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多篇幅报道公司亮点工作

国网四川电力 2022年6月10日 4785

拼经济、抓发展,积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大盘

●1—4月,全省新开工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增长40.4%

●今年以来,全省在建百亿元级以上工业项目达29个,比去年多6个

●前4月,四川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156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01家

●4月1日以来,全省已为6万多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超400亿元

●前4月成都两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新添设备就等这笔钱!”6月8日,现场拿到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和一笔财政贴息,来自绵阳的创业大学生代表王旭江开心地笑了。当天,四川稳增长十大助企纾困财金互动产品发布。创业担保贷、天府文产贷……一批特色金融产品的到来,为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添活水。

这不是四川首度针对实体经济纾困释放利好。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四川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用好战略性有利条件,汇聚稳增长的合力,千方百计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持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策措施不断释放“稳”的能量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今年一季度,四川以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实现平稳开局。

然而,3月以来,疫情“倒春寒”突然而至,“三重压力”叠加一些“超预期”突发因素,经济新的下行压力逐渐加大。

对于经济总量刚迈上5万亿元台阶的四川而言,保持经济合理增速,既是四川作为西部内陆省份追赶跨越,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现实之需,也是服务国家发展全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国之所盼。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与信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中央到四川,与疫情竞速、和困难赛跑,各项政策举措加快发力,在助力经济爬坡过坎中不断释放“稳”的能量。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当前经济工作把舵定调,强调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5月底,国务院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

拼经济、抓发展,延续一季度以来的奔跑姿态,四川全力以赴。

4月28日,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抢抓中央部署系列稳增长政策的重要窗口期,坚持系统谋划、整体协同,靶向发力、综合施策,多措并举顶住“倒春寒”,开足马力拼出“红五月”,集中精力把二季度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多出实招、硬招。在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后不到10天,省政府就印发《扎实稳住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系统集成此前全省已印发实施的稳增长政策,并出台一批增量政策,形成6个方面30条措施。其中,着力稳投资促消费、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被放在突出位置,“是向社会传递稳增长的务实之举。”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消费构成内需,是经济增长“主引擎”。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四川宏观政策的发力重点。继率先举行全省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省项目投资工作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后,4月20日,四川省2022年重点水利工程集中开工,12个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近268亿元。1—4月,全省新开工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增长40.4%。工业投资持续领跑,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1%。今年以来,全省在建百亿元级以上工业项目达29个,比去年多6个。

消费,对稳定经济大盘具有基础作用。面对部分领域需求明显不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放缓等不利局面,一系列政策措施下起“红包雨”——支持开展汽车促销、家电下乡等活动,支持各地减免4A级及以上景区门票费,对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水电气费给予补贴……

稳外贸,四川先人一步,正打造全国落实RCEP先行区,帮助企业稳住出口订单、拓展出口渠道。5月以来,省政府印发《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成都海关出台13条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统计显示,前4月,四川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156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01家。

稳产业是关键之举。供应链部分受阻、原材料价格攀升、企业成本走高……克服短期冲击带来的挑战,早在今年2月,经信厅就发布《关于工业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措施》;进入5月,政策再次加码,13个部门联合印发行动方案,从稳运行、扩需求、解难题、增动能和优环境5个方面提出14条措施,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全省正研究推广“防疫泡泡”模式,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稳市场主体是当务之急。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一方面在减税降费上“做减法”:4月1日以来,全省已为6万多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超400亿元,为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办理延缓缴纳税费110亿元;另一方面,在现金需求上“做加法”:加快财政支出执行力度、加速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

汇聚合力、攻坚克难,四川经济大盘稳中有进。

“稳”的是底盘,依然牢固:1—4月,四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领域支撑有力,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小春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大春播种进展顺利,主要能源产品较快增长,市场价格基本平稳。

“进”的是动能,依然强劲:1—4月,四川新兴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新商业模式较快增长,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2%和17.9%。

从一组微观数据中,或许更能直观地触摸四川的经济脉动:一季度四川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历史性突破400亿元;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突破西南地区百亩规模小麦亩产纪录;前4月成都两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城市首位;到5月16日,全省电煤库存比去年同期多170万吨……

投资者的感知最为敏锐。3月22日,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基地项目开工,120亿元总投资,创下德阳单个项目投资新高。

