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推进全省首个网荷友好互动低压电网建设
本网讯 5月16日,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武夷山大红袍)共产党员服务队在武夷山市星村镇大布岭对低压柔直互联设备进行巡视测温,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作为全省首个低压柔直互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示范场景,其改变了传统网随荷动的建设模式,开辟网荷友好互补电网的新局面,有效提升配电设备利用率,缓解季节性负荷峰值下的配变重载问题。该项目的正式投运,切实改善了星村镇茶厂、民宿和大米加工厂等用户的供电质量,有效提高旅游、生产、生活的供电可靠性。
武夷山星村镇是乡村振兴的示范区,是三茶统筹的基地,镇区内台坪、洋头山、大布岭台区在1-3月、4-6月、6-9月分别因大米加工、制茶、民宿存在季节性负荷峰值。传统“网随荷动”的建设模式,每年都要根据负荷峰值对配电变压器进行增容或新建变压器分割负荷,投资成本大并会造成一定的生态植被破坏。
同时,随着“电制茶”技术更新迭代,制茶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长。2019年以来,武夷山市星村镇、兴田镇制茶用电负荷以每年7%的增长率增长,发展茶产业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循环经济是大势所趋。
今年以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星桐生态旅游公路工程”“建设燕子窠‘三茶’统筹示范基地项目”“近零碳旅游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重点任务。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紧扣地方经济发展方向,深化新时代“双满意”工程,以电网升级为导向,按“3+5”模式分批次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场景。 在“3+5”模式中,“3”即新型电力系统融入在建工程先行先试,推动低压柔直技术在燕子窠、止止庵、仙风岭3个场景落地;“5”即10千伏前兰线大布岭、洋头山、台坪等配变低压柔直互联,武夷山绿能生态示范走廊网源荷储数字赋能,武夷山制茶应急移动储能项目,星村供电所“光储柔直充”项目,星村镇配电网自愈能力提升等5个示范项目。
该公司将新型电力系统低压柔直技术在武夷山广泛应用,在这3个台区安装低压柔直互联装置,实现台区智能化升级、平滑峰值曲线、故障支援的的效果。此外,随着星村镇光伏、充电桩设施陆续铺开,并联在台区低压侧的直流系统,可为其提供便捷接入点,同时具备稳压功能,可解决光伏用户过电压问题,支撑新能源在台区间就地消纳,减少新能源集中上网引发的电网设备重载问题,有效减免生态保护区内立杆架线、电缆管沟敷设等植被破坏。
下一步,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将投资建设制茶共享储能设施、星村镇配电网自愈能力提升、武夷山绿色生态数字赋能等项目,助力武夷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