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获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国网甘肃电力 2022年9月23日 4771

本网讯9月22日,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名单公布,共评选表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50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850名,公司发展事业部王仕俊作为甘肃唯一人选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国家电网公司共有2人获得该项殊荣。此次获评,充分体现了公司扎实开展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取得的积极成效,展现了陇电青年昂扬向上、砥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

“要让电力工程的基本安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是国网甘肃电力发展事业部项目可研与前期部的80后青年王仕俊的工作信条。在科技创新的崎岖道路上,他以青春作笔、用实干作答,书写了力透纸背的奋斗诗行。中国发明协会常务理事、“国网工匠”“金城工匠”“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工人发明家”……每一项荣誉都见证着他的成长,每一个脚印都留下他耕耘的汗水。

戈壁荒漠成长起来的“科技达人”

2010年,刚刚参加工作的王仕俊,被安排参与河西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开始跟随着老师傅们学习高压试验、继电保护调试。当时最冷的时候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王仕俊与其他施工人员蹲在雪地里接线,一个庞大复杂的750千伏变电站,二次接线频率能够达到数万次,每天要校线、改线,如果出现一点差错,就会造成变电站投产失败。如何提升现场接线工作效率让他陷入深思,经过数百次的试验与施工操作,最终促生了《一种接线端子连接核对器》发明专利,也为他打开了科技创新的“一扇窗”,让他获得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赞许与肯定。创新的种子自此在他心中扎根萌芽,发荣滋长、日将月就,逐渐结出了累累硕果。

接下来的几年里,从负责首次检修河西750千伏变电站主变工作,到参与甘肃省第一个330千伏智能变电站开工建设;从75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时暗生创新工艺的想法,到330千伏变电站智能改造着手实施新的调试思路,王仕俊不知疲倦地过着工地和办公室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工地勘察、测量,回到办公地点翻阅资料、研究课题,王仕俊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工地与办公室往返途中的短暂片刻,每年也仅有过年才能与家人短暂相聚,只为一门心思实现自己立下的誓言——“要让电力工程的基本安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传承父辈扎根西北的“热血青年”

2010年“青藏天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开工建设,线路走廊覆盖着高原多年冻土,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题最多的输变电工程。王仕俊的父亲,作为当时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唯一冻土学博士,在参建过程中研究得出“无需经过一个冻融循环周期过程即可进行下道施工工序”的重要结论,让整个青藏联网工程施工周期缩短了一年时间,产生的工程效益数以亿计,综合效益更是无法估量。王仕俊回忆,当得知大学毕业将要去最艰苦的施工单位工作时,父亲先是叮嘱他一定要躬身向一线老师傅们学习,接着就取出了一块单人床大小的油毡布,说道:“我当年大学毕业下工地就用的这块油毡布,你以后出工的时候记得把油毡铺在褥子最底下,这个可管用了,绝对隔湿、隔潮。”没有千言万语嘱托,年轻的王仕俊从冻土学专家父亲身上,感受到的是“饮冰”数十年难凉的热血,是对电力事业的执着追求,更是对故土饱满深沉的爱。

正是从施工、设计、规划和评审工作中一路走来的经历,让他形成了扎根一线、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养成了严肃认真、不遗巨细的工作习惯。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光纤应用愈发普遍,变电站保护屏柜后错综复杂的光纤跳线,也成为王仕俊心里的又一个难题。屏柜后面走线的塑料槽卡口不但无法敷设大量跳纤,每次改线后难以恢复美观,并且极易损坏。经过实地调研,他记录了各个保护厂家的屏柜线槽,2016年申请了第一个专利《可嵌多根光缆的金属固定支架》,并在同年12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像这样的创新发明已成为王仕俊的工作日常,遇到问题从来不会妥协,反复论证、努力研究,偏偏要逆水行舟不退反进,致力探索出一个个“金点子”,解决了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不法常可、刨根问底的精神激励他在三年之内连续申报了260余项国内外专利。

立足岗位攻坚克难的“领军人才”

2019年,在张掖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王仕俊已经成长为一名“国网工匠”、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在输电线路施工“灌注桩基础性能提升”的现场试验关键时期,他带领团队一路攻坚克难、劈波斩浪。当时整个试验位于地下水位仅有一米五的盐碱地中,是整条线路中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白天40度的戈壁滩流金铄石,还伴随着阵阵刺鼻气味。王仕俊整天坚守在这里,钻机、泵车、振动锤成了代替电脑、钢笔的常用工具,塌落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成了他每天不断重复的名词。通过反复试验,输电线路灌注桩配筋率降低了20%以上,同时抗拉强度与延性提升了30%。换句话说,在同样要求下,只需要8米的桩身就能够达到之前12米桩身的效果。这也为张掖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获评“鲁班奖”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研发成果推动工艺进步,让王仕俊和团队倍感骄傲自豪,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和斗志。团队成功研发《智能混凝土在工程基础接地及监测中的技术应用》,首创性地将智能混凝土结合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应用到了输变电工程中,构建了输变电工程基建首个全寿命周期“感-知-融-智”技术体系。该成果不仅代表国网甘肃电力首次荣获全省职工创新特等奖,也获得了俄罗斯、英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多项国际发明金奖,并成功应用在甘肃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中,明显改善了河西地区地基电阻不足的问题,杜绝了因土地开挖造成的生态破坏,保护了原生地植被质量,降低了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可能性。

保持热爱勇立潮头的“国网工匠”

