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合运维:现货背景下新能源电力交易的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川公司月度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截至5月31日,四川公司月累计发电量达22.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5亿千瓦时;年累发电量达14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8.6亿千瓦时,双创历史同期新高,以实际行动勇担能源保供主力军。 图为四川华蓥山公司两台机组稳发保供 作为四川规模最大的省级燃煤火电企业,今年以来,四川公司全力践行“六个担当”、做好“六个到位”,抓实抓细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顺利完成迎峰度冬和重大节日保电等工作。坚持以计划引领
山西省实现首单平价新能源项目绿证电力交易
5月31日,记者从华电山西区域获悉,近日其所属应县光电完成5900张绿色电力证书划转交易,实现我省平价新能源项目首单绿证电力交易,对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据悉,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电子身份证”,1张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每一张绿证的产生或交易
创新电力交易 轻松“淘”到放心电
一大早,云南滇约充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杨国伟便掏出手机,打开“来淘电”APP,在线逛起了各式电能产品,选好售电公司、输入购买电量、在线付款、生成电子合同,不到一分钟就买到了心仪的用电套餐。 杨国伟登录的“来淘电”,正是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搭建的全国首个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电力零售交易平台。平台自去年12月上线至今昆明售电,已有超过100家售电公司、16万用户入驻,交易电量超过250亿度。 “用手机就能买电,
交易电量3亿千瓦时 京津唐电网首次绿电交易圆满完成
4月19日,京津唐电网4月份月内绿色电力交易顺利出清,上都电厂配建风电企业与市场化用户达成交易电量3亿千瓦时。这标志着京津唐电网首次绿电交易圆满完成。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绿色电力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购买绿色电力已经成为企业推进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强劲,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化程度高,市场用户购买绿电需求旺盛。此次交易中,来自天津市和
江苏售电市场2023年5月月竞交易前分析
相关数据 相关数据均来源于交易中心发布的公告文件 (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 作者:淼爸评书) 数据分析 ●受疫情影响,本次预测参考2021年的同期用电量可能更为合理,也就是假设今年5月购电侧总需求电量为368.83亿千瓦时,减去年度分计划电量306.42亿千瓦时、优先发电电量6.97亿千瓦时,购电侧剩余总需求电量预测为55.44亿千瓦时。 考虑到2023年入市的用户数量比2021年多,相对的
风光电力余缺互补 吉林低谷电首次外送青海
近日,吉林送青海月内电力交易正式出清,两地成交电量6000万千瓦时,其中风电4800万千瓦时、火电1200万千瓦时。本次交易是吉林省首次通过省间电力交易平台和大电网跨区资源配置通道,将吉林省低谷时段电力外送青海省,实现吉林青海两地风电、光伏资源昼夜调剂,电力余缺互补,进一步拓展了吉电外送消纳空间。 此次外送青海省电量,全部为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吉林省用电低谷时段电量,通过外送消纳,实现在增加火
2022年电力交易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
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的电力交易市场主体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2022年省间、省内市场主体服务整体满意度为92.74,同比提升0.55,处于“很满意”区间。省间市场主体服务满意度为92.90,同比提升0.7,连续五年提升;省内市场主体服务满意度为92.67,同比提升0.84,连续两年提升。
华东能源监管局积极推动上海用户与华北锡盟沙戈荒绿电交易
为促进绿色能源生产和消费,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满足电力用户消费绿色电力需求,近日,华东能源监管局积极推动华东区域有关电力交易机构与华北区域相关单位沟通交流,促成上海21家电力用户与华北锡盟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绿电交易2.09亿千瓦时。这是上海电力用户首次从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购电。 本次交易是今年以来上海单次交易规模最大、参与用户数量最多的绿电交易,既充分利用了锡泰直流剩余通道能力,实现锡盟地区绿电
西北电网实现首批跨省绿电交易
6月8日从国网西北分部获悉,国网西北分部依托北京电力交易平台,协同国网甘肃电力和国网陕西电力,组织开展6—12月甘肃送陕西西北电网首批跨省绿电交易0.35亿千瓦时,主要用于陕西电力用户低碳环保用能需求、保障国网西北分部办公大楼绿色用能,助力国网西北分部实现全年100%绿色办公用电。本次交易的成功组织,充分发挥了央企绿电消费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为区域内其他市场主体绿电消费提供了参考案例。 开展绿色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