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报】重庆开州:三峡移民大县的用电变迁

国网重庆电力 2019年9月19日 417
开州原名开县,位于重庆东北部,是三峡库区最后一个移民迁建县。三峡蓄水后,滔滔江水回涌,坐落在长江支流彭溪河两岸的老县城成为淹没区,老县城全部搬迁。多年来,开州供电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电网建设,高效服务移民搬迁,服务返乡创业。如今的开州小城万家灯火闪亮,企业动力十足,返乡创业者有了致富保障。     服务三峡移民,新城建在哪,就把电送到哪   抑洪水而天下平。三峡工程的建成与成功运行,圆了几代中国人治理长江的梦想。因为蓄水,三峡工程淹没城区2座、县城11座、集镇114个。在淹没的县城中,有一座并不靠长江,但整体被淹没,成为搬迁规模最大和移民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它就是开县。   向小群原籍开县渠口镇。2006年,向小群一家人离开了4间大瓦房,奔赴合川县的新家。他们是开县第3期外迁移民,那一年,渠口镇691名开县人为三峡大坝让道。   向小群还记得离开开县的日子。那天天很热,他把老家的门牌号摘下做保存,蔬菜种、石磨、凳子、背篓都一一装上了车,甚至一块竹篾他都不舍得扔掉。想到10月份河水就要淹到他家门口,向小群将全家人召集起来,在老屋前拍了一张全家福。   有些人走了,有些人留了下来。留下来的开县人,被安置在开县移民新城。刚刚改制成立的开县供电公司,担起了电力迁复建的重任,旧城房屋拆迁到哪里,就把电停到哪里;新城移民迁建哪里需要用电,就把电送到哪里。   2006年,开县打响旧县城移民拆迁清库攻坚战。向小群记忆中县城闹市区的中集火电厂也被拆除了。这个厂曾是开县自有主力电源点,多年来为促进开县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用电作出了贡献。   承担了三峡库区三分之一的搬迁量、投资量和工作量的开县,是当之无愧的整体搬迁的移民大县。要让移民搬得出、住得上,安稳致富,电力保障必须可靠。2008年3月,位于开县东华镇高楼村黄泥磅的220千伏东华变电站开工建设。一年半后,开县电网成功实现从110千伏向220千伏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了与大电网的连接,三峡库区最大移民县的供电瓶颈由此打开。   “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当时我们吃住在工地。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热情很高。”东华变电站现场项目经理黄建斌重提当年建设220千伏东华变电站时的情景,至今难掩内心激动和自豪。当时缺经验、少技术,但开县供电公司员工力排困扰,多处学习取经,顶着炎夏酷暑,保质量、赶工期,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建成了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为聚集着众多三峡移民的开县新城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服务返乡创业,供电有保障,企业添动力   十几年前,三峡移民离开故土外迁安置;十几年后,“孔雀东南飞”的景象逐渐被返乡创业的热潮所取代。   来到合川后,向小群辛勤拼搏,建新家,开始了新的生活。当年一同移民合川的很多人前往深圳创业,向小群也是“孔雀东南飞”中的一员。2007年,向小群在深圳做起了纸箱生意,一干就是十来年。   2016年,开县撤县立区,改名开州区。2018年,向小群回乡探亲,看到家乡创业氛围的变化。高速公路两旁建设起工业园区,厂房鳞次栉比,不少返乡创业企业已经入驻。当年背井离乡,忘不掉家乡的好,如今是不是可以回来了?向小群动了回乡创业的心思。他回到深圳后,开州返乡创业的多种优惠政策陆续传入了他的耳朵,他下定决心把纸箱厂搬回老家。   2019年3月,向小群的公司在开州工业园区落户生根。   回乡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起初挫折也不少:成熟技术工人缺乏、供应商产品质量不高、资金周转困难……但减土地租金、培训工人等政策帮助向小群闯过了这些难关。   向小群有多年办厂经验,对用电成本很敏感。回到开州后,工厂用电成本偏高的困扰再没出现过。园区里就有供电服务中心,供电员工经常来向小群的车间转转。“设备配置过大、生产班次安排不合理、无功补偿不足等问题,都是他们帮我找到的,真正帮企业省了一笔钱。”向小群说。   如今,向小群的公司经营稳健上升。从开工生产到目前,工厂共生产销售各级别、各类型纸质产品7.8万件,产值超过1400万元。目前,开州工业园区已累计入驻企业超百家,提供2.5万个就业岗位,成为返乡创业基地。   比三峡移民向小群回来更早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就外出打拼的一些人。“中国有温州人,重庆有开州人。”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开州人背井离乡,奔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或打工或经商。据统计,当时外出务工、经商达50多万人,是全国外出务工大县。   开州区赵家镇临近高速公路的赵家工业园区里,今年47岁的张艳霞正在车间工作。30年前,她随着熙熙攘攘的打工流去了深圳,先后辗转过上海、宁波、东莞等地。5年前,为照顾父母,她回到家乡,来到同是返乡创业者集资创办的紫建电子公司上班。   紫建电子是一家电子精加工企业,2011年入驻工业园区。在它的锂电池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整齐排列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这里每天生产10万个锂离子电池,其中一半产品供应华为公司。   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营商环境的改善,给紫建电子带来更多支持。