4月8日,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七至八期项目在宜宾启动,加上此前已布局的6期项目,宜宾将建成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4月21日,中外运—敦豪西南国际航空快件转运中心等4个项目通过“云签约”落户四川。“这是四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直接体现。而企业正好抓住了这些机遇。”签约现场,中外运—敦豪内陆区域西南分区代理总经理裴明炜说。

打通“生命线”送去“及时雨”

截至4月末,四川实有市场主体782.39万户、同比增长9.6%,总量居全国第六位。

数据来之不易!为汽车企业打通保供“生命线”——3月以来,由于全国疫情多地多发,我省汽车等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受到较大冲击。多个企业的求助电话在经信厅响起:涉疫地区的零部件无法运抵四川,整车企业面临大面积断供停产。

形势急迫!连夜报送专报后,省领导批示:由经信厅牵头,抓紧建立绿色物流通道。在各方合作下,仅用5天时间,即在成都经开区建成占地约30亩的物流中转站,并依托中转站形成闭环管理的物流运输绿色通道,同时积极对接涉疫地区,协调相关企业加快恢复生产发运。截至目前,全省汽车整车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张铁斌说:“奋战60天,目标任务不减,我们一定会把产量抢回来!”

为餐饮文旅企业送去“及时雨”——5月20日,成都发放今年第一波消费券,不到5分钟,66万张消费券全部抢光。截至目前,超过1万个品牌、3万家门店参与,其中零售、餐饮业商户占比超过97%。

作为短期的经济政策工具,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开始显现,商家客流显著提升。成都廖记棒棒鸡所有门店每天有700多单使用消费券,单日增加5万元—6万元营收;成都远大购物中心整体客流提升28%,核销消费券优惠金额超过24万元,并带动约4.7倍的消费金额。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全省纳入统计的715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58.2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341.79万元,接待游客人次恢复到2021年同期的七成以上。

回暖的背后,是及时的政策支撑。端午小长假前,四川发布关于扎实稳住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针对文旅市场回暖的多项“真金白银”举措。自贡、绵阳、资阳等地发放文旅专项消费券4000余万元,拉动文旅经济加速回暖。

稳市场主体,归根到底靠激发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创立于2017年的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核心产品遭遇疫情冲击之后,迅速开拓新的赛道,成功研发出“光—储—充”智能微电网系统,其打造的宜宾市屏山县平湖时尚产业园“零碳工厂”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已发电运营。2020年至2021年间,成都牛水煮餐饮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熊阿兵在成都一口气新开了10多家门店,别人眼里的危机,在他看来却是抢占黄金口岸的机会。

稳市场主体,非常之时更要有非常之举。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无微不至的“娘家人”。

针对政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层面、省委省政府、省级部门发布的政策中梳理精选出24条政策干货,制作成四川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截至5月底,印制的545万份纸质“明白卡”,已累计发放511万份,占全省市场主体的91.86%。为方便企业办理用电业务,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开辟企业用电绿色通道,全面提升办电时效,落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惠企政策,让中小企业用电“零上门”“零跑路”。内江市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解难,于近日出台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40条,包括继续落实年度服务外包产业扶持资金规模1000万元等“硬核”措施……

6月8日,科创板再添一员四川“新军”:华海清科。这是清华控股加入四川国资大家庭后第一家上市公司。此时,距离清华控股100%股权划转四川,刚刚过去半年时间。

“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华海清科做强做优做大,加速成长为国际一流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现场,省国资委主要负责人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彧希李欣忆

刷新进度条全力稳增长

5月30日10时15分,我国实施“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的白鹤滩水电站,5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这是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8台机组,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已投产过半。截至目前,已投运机组累计生产清洁电能超过265亿千瓦时,后续机组调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与此同时,直线距离白鹤滩水电站150公里外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镇,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特高压换流站——±800千伏布拖换流站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这里正在进行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安装工作:给这座特高压“巨无霸”换流站,安装上“超级心脏”。作为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两条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换流起点站,布拖换流站设计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相当于87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其一期工程预计6月底投运,届时,随着“超级心脏”跳动,白鹤滩水电站的电能不到1秒钟就能抵达江浙地区。

这样火热的建设场景,如今在巴蜀大地比比皆是。今年以来,四川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彰显强劲发展动能和良好势头。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四川近年来突出高质量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促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保持质升量长。

