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网站要闻:坚定走好赶考路 电力发展谱新篇

国网河北电力 2022年9月3日 3981

滔滔渤海水,经年拍岸;巍巍太行山,千载崔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九次赴河北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河北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10年踔厉奋发,10年砥砺前行。电网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鲜明印记,写下了生动注脚。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燕赵大地上书写助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篇章。这篇章,气象万千,意蕴深远。

这是电网实现跨越发展的10年——河北南网迈入特高压时代,500千伏变电站数量从14座增加到25座,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这是电力社会价值充分彰显的10年——国网河北电力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推进雄安电网建设,助力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当地发展和乡村振兴。

这是电网和企业运营质效全面提升的10年——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持之以恒强电网、强管理、强经营、强创新、强服务、强人才,企业贡献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强动能:服务千年大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千年秀林以北,500千伏雄东变电站已投产。这是雄安新区能源输送主通道的关键节点工程。

雄安高铁站东南方向,高低起伏的公园景墙下掩映着220千伏昝西变电站。该站承担着为高铁片区提供可靠供电的重要任务。

位于容城县东北部的220千伏剧村变电站,则是雄安剧村智慧能源融合站的主体。这座融合站不仅在外观上与周围的绿地景观融为一体,还将变电站、光伏电站、5G基站、北斗地基增强站等集于一身,实现了多种新业态的融合发展。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5年来,电网正通过地下、地上、“云”上建设,为“未来之城”增添动力。

从2017年开始,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邢志坤就在搞电网规划。这5年,他看着规划图变为路线图,项目表有了时间表。用他的话说:“我们养育的孩子已见雏形。”

日日向新,日日生新。1000千伏雄安—石家庄特高压工程、1000千伏张北—雄安特高压工程、500千伏雄东变电站和220千伏剧村变电站、110千伏河西变电站均已投运,“双花瓣”高可靠配电网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建成,王家寨绿色智能微网示范工程成为乡村绿色发展的样板,数字化主动电网“站园片村”样板工程发挥示范效应……5年来,国网河北电力围绕创造“雄安质量”,持续提升电力服务保障水平,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落地中彰显责任担当。

王家寨绿色智能微网示范工程投运。

一张图规划、一体化建设,国网河北电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越走越宽。

位于沧县的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新城是沧州承接北京服装服饰产业转移的重要轻工生产项目。在此落户的企业覆盖了服装全产业链,月均用电量达61.32万千瓦时。“供电公司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新城负责人王兆年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国网河北电力大力推进京津冀异地办电,打造“互联网+营业厅”全客户服务渠道京津冀一体化服务体系,跟踪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雄安新区项目落地、自贸区建设等重点领域项目,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当好企业生产经营的“助力器”,开启电网重点工程的“发动机”,发动能源科技创新的“大引擎”——电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为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贡献。

稳基础: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8月9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河北专场上,一组照片展示了河北生态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如今,河北所有设区市全部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后十位。

这组照片见证了河北的绿色发展之路。2014年,为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的通知》发布。以此为开端,河北南网进入特高压时代。

2016年11月,1000千伏蒙西—天津南特高压工程投运;2017年8月,1000千伏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投运;2020年8月,1000千伏张北—雄安特高压工程投运……

来自内蒙古西部、陕北高原及张北坝上的能源资源通过一条条电力大动脉送入河北。10年间,河北南网已建成特高压线路2808千米,形成交流特高压“两站三通道”格局,累计为河北输送超760亿千瓦时的电能。

国网河北电力员工在1000千伏邢台变电站检修设备。

输电大动脉将电力送到负荷密集地区,再经由各级电网送到千家万户。如今,河北南网500千伏网架从“三横两纵”日字形结构,逐步发展成为“四横两纵”目字形骨干网架;220千伏电网逐步分区运行,功能定位实现了从输电网向地区主干网的转变;110千伏、35千伏电网形成了链式结构为主的供电结构;10千伏城市电网形成多分段单联络和电缆单(双)环网主干网,网络结构更加完善。河北南部地区供电可靠率大幅提升。

随着数字化技术与电网发展融合并进,越来越“聪明”的电网还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

走进平山县营里乡,一排排蓝色光伏板映入眼帘。6月6日,河北省首个10千伏兆瓦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在营里乡建成投运,不仅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问题,实现了对电网的主动感知、主动响应和主动支撑,每年还可为当地增加10%~20%的光伏发电收益。

近年来,河北南部地区分布式光伏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1027.55万千瓦,同比增长81.34%,占河北南网总装机容量的19.02%。

针对分布式光伏占比高的特点,国网河北电力把配电网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完善规划理论、建设标准和管理体系,加快数字化、透明化升级,促进新能源并网和多元负荷友好接入。

一系列创新成果已见效,一系列探索实践正展开。就在营里乡10千伏兆瓦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投运当天,雄安新区白洋淀35千伏10兆瓦级示范工程开工。今年年底前,国网河北电力还将开工建设平山县西柏坡110千伏百兆瓦级示范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示范工程为依托,该公司持续探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造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样板。

如大潮奔涌,如细雨润泽,电能流淌在生机勃勃的燕赵大地上,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惠民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太行山深处,草木葱茏。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脱贫户唐宗秀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昔日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早已改建成宽敞明亮的新房,院里的绣球花、三角梅开得正艳。

