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鲁情谊深 携手新使命

国网甘肃电力 2023年3月1日 3887

本网讯 2月27日,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陇东直流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大通道之一,作为甘肃省“陇电外送”战略的重要载体,项目实施对于推动甘肃陇东地区能源资源开发,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强化电力供应保障,助力甘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双碳”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年,是陇东直流工程的规划前期准备时长。几代电力人的赓续奋斗,用最高的标准、最新的技术、最全面的论证,历时12年,圆满完成了规划研究、起落点选择、纳规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工程顺利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经过1年多的努力,先后完成了可研论证、项目前期、关键技术研究等前期工作,为加快推动甘肃陇东地区清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电力外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天涯相隔、电力比邻”。

1000千米,是甘肃与山东的距离。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和陆上能源输送大通道,甘肃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一条条“电力大动脉”扩大了甘肃电力外送朋友圈,“点亮”了大半个中国的万家灯火。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政策实施,“十四五”期间能源需求迫切。

0.003秒,是电力从甘肃输送到山东的速度。陇东直流工程建成后,陇东丰富的能源资源,通过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转化为澎湃的清洁绿电,沿着飞舞的银线,飞跃山川湖海,直达山东半岛。

33天,是一滴水经过甘肃到达山东的时长。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每一滴黄河水从甘肃经流而过,历经千山万壑、长途跋涉,才能从山东进入渤海,一条母亲河将跨越半个中国的两个省份紧密联系在一起。

400亿千瓦时,是陇东直流工程建成后甘肃每年可输送的电量。工程建成后,每年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超过200亿千瓦时,替代原煤8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3万吨,充分发挥电网的能源电力大范围优化配置作用,满足山东省电力需求,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同时,可有效带动甘肃庆阳、平凉地区产业发展,促进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助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振兴发展。

风光无限,未来可期。陇电直流工程计划2024年投产。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甘肃将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在落实“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上,努力谱写新的篇章。

电网 / 澎湃 / 二氧化碳 查看更多
资讯

盐城供电:扎实推进变电检修核心班组建设

报载:为开展“班组建设行动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阶段性检查”活动做足准备,最近,盐城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启动班组建设行动全面提升活动,该中心参培人员宣贯了公司《班组建设行动手册汇智专班》学习内容,简要介绍了各部门及县公司分享的手册编制经验。 变电检修班组作为电网企业生产体系的基本单元,班组核心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设备安全、电网安全,主要负责辖区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高压及仪表试验、油务化验,并承担

资讯

云南能源监管办扎实推进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

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电力市场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电力市场秩序,近日,云南能源监管办启动了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工作。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国能综通监管〔2024〕61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云南能源监管办深入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制定专项监管工作方案,印发监管通知启动监

资讯

【河北卫视新闻联播】河北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总装机容量一半

冀时客户端报道记者从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河北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3663万千瓦,在总装机容量中占比52.8%。在清洁用能方面,个人充电桩全年报装7.12万台,城区形成"10分钟充电服务圈",县域公共充电网络100%全覆盖,助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河北广播电视台2024年5月13日)

资讯

盐城盐都供电:消缺当避开企业用电高峰

报载:为了保障广大电力客户用电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减少检修对客户的影响,盐城供电盐都供服中心决定合理调整负荷,优化用电方式,开展消缺作业,一律避开客户正常用电高峰时段,以保障客户在“无感知”停电下完成消缺作业,为电网迎峰度夏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以前,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只要发现电网缺陷,不管是带电作业难度更大、还是安全风险隐患更多,哪怕是企业用电高峰时之时,我们总是每

资讯

山东完成2023-2024采暖季清洁取暖工作

山东能源监管办认真贯彻2023-2024年取暖季清洁取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策落实、准备工作、能源供应、运行管理、新旧供暖方式衔接、监督监管等“六个到位”要求,扎实开展监管工作。从监管情况看,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能源企业认真落实国家要求部署,采暖季期间各项工作整体平稳,保障了群众温暖过冬。 一是建立健全地方政策体系,印发财政价格文件和清洁取暖项目建设方案,进一步细化省、市、县层面衔接推进机制,如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