制引入防雷工作,而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并无经验可循,童充闯入了“无人区”。

“他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获得灵感,提出了‘堵不如疏’的方案思路。”团队成员介绍,传统防雷一般是借助避雷针、避雷器将雷电的破坏性力量导入大地,是一种静态的、被动的方式,采取的是“堵”的思路。动态防雷方案则偏向于“疏”,就像是“主动出击”,通过控制系统对潜在雷害提前进行调控疏导。

动态防雷方案分为跟踪、预测和控制三大模块,分别解决“雷电在哪儿”“雷电什么时候要去哪儿”“怎么减少雷电造成的损失”3个问题。这一方案通过集约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管控,提前预测雷电并超前预警调节,只需要1个传感器和1套系统,即可实现1万平方公里的雷电监测,能以最高效的手段最大化降低雷电危害。

2021年9月,童充带领团队参加了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的中国青年SDG创新者挑战赛并获金奖,并在创新者峰会直播发布“动态防雷”方案,向世界展示了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行动和青年力量。

“科研的道路没有尽头,没有点牺牲和奉献精神是干不好科研的。”童充说,在这条路上,挤出空余时间做实验、早起晚睡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动态防雷”的研究融合了气象、通信、电力等多学科知识,童充都依靠自学,补足了跨专业的知识不足。

在过去的两年里,为了采集数据,监测雷电情况,“听雷”是童充的必修课,他和团队成员甚至将远程监测系统装在了家里,“一听到打雷,就赶紧去看数据”。团队成员成了人体“雷报器”,几乎就是“听雷而动”。

在户外作业领域,“动态防雷”通过与无人机引雷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海上钻井平台的雷电防护问题。在交通领域,通过雷电预测可以辅助车辆智慧调度,有效消除雷电天气的影响,将易燃易爆车辆的累计风险降低90%以上。

他对照联合国SDG目标13(气候行动),认识到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雷防护不是中国的事情,而是世界的事情;不是电网单一领域的事情,更是石化、交通等各行业共同的命题。

于是,他成为奔走呼吁、推动合作的那个人。

2021年8月,童充联合国际防雷科学委员会、国际大电网专委会、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近20家利益相关方,正式启动由中国主导的“雷震子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助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也因此,他赢得了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高荣誉。

“把科技报国作为一种奋斗方式。”童充曾这样写下自己的人生格言。

中国青年报 / 调度 / 直播 / 传感器 查看更多
资讯

逆势增长!中石化非油业务上半年利润增7.4%

1日,中国石化发布的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非油业务上半年利润为人民币20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逆势增长。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油站车流、客流急剧减少,非油品经营跌入“冰点”。中国石化非油品业务运营方——中石化易捷公司调整经营策略,拓展多元业态。 在线下,易捷公司拓展走出去营销、社群营销,以提振经济、拉动消费为契机,与地方政府开展政企联合营销、探索推进地摊营销,拓展销售渠

资讯

煤炭产业智能化驶入“快车道”

在老工业基地山西省,尝试将煤矿机器人应用于多环节的煤炭产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寻找新赛道。作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这个煤炭大省用机器人协助或替代人进行采矿作业,2020年6月底,关于智能煤矿建设的“山西标准”已发布。 如何转型升级成为昔日“煤老大”的新命题。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科首席科学家王国法的话来说,“煤炭资源城市地区的转型不是要去煤化,而是生产利用方式的转型,以煤矿智能化为契机

资讯

江苏学校污染事件进展:环保部和江苏成立联合调查组

针对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身体异常情况,目前,环保部、江苏省政府已成立联合调查组,教育部也表示在关注此事。 央视新闻4月17日报道,常州外国语学校是江苏省内较好的一所初中学校,自2015年年底开始,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先后有641名学生被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的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经检测,

资讯

中国青年报《践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津电先锋》

  3月15日中国青年报7版 光伏座椅让智慧出行成为可能 “全国劳动模范”黄旭对配电设备进行带电检测   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态宜居型”和“产城集约型”智慧能源小镇相继在天津诞生,意味着天津智慧能源小镇创新示范工程正在成为全国智慧能源技术革命的先锋,也是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生动实践。   这里的一切都是充满活力的:区域供电可靠性、清洁能源利用比例、电能占终端能源比重、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等核心技

资讯

我国建成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级大油田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彭旭峰)记者近日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获悉,12月27日10时,该油田油气生产曲线跨上6000万吨高点。至此,中国石油工业新的里程碑诞生,标志着我国建成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增储上产最快的油田,于2012年跃居我国第一大油气田。12月27日,长庆油田今年油气当量达到6000.08万吨

资讯

我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新一代“人造太阳”开始放电

刘永是被这样一道电光“击中”的:漆黑的内壁开始明亮起来,在摄像机镜头下泛着蓝光,一道白光突然出现,间歇又是一道。随后,电光交织、频繁闪烁。“真美!”他的手掌心倏地张开,因为激动,掌心还残留汗渍。 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刘永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当天的放电仪式上,人们沸腾了。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克俭说,今天,我国自

资讯

治理水电气暖行业乱收费 国有企业要率先垂范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特别提出,要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环节的各种不合理收费。 供水、供电、供气和供暖,属于公用事业,关乎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些原来只是由城市居民享受的公用事业已经开始向乡村延伸,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这些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这对提

资讯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作为老煤炭人,我格外关注2021年政府有关煤炭行业的重点工作。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说明煤炭作为国家基础能源的特殊重要性。我在2016年曾提交关于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提案,2019年又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提案,均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