“十四五”以来,甘肃新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但是受限于省内生态复杂、地形狭长,超、特高压通道密集等客观条件,加之风光能丰富区域同样也是国家级自然资源保护区,甘肃新能源输电通道与生态保护区建设矛盾多、难度大。王仕俊却珍惜这难得的机遇,他认为当下从事的项目前期和可研是规划落地、承接建设的关键环节,在这个专业上,既可以站在公司发展的战略角度攻坚技术,也能够按照基建管理要求推动工作,科技研究既有理论造诣,又有落地转化的实践意义。

基于这样的初衷,近年来,王仕俊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国网甘肃电力自行研发项目等二十余项课题研究,同时又作为“王仕俊工匠工作室”的领衔人,带领一批有志于科研的优秀青年攻坚克难、创新创效。他和团队聚焦生态、自然、地质等多因素影响,进一步优化大规模风光能外送输电走廊规划,提升输电通道抵抗灾害水平,实现了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源网储直生态友好型协同布局,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课题成功入选2022年陇原青年人才项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默默扎根电网工程建设一线,王仕俊的梦想朴实而坚定。“年轻人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这是他的守望,更是他的无悔青春。

直流 / 继电保护 / 风电 查看更多
资讯

丰田氢能雄心受阻,Mirai未来如何?

Mirai 在日语中是 "未来 "的意思。 当丰田公司豪赌氢能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时,将其首款氢动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命名为丰田未来(Toyota Mirai),似乎与丰田公司的雄心壮志不谋而合。 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早期用户发现的那样,Mirai 并不是许多人所期待的未来车型。事实上,基础设施的瘫痪和二手车价值大幅折旧,让一些车主呼吁丰田回购,甚至对自己的遭遇提起诉讼。不少早期用户,觉得自己虽然买

资讯

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绿电铝销售实现首季“开门红”

本报讯 近年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锚定“绿色低碳、双碳发展”,推进用能结构调整、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并于2023年7月4日获得首批绿电铝产品认证,当年完成绿电铝交易3.65万吨。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经过不懈努力与下游客户已达成5.64万吨绿电铝销售协议,实现绿电铝销售“开门红”。 清洁能源为企业“绿铝”发展蓄势赋能。从高耸的“大风车”到连绵的“蓝海”,霍

资讯

跨电压柔性直流互联技术实现生产应用

科技日报讯 (记者韩荣)近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维人员在山西阳泉采用柔性直流互联技术,完成了10千伏马青线和6千伏馨康Ⅰ回合环负荷测试。该测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跨电压柔性直流互联技术实现生产应用。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相关运维人员介绍,他们顺利完成了10千伏与6千伏之间的0千瓦至1000千瓦双向转供测试,两条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均能正常运行。 跨电压柔性直流互联技术,通俗来说是指不同等级

资讯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二期生态治理全面铺开

4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二期北区100万千瓦光伏项目草方格铺设及草籽播撒工作全面铺开,助力项目实现生态治理目标。 图为项目开展草籽播撒工作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腾格里沙漠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沙戈荒”风光新能源基地,也是我国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湘直流”重点配套工程。项目一期建设容量100万千瓦,

资讯

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入铁塔组立阶段

记者4月12日从青海省茫崖市委宣传部获悉,作为青海重大能源输送建设工程之一的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11日进入铁塔组立阶段。 图为工程施工现场。 变电站位于茫崖市冷湖镇,永久征地19.8公顷,线路自丁字口750千伏变电站至鱼卡750千伏变电站,按单回路架设,长度2×231.5km,共939基铁塔。 据介绍,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清洁能源新的外送高速通道,为海西

资讯

宁夏腾格里沙漠“光伏海”向天巧借万兆“光”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二期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正酣。与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相比,二期项目中太阳能光伏板支架全部采用平单轴式。这一小技改却带来了大效益,在已建成的项目测算中,2023年6月至8月,同容量下平单轴式支架光伏发电量相比固定可调支架光伏发电量增加2.4万兆瓦时,相当于2万多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期项目2

资讯

Magmotor伺服电机、Magmotor无刷伺服电机C40-E-500FX

上海航欧销售Magmotor伺服电机、Magmotor无刷伺服电机、Magmotor测速电机、Magmotor编码器、Magmotor齿轮箱 上海航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从事进口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等备品备件的销售,是经营世界各地进口设备机电配件的企业。上海航欧公司与众多品牌电子元件供应商建立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欧美、日本等地形成了稳定的供应网络,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和多年的行业经验,使我们在价格及货期上有

资讯

智能光伏试点名单公布 山西1企业和3项目名列其中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能源局公布了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名单。我省1家企业和3个项目名列其中。      据了解,名单涉及光储融合、建筑光伏、交通运输应用、农业农村应用、关键信息技术、新型设施和实证检测等领域,45家提供先进、成熟的智能光伏产品、服务、系统平台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81个应用智能光伏产品,融合运用5G通信、大数据、互联网、

资讯

比亚迪新一代主流代步车海鸥在哥伦比亚正式上市

比亚迪预计今年在哥伦比亚的销售网络将扩展至20家,同时销售9款纯电及插电式混动车型,未来还将继续丰富产品矩阵,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促进哥伦比亚交通电动化的转型。 图/比亚迪 近日,比亚迪(002594)新一代主流代步车——比亚迪海鸥(BYD SEAGULL)在哥伦比亚正式上市。 自去年哥伦比亚车展首次亮相以来,海鸥便备受当地消费者的期待。这款紧凑型纯电掀背车以其高颜值、尖端电动科技及超高性价比等特性

资讯

前三月电力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 本报记者 刘杨 4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发布《2024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增速与上年四季度基本持平。一季度电力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稳中向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业内人士认为,用电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