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兰启动
本网讯 3月7日至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支撑20%新能源电量占比场景下的电网智能调度关键技术”和“大规模风电/光伏多时间尺度供电能力预测技术”项目启动会在兰州市召开,进一步落实项目研究计划,明确管理要求,全面部署项目研究工作。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叶军在召开的“支撑20%新能源电量占比场景下的电网智能调度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上致欢迎辞,感谢参会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国网甘肃电力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公司作为项目示范单位,将立足甘肃优势,严格履行责任和义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着力推动甘肃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甘肃力量、作出甘肃示范。
中国电科院副院长李鹏表示,中国电科院将积极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项目研究与实施,科学部署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严格履行项目牵头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与其他参与单位通力协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高标准完成项目目标。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项目专员张兆华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有关政策,从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共同目标紧密协作、取得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提出了要求。
国网数科集团董事长、项目负责人王继业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行舟代表公司介绍了项目示范工程应用情况,各课题组汇报了实施方案。颁发了项目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王成山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信息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刘建明等专家对项目进行质询,提出建议和意见。
2022年,国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预计到2030年,全国大多数省份新能源电量占比将逐步达到20%,电网调度运行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开展“支撑20%新能源电量占比场景下的电网智能调度关键技术”项目研究,提高电网调峰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确保新能源高电量占比场景下系统安全、经济、低碳运行。
3月7日下午至8日上午,“大规模风电/光伏多时间尺度供电能力预测技术”项目启动,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张祥全致欢迎辞,总工程师李学军代表公司介绍了项目示范工程应用情况。中国电科院首席技术专家刘纯就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提出明确要求,各课题组汇报了实施方案。项目特邀咨询专家对项目进行质询,提出建议和意见。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升,风/光发电对电力、电量平衡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风/光功率的随机性给“保供电、保消纳”带来挑战,亟需开展“大规模风电/光伏多时间尺度供电能力预测技术”项目研究,创新气象预报模式,提高功率预测精度,延长预测时效,完善预测体系,提升风/光供电保障能力和系统平衡能力。
两个项目均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在公司进行示范应用。甘肃电网作为西北电网的枢纽及电力交换中心,目前全省发电总装机6800.77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52.04%,排名全国第三,是典型的高比例新能源大规模外送型电网。预计“十四五”末,甘肃新能源装机超过8000万千瓦,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征凸显,为电网安全和电力保供带来新挑战,甘肃电网在电力电量平衡、新能源预测和消纳、大规模储能应用等领域都有着迫切的技术攻关需求,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清洁低碳转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示范应用场景,两个项目在甘肃示范应用可为国内新能源发展提供典型借鉴和参考。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重点专项组专家及特邀行业有关专家,国网科技部、国家电力调控中心、中国电科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数科集团、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国电南瑞集团、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等项目参与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