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而行 从“心”出发——记国网四川电力融媒体中心成立一周年
“融媒体信息系统为新闻宣传转型升级插上了翅膀,川电融媒将如虎添翼、展翅高飞!”2021年2月19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谭洪恩为融媒体中心揭牌,从而开启了川电融媒的全新旅程。
以此为起点,三百六十五个日夜,数字化转型的滚滚车轮疾驰,在公司党委宣传部的统筹指导下,川电融媒顺势而为、趁势而上,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公司全媒体业务流程实现一体化运作。
一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诞生出别样的花火,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不断迭代更新;一年来,川电融媒团队始终迸发着新鲜的活力,融声聚力、逐光纪实,奔走在新闻的最前沿,记录着四川电网发展的光辉历程。
一年之变,一目了然。在前行的征途上,川电融媒与新时代一起,加速奔跑,不负期许……
直面挑战围绕“融”字下功夫
2月19日,在揭牌成立一周年之际,步入融媒体中心,数字演播厅、舆情监测室、录音室、剪辑室等功能分区一应俱全,策划管理处、采访编辑处、新媒体传播处、全媒视觉处四个处室各司其职,高效统筹策划、采写、编辑、发布、播出等各个环节。
在指挥调度大厅,一块巨大的曲面显示屏引人注目。轻点鼠标,每个新闻生产环节、每项媒体产品一一呈现。从流程控制到指挥调度,都在这里实现。
点点滴滴,聚沙成塔,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川电融媒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闯出了一条适合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新路子。每个成绩的取得都来之不易,每个难点的突破都弥足珍贵。
时间回到2018年,彼时,互联网不断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媒体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在新技术的倒逼之下,传统媒体不进则退,转型已成必然之势。
作为在川央企,公司担负着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任,其新闻宣传工作亦是打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舆论阵地的中坚力量。怎样才能高标准完成川电融媒的建设和发展,将新闻宣传“融”起来?
挑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系统建设,二是体制机制。从硬件到软件、从队伍到制度、从理念到行动,这是一场关于技术和机制的变革,更是一场考验耐力和意志的竞跑。
以求索者的姿态,边学边干、学以致用。
从2019年初开始,公司党委宣传部率领川电融媒团队先后去往多个系统内外部融媒体中心走访调研,联合国网四川信通公司逐个攻克技术难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打通了内、外网数据交互壁垒,开发了AI主播、虚拟演播室、文稿纠错、选题助手等多款智能工具,切实提升了媒体传播效能。
“系统有五大特色亮点:策划选题智能化、平台管控集约化、新闻采编移动化、川电资讯掌上化和运营分析可视化。”据介绍,目前系统汇集了策划指挥、采集汇聚、内容生产、采编审核、全媒体发布、舆情监测、传播分析、互动展示等8大模块,涵盖近240个功能项。
以改革者的魄力,打破隔阂、理顺关系。
川电融媒着力建立健全有利于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将省、市、县三级的信息来源、人才队伍、技术水平等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同时协同带动内部的专业力量,实现优势共享,重塑处室人员架构职责,再造报道流程体系、绩效考评规则等,完成了在人员机构、阵地建设、矩阵融合等方面的蜕变,有效提升了新闻宣传工作运转效率和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渗透力。
2019年12月,融媒体中心人员机构设立完成;2020年12月,融媒体中心信息系统上线运行。2021年2月,融媒体中心办公场所建成投用。
从探索起步到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公司内网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已全部接入融媒体信息系统,10余家基层单位已通过该系统全面开展新闻宣传线上业务。
“系统对内外网进行了安全联通,为我们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操作和负担。”“从文字编辑到图文排版,都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在实际操作应用后,不少基层单位的记者、编辑都表示,川电融媒系统不仅提升了日常工作的便捷度,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职业获得感。
据统计,自上线以来,截至2021年12月,川电融媒系统已累计编发稿件14600余篇,完成了32家基层单位内网网站对接工作,逐步实现了“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多级展示、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的宣传新格局。
群策群力围绕“心”字做文章
“在过去极不平凡的一年,大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维护和展现了公司的良好形象,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2月1日,农历虎年正月初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罗乾宜在国家电网融媒体管理监测中心调研融媒体中心建设,视频连线慰问一线宣传和舆情值班人员。
依靠技术,但不依赖技术。融媒体中心,归根到底,“融”的还是“人心”。
在实际工作中,川电融媒往往采取“老中青”混搭的模式,这里的“老中青”并非是指年龄,而是指从业经验。“老”“中”一代主要由之前《西南电力报》的老记者转型而来,他们具有专业的新闻素养,对新闻点的把控得力,由他们来把关内容调性、内容审核等。其余的团队成员则偏向于年轻化,青年一代更了解网友喜欢什么,更熟悉新兴媒体的表达方式,也使得整个团队更具“时代感”。
“形成一支新的、强有力的宣传力量”“在这个大家庭里更好地成长”“共同去创造川电融媒的新时代”……去年此际,川电融媒团队对未来的畅想,正逐渐有计划、有步骤地转为现实。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在公司党委宣传部的引领下,川电融媒团队全体人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以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以仰望星空的新闻情怀,依托“中央厨房”机制讲好川电故事,传播川电最强音。
在这个“中央厨房”,省、市、县三级宣传队伍凝心聚力,得以让新闻触角全方位延伸;文字、图片、视频多条“产品线”齐发并进,得以让宣传资源共建共享、立体传播。
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川电融媒迅速集结队伍,与国网泸州供电公司通讯员密切配合。前方搜集图文素材,提供“食材”;后方编发稿件,制作“菜肴”。内网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实现高频次、全景式报道前方最新战况、典型故事,以“刷屏”之势展现了救援高效、保电给力的责任央企形象。
一年来,川电融媒紧紧围绕公司工作大局,开展建党百年、保供电等78项主题传播,全力应对援豫抗洪、泸县地震等突发事件,累计开设专栏32个,采写编发稿件7500余篇,编印《四川电业杂志》7期,全景式记录公司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新媒体方面,川电融媒组建“电报突击队”,从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出发,策划与制作形式多样的微信作品,共有21篇阅读量超过10万+,其中,“保供电十问十答”专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代理购电、有序用电、分时电价等电网专业知识,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公司官方微信公号和微博账号入选央企二级账号新媒体指数榜单前20,荣获“微政四川2021年度优秀国企新媒体”称号。
不仅如此,川电融媒报送至社会各主流媒体参赛的影视作品频传佳绩,累计荣获11个奖项。其中,《搭云桥》《特殊的饺子》《出川》等分获英大传媒优秀电视作品3个竞赛单元一等奖。《搭云桥》还获得“国企好新闻”影音作品三等奖、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优秀奖,均为公司唯一获奖作品。
风雨无阻一路来,任重道远再出发。当前,融媒体信息系统2.0版本的设计规划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乐山、绵阳等首批地市级融媒体分中心也相继成立,将充分发挥示范效应,进一步巩固“纵向贯通、横向协作”的媒体融合工作机制,为建成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全省一盘棋”工作矩阵奠定坚实基础。
从“融”而行,从“心”出发。新的一年,川电融媒人将行千山万水,走千家万户,用笔墨书写奋斗征程,用新闻人的担当与责任践行初心与使命,为国网公司战略目标和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的实现贡献宣传工作四川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