10年前,骆驼湾村所在的地区还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唐宗秀的记忆中,以前的路是狭窄坑洼的黄土路,村里各家各户最常用的“电器”是灯泡。如今在唐宗秀家里,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等一应俱全。

“电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底气。村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撑。”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介绍,通过发展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6项富民产业,骆驼湾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不足千元增长到2021年的17480元。

国网河北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骆驼湾村巡检设备。

乡村的变化记录着国网河北电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补强贫困村电网,对42个贫困县的3705个贫困村、1746个小城镇(中心村)开展电网改造升级;高质量服务光伏扶贫,累计完成138万千瓦的42个集中式和133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接网;积极对接易地扶贫搬迁,为安置点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提供优质电力保障;保障农业生产可靠用电,改造机井11.9万眼,实现机井用电全覆盖……2016年至2020年,国网河北电力统筹推进贫困村电网建设、机井通电、光伏扶贫电站接网、易地扶贫搬迁电网配套项目建设等各项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找到了好产业。”在阜平县食用菌产业核心区工作的村民曹改珍说,“我在这里为菌棒包装,一天能挣170多元钱,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围绕发展特色产业等项目需求,国网河北电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提升农村供电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全力支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充沛的电能让农村生产生活不断焕发新活力,智慧的电网则为乡村绘就绿色发展的鲜明底色。

出正定古城南城门,沿着滹沱河畔西行不到2000米,便是美丽的塔元庄村。在这里,全国首个村级综合能源服务站已建成。正定县供电公司综合能源项目负责人马英欣介绍,服务站里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通过遍布全村的590多个智能传感终端,可对居民楼、农业大棚等实施智能监测和智慧调度。2021年,塔元庄村的清洁能源供电量达118.97万千瓦时,为村集体减少用能成本200余万元。

在塔元庄村村级示范样板的基础上,国网河北电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多个乡镇的居民楼、企业、农业大棚等实现多种形式能源的智能监测和智慧调度,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智慧用能新模式。

从建强骨干网架到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从提高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到满足客户多元用能需求,电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网河北电力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不断强基固垒、变革升级,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贡献更大力量。

信息来源:国网河北电力,国家电网报

生态环境 / 光伏扶贫 / 国家电网 / 分布式 查看更多
资讯

中节能铁汉与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管委会、招商局太平湾举行工作会谈

5月11日,中节能铁汉常务副总经理(挂任)、董事杨凯华会见来访的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以下简称合作创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太平湾)副总经理赵永勃一行。双方围绕合作创新区开发模式、发展定位、产业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节能合作发展部副主任、综合解决方案协同中心总经理柴疆参加会见。 杨凯华对赵永勃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节能“

资讯

安阳市委书记:加快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进度

5月11日,安阳市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锚定空气质量提升进位“退后十”目标,科学分析形势,部署下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突破,迎难而上抓落实,克难攻坚抓成效,强力推进各项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全面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委书记袁家健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主持。 袁家健指出,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资讯

光伏要闻:两大光伏龙头联手!

证券之星 光伏行业周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次报价多晶硅价格再度下调,目前硅料价格已经突破绝大多数企业现金成本,企业检修预期加剧。 财信证券最新观点指出,钙钛矿电池生产流程中,目前仅有激光设备确定性较强,其他环节中镀膜和涂布均有自身技术特点,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宏观方面,工信部鼓励企业调整用能结构,使用光伏等清洁能源。企业方面,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了

资讯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对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情况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我局对《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已作出批复。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予以公示。 公示如下: 江苏新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你公司报送的《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8.4GW 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110 千伏配套工程环

资讯

山东省发布风电行动计划:公布指标分配政策、陆海风电开发建设目标

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强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2024—2025年)》,涉及风电内容如下: 1、《要素保障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到: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量指标统筹配给政策。对于全省统筹布局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能源增量,50%由省级统筹,50%留给所在市,对

资讯

江苏连云港启动全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江苏连云港的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最近获得国务院批复,标志着中国目前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即将启动。作为全球首个“核热光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与中国核电旗下田湾核电站1-8号机组相互耦合,形成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对于调整区域能源结构、科学利用浅海滩涂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在用能需求高但土地资源紧缺的江苏,大型陆地光伏项目需要占用

资讯

新策略可提升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

科技日报合肥5月13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学院特任研究员胡芹课题组在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课题组针对非铅锡基钙钛矿半导体存在的自掺杂严重、缺陷密度高、非辐射复合损失大等问题,成功构建钙钛矿同质结,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提取。这证明了同质结构筑策略在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潜力,也为其他钙钛矿光电器件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日前

资讯

四部门:提高绿色金融投向精准度,防范“漂绿”“假转型”

发展好绿色金融,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记者5月11日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将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力度,切实提高绿色金融投向精准度,防范“漂绿”“假转型”。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是金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座谈

资讯

2024年镁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镁基新材料在交通运输、医疗器械、3C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发展镁行业新质生产力,促进镁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14日,2024年镁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安徽省池州市召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贺东为大会致辞,池州市副市长何刚,鹤壁市副市长胡红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德峰,府谷县委常委、副县长白艳霞,巢湖市副市长苗宁宁,联想集团首席工程师

资讯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电解铝行业何去何从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碳市场的规范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碳市场的交易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从短期来看,《条例》的实施将使得我国碳市场交易和运行更为高效,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这将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碳减排项目的实施和碳减排技术的创新。同时,随着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