全新自动化车间建成投产后,企业用电量大,可靠性要求高,供电公司将紫建电子纳入大工业用电体系,指导企业低谷错峰用电,一年帮助紫建电子节约电费近200万元。   截至2019年6月,开州32家工业大客户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占大工业总用户的23.88%。半年来,供电公司帮助企业客户办理改类、暂停、减容共计32次,减少富余用电容量1.61万千伏安。   服务美丽开州,为生态让路,为库区添美   初秋的汉丰湖边,居民们散步、垂钓、骑行,尽情享受“城在湖中、湖在山中”的怡人美景。夜幕降临,环湖灯饰点亮了整片湖区,与湖边新城的万家灯火共同构成了满城璀璨的美景。   开州本没有湖。因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带,开州才有了汉丰湖。   三峡工程秋冬蓄水发电水位为175米,春夏防洪水位降至145米,库区两岸因此形成了水位落差高达30米的消落带。开州老城因三峡工程而迁,新城就迁建在消落带边上。在搬迁的头几年,一到枯水期,消落带的河床就裸露出来,留下大片垃圾和腐烂植物,太阳一晒臭烘烘的,蚊虫苍蝇到处飞。   为了改善开州新城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流经开州的澎溪河上,修建了一座水位调节坝。夏季三峡水库水位下降至145米时,水位调节坝下闸蓄水,将紧邻新城区的消落带变成城市内湖,汉丰湖由此而来。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汉丰湖的形成,原本脆弱的消落带化身为一道生态屏障,上千亩桑林、成片的荷塘,为裸露的消落带披上一件绿衣。每天早晨,不少一身运动装、背着大背包的职场人,会沿着汉丰湖跑步到单位。   刚刚建成那几年,汉丰湖并不那么美。因环绕在开州移民新城和多个集镇之中,湖区上游河道受乱挖乱采、乱倾倒垃圾废水等侵害,湖水污染严重,天气一热就散发出一股鱼腥味。汉丰湖治理直接关系到数十万城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保护汉丰湖的一系列治污举措开始陆续实施。   垃圾变能源,生态成闭环。2013年,汉丰湖南十公里处的开州垃圾发电厂开始筹建。如今,这座发电厂每周都会处理从汉丰湖运送过来的水上垃圾,每年处理垃圾超过20万吨,年发电量6696万千瓦时,所发电量全部进入大电网消纳。为此,开州供电公司新建35千伏变电站3座,扩建35千伏变电站5座,新增变电容量112兆伏安。   2014年,历史悠久的河长制来到了汉丰湖,一千多名现代河长走马上任、领衔治水。他们管控水岸线,带领老百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从源头上控制住汉丰湖的污染增量。同时,挖水塘种水生植物、挖坑种耐水淹乔灌木等一系列修复工程相继实施,如今的汉丰湖荷叶婷婷,几百种生物栖息其中,极富自然野趣。   除了河长,汉丰湖也有电力守护人。韦忠是开州城区配网的活地图,线路名称、配变位置和参数、导线金具数据、各地配电房情况等,他都了如指掌。除了正常的巡检,他还会抽午休时间或下班后到河边走一走、看一看。近年来,开州供电公司在环湖便道建设环湖灯饰带、实施景观生态缓冲系统工程,建成投运110千伏变电站6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电力高低压线路1000多千米。   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开州儿女也收获了金山银山。现在,汉丰湖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来开州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2018年,开州共接待游客900多万人,旅游综合收入50多亿元。   开州电力大事记   【链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州电力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36年,一台20千瓦的直流蒸汽发电机在开县落地,结束了开县无电的历史。那时发电装机容量小,一台小机组,仅能供县城小部分人家电灯用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县电力工业发展历经多次重组、改革,基本满足了县城用电。南桥电厂在1958至1959年建成投运,用200匹马力的蒸汽机拖动120千瓦的发电机组。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电网建设逐步加快,其结构日趋合理,城市近郊厂矿、企业用电得到有效保障。1988年,开县建成第一个110千伏变电站中集变电站。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建设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上三峡移民搬迁,电力日趋紧缺,1996年12月,装机容量2.4万千瓦的中集火电厂投产运行;2001年,110千伏新城变电站建成投运。至此,开县形成了以110千伏网络为枢纽、35千伏网络为骨架、10千伏网络为主体的县级电网,确保了库区蓄水后的移民工作需要。   2009年,开县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东华变电站正式建成投运,进一步加强了开州电网与大电网的联结。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开县,设立重庆市开州区。当年,110千伏平桥变电站投运,标志着开州电网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翻开了电网发展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涂吉祥通讯员张行

三峡 / 开县供电公司 / 开州 / 华为公司 / 中集火电厂 查看更多
资讯

三峡集团9GW组件集采出炉:一道、通威、晶科、天合中标!

