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 法制日报8版:释放能量催生贫困村华丽蝶变 国网西藏电力农电工作部助力脱贫攻坚交出优异答卷

国网西藏电力 2021年3月3日 429

  □ 本报记者侯建斌

  虽然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回忆起家里亮灯的那一刻,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乌江村村民旦增仍然记忆犹新、激动不已。

  受制于地理条件,阿里地区噶尔、日土、札达3县41个点位长期处于无电状态。直到2019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以大电网延伸方式,给像旦增家一样的无电用户家庭送去了光明。

  阿里3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工程……在脱贫攻坚爬坡过坎路上,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西藏电力)陆续上马一系列重大电力建设工程,为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这份功劳要记在国网西藏电力农电工作部(国网西藏电力打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下,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农电工作部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紧紧围绕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农牧区产业脱贫、就业扶贫、驻村点帮扶、消费扶贫等重点领域,全面统筹,精心部署,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屡立战功,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脸冻得像烧焦的煤球

  2018年,日喀则市昂仁县多白乡德夏村的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近一半。由于村民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劳动力只能通过在家种地放牧维持生计,再加上当地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德夏村村民收入比纯牧业地区还要低。

  而如今,德夏村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长至5480元,这个曾经深度贫穷落后的村庄迸发出勃勃生机。

  这背后,离不开国网西藏电力的大力帮扶。2018年初,国网西藏电力向德夏村派驻驻村工作队,由藏族党员、高级技师拉旺担任第一书记兼队长。

  建光伏电站,是驻村工作队帮助德夏村脱贫的一个思路。

  拉旺说,光伏电站施工地点位于德夏村东南侧的山坡上,平均海拔4500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2摄氏度,肆虐的寒风在拉旺和驻村队员们的脸上、手上留下了一道道皲裂的伤口。

  “根本不敢洗脸,那些伤口一碰到水就像被马蜂蜇了一样疼。”拉旺说,那段时间一照镜子就觉得脸像烧焦的煤球,吓人。

  耗时近4个月,德夏村扶贫光伏电站终于宣告竣工,就此成为德夏村的一棵“摇钱树”。

  两年来,驻村工作队结合地域特点,立足资源优势,成立了牦牛养殖加工合作社和德夏村劳务输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德夏村30户共计13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

  突破发展瓶颈,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德夏村驻村工作队的做法只是一个缩影。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网西藏电力陆续派出100余支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充分发挥协调员、战斗员、信息员作用,带动近4383名贫困群众脱贫。

  生命禁区的极限挑战

  5年前,光伏、地方小水电、小型太阳能光电板是日土、革吉、札达3县农牧民群众维持基本生活用电的主要方式。“用电难”问题一直困扰当地干部群众生产生活。

  如何解决3县主要村镇用电需求和供电“卡脖子”问题,是摆在国网阿里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对此,国网阿里公司的解题思路是将电网建设与脱贫攻坚高度结合。

  这绝非易事——阿里地广人稀、气候恶劣,含氧量仅为内陆地区的50%至60%,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5摄氏度,在种种影响施工的条件限制下,施工黄金期被压缩到了5个月,而在这5个月里,建设施工人员随时存在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疾病的患病风险。

  在这样的条件下,2020年12月,阿里联网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营。阿里地区“三区三州”工程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输电铁塔14基、长4.3公里、最低塔位海拔5445米、最高塔位海拔5566米……这些数字创造了世界高压电网建设领域的新纪录,也使阿里联网工程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

  现如今,一基基崭新的电杆、一排排整齐的配电线路井然有序,村民购置的家电多了起来,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放心电、安全电。

  “正是这些工程建设者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才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罡坦言,阿里联网工程的投运,彻底结束我国大陆最后一个地级市孤网运行的历史,建成与西北、西南大电网互联互通的全区统一电网,标志着西藏迈入主电网覆盖全区74县的统一电网新时代。这也充分体现了电力工程建设者“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崇高精神。

  不断推进的帮扶延长线

  “工程建设到哪里,我们的培训就开展到哪里。”国网阿里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负责人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在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国网阿里公司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增收致富,通过这种边建设边培训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电网建设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要求很高,我们不可能把人招来就用,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后才能让其工作。”国网阿里公司“三区三州”电网建设负责人谢忠波介绍说,贫困户在通过安规考试且体检合格后,由技术熟练的师傅带其开展施工作业,主要从事物资搬运、坑洞开挖、电杆组立、地面基础作业等辅助工种,通过点对点指导,先培训地面作业,再培训高空作业,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带。

  谢忠波告诉记者,通过“传帮带”,最大限度保障和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解决实际困难。

  “阿里地区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促进当地农民工,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工就业,对于稳定地区就业大局、助力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国网阿里公司负责人说,国网阿里公司主动扛起地区脱贫攻坚战电力建设的重任,紧抓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机遇,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和分管领导负责制,将电网建设与脱贫攻坚高度结合,有效解决用电需求,有力促进了阿里地区经济发展。

电网 / 国家电网 / 法制日报 / 水电 / 国网 查看更多
资讯

【河北卫视新闻联播】河北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总装机容量一半

冀时客户端报道记者从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河北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3663万千瓦,在总装机容量中占比52.8%。在清洁用能方面,个人充电桩全年报装7.12万台,城区形成"10分钟充电服务圈",县域公共充电网络100%全覆盖,助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河北广播电视台2024年5月13日)

资讯

盐城供电:迎战强对流天气 赢得市领导肯定

报载:最近,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在盐城供电公司《关于突发强对流天气应急抢修及恢复情况的专题汇报》上批示肯定公司工作:“囯网盐城公司在我市迎峰度夏、应急抢险、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等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予以充分肯定!希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批示:“很好!市供电部门服务保障有力!” 近年来,盐城供电公司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坚决扛牢电力保供责任,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在电力保供、稳

资讯

盐城盐都供电:消缺当避开企业用电高峰

报载:为了保障广大电力客户用电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减少检修对客户的影响,盐城供电盐都供服中心决定合理调整负荷,优化用电方式,开展消缺作业,一律避开客户正常用电高峰时段,以保障客户在“无感知”停电下完成消缺作业,为电网迎峰度夏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以前,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只要发现电网缺陷,不管是带电作业难度更大、还是安全风险隐患更多,哪怕是企业用电高峰时之时,我们总是每

资讯

盐城供电:扎实推进变电检修核心班组建设

报载:为开展“班组建设行动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阶段性检查”活动做足准备,最近,盐城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启动班组建设行动全面提升活动,该中心参培人员宣贯了公司《班组建设行动手册汇智专班》学习内容,简要介绍了各部门及县公司分享的手册编制经验。 变电检修班组作为电网企业生产体系的基本单元,班组核心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设备安全、电网安全,主要负责辖区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高压及仪表试验、油务化验,并承担

资讯

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101.7万台 桩车增量比1:2.5

2024年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01.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5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4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01.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