4月15日,三峡集团三峡集团2024年光伏组件框架集中采购(第一批次)中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出炉,根据中标文件,一道新能源、晶科能源、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四家企业为本次集采中标候选人。 根据此前招标文件,本次集采共分为两个标段,预估采购总容量9GW。 标段一为P型545Wp及以上单晶组件,拟采购规模为500MW; 第二标段N型575Wp及以上单晶组件,拟采购规模为8.5GW。 本次中标候选人结果如下:

资讯

通威股份2023年经营成果显著 “产能+技术”开启增长新引擎

4月29日晚间,光伏行业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391.04亿元,同比下降2.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74亿元,同比下降47.25%。虽然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调整,竞争加剧,但通威股份仍然显示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继续蝉联光伏行业最赚钱企业。 进入一季度以来,光伏行业迎来传统淡季,产业链价格继续探底。受供需

资讯

辽宁庄河海上风电场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今年一季度,三峡能源辽宁庄河海上风电场聚集能源保供、强化精益运维,全面提升设备可利用率,发电量达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 庄河海上风电运维团队加强系统隐患排查,严格执行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的行为管控体系,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注重设备维护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体系、详细的设备维护标准和操作流程,确保每一次定期检修、

资讯

中能建西北院总包的新疆首个线性菲涅尔光热发电项目顺利通过首次及地基处理监督检查

4月27日,三峡能源新疆哈密综合能源示范项目100MW光热发电项目顺利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专家站专家组首次及地基处理监督检查。 该项目由三峡新能源哈密风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中能建西北院”)承建。 三峡哈密100MW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是新疆自治区内首个采用熔盐线性菲涅尔技术路线的光热电站项目,聚光集热面积为80.26万平方米,储热时长为8小时,

资讯

内蒙院牵头的“塔式高温熔盐吸热器高吸收率涂层研发与应用”项目入选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

4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公示2024年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拟立项目的通知》。其中,CSPPLAZA平台会员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内蒙院)牵头申报的“塔式高温熔盐吸热器高吸收率涂层研发与应用”项目入选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低碳能源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标志着内蒙院在新能源科技创新赛道上取得重要突破。 内蒙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内

资讯

自然资源部: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

自然资源部21日召开2024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23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研判2024年防灾形势,对今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会议指出,2023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与2016-2022年平均值相比大幅减少。 会议强调,2024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各级自然资

资讯

免高速费将加快氢能重卡的平价进程

继2024年3月山东省首次提出减免氢能高速费后,成都市、四川省相继提出支持氢能减免高速费的政策。山东省及四川等未进入“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但这是地方政府摆脱了对国家部委的“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补贴依赖后,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举措。 近两年,我国氢能重卡在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方面取得重要进步,但仍然面临着推广经济性不好、依赖补贴等的问题。事实上,在重卡的推广中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外,除

资讯

年报速递 | 布局产能扩张技术革新 通威股份持续强化市场竞争力

4月29日晚间,光伏行业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391.04亿元,同比下降2.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74亿元,同比下降47.25%。虽然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调整,竞争加剧,但通威股份仍然显示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继续蝉联光伏行业最赚钱企业。 进入一季度以来,光伏行业迎来传统淡季,产业链价格继续探底。受供需

资讯

高质量建设屋顶的“阳光银行”

点亮屋顶的光,照亮绿色发展之路。一个个光伏设备建设落成,传递着阳光之“暖”,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给群众带来了金山银山 “屋顶装上光伏,除了自己家用,多余的电还可以卖给电网,每年能有几千块钱收入,晒着太阳把钱赚。”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西城村,村民陶友宝把自家户用光伏设备称作屋顶的“阳光银行”。相比占地成百上千亩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零星分布在屋顶、院落等处的户用光伏,如同我国推进能源革命的“轻骑

资讯

世界首台双塔一机“光热储能+”吸热器核心部件在哈电锅炉产成发运

据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电锅炉)消息,日前,哈电锅炉承制的世界首台10万千瓦双塔一机“光热储能+”吸热器的核心部件——第一屏管屏产成发运,意味着哈电锅炉已全面攻克产品的核心制造难题并进入到大批量供货阶段。 据了解,哈电锅炉承制的10万千瓦双塔一机“光热储能+”吸热器产品,是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的重要设备。三峡恒基能脉瓜州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的以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