开年以来,四川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靠前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如工业稳增长促发展18条、服务业纾困扶持43条、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7条、促消费重点任务26项等一系列“政策包”,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给企业带来信心。一季度,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万亿元,同比增长5.3%。6月,四川出台6个方面30条措施,系统集成既往政策,立足四川实际出台增量政策,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保持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劳动者的身影总让人感动。他们努力攻坚克难,用实干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局面。

川观拍客陈冬冬胡志强李贵平钟敏庄歌尔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海洋摄影报道

稳增长助发展国家电网在行动

国网四川电力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制定实施八项举措,全力服务扎实稳住经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简称“国网四川电力”)闻令而动,迅速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要求,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稳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多措并举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让中小企业用电“零上门”“零跑路”

提高办电(办理用电业务)服务效率,精简办电环节,压缩办电时间,优化营商环境——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的八项举措的重要内容。

在巴中临港产业园,四川魔舟科技有限公司4台1250千伏安的变压器近日投运,比行业规定的接电时间提前了一周。“我们通过国网APP向供电公司递交用电申请,一次都没跑腿,就顺利用上了电。”该公司负责人戴小花高兴地说。为服务好包括“魔舟”在内的企业,国网巴中供电公司开辟企业用电“绿色通道”,全面提升办电时效,落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惠企政策,让中小企业用电“零上门”“零跑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跨省域一体化发展诸多举措扎实推进。其中,如何让客户更好、更方便办理电力业务,成为国网四川电力思考的重点。

5月9日,在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该中心负责人陈秘正向四川渝高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企业可以享受的电价优惠政策,并根据企业产能提出用电优化建议。

由国网四川广安供电公司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共同运营的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按照“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打破电价机制的壁垒,打通川渝电网企业的信息数据桥,实现了缴费、结算、业扩、报装等跨省办电业务全覆盖,以及电力业务受理、用能咨询的“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一体化服务”。

在这里,2万余户距重庆电力服务机构较远的居民和工商业用户可享受“渝电川办”。同时,该中心采用网格化管理,为园区落户的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先后组织27户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仅去年就为用户节约电费支出近600万元。

国网四川电力持续推广“阳光业扩”“三零+三省”服务举措,构建线上供电综合服务体系,集办电、咨询、交费、报修等81项功能于一体,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打造高效率办电、高品质服务、高质量供电的优质电力营商环境。

电力过“紧日子”用户过“好日子”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要全力落实电价电费政策,让政策红利传导至终端用户。在四川,通过“电参谋”“电管家”“电力精算盘”等一批团队,将服务窗口进一步前移,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优化用电、电费电价方案,把助企纾困的服务送进“车间里”,送到“心坎上”。

5月6日,绵阳市召开全市企业工作座谈会,着力破解工商企业发展难题。会后仅一周,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电参谋”团队就现场走访了33家企业。5月10日,在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电参谋”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用电需求后,结合企业实际,建议企业实施电能替代,降低经营成本。

在华强方特(绵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听完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电力精算盘”团队的降能建议后,物业中心主任文先成立刻拍板:“你们的用电能效‘诊断’准确,我们申请调整支付方案。”

“电力精算盘”团队通过抓取国家电网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的海量营销数据源,对企业用能结构、用电均价、基本电费、政策应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企业客户制定“更划算”的用电计划。据测算,采纳供电公司用能建议后,华强方特(绵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每月的用电成本可节省近10万元。

在遂宁,国网蓬溪县供电公司“电管家”服务专班上门为四川琪英菌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峰谷时段用电指导、协助用好电价政策、排除用电故障,帮助企业查找中央控制室“跑冒滴漏”电量,为企业节约成本600余万元。

据统计,2018至2021年,国网四川电力坚持以电力过“紧日子”,助力全省市场主体过“好日子”,累计降低全省社会用电成本超1000亿元,其中电网承担超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四川水电技术性弃水的历史难题,国网四川电力首创水库群跨时空联合优化调度等举措,实现了新能源100%消纳,水能利用率连续三年上升,2021年弃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有力促进了我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拉动“上下游”稳岗保就业

“没有原材料的按期到货,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产进度,四川电力真的是雪中送炭。”浙江盛达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

今年上半年,受到全国各地疫情多发频发、原材料短缺、运输受限等因素影响,该公司在四川承建的铁路工程原材料组部件供应受阻。

川内4家铁塔供应商在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采购了原材料大角钢,原计划3月底完成发运,但因属地防疫通行管控而造成发运困难。得知情况后,国网四川电力将物资供应管理关口前移,组织供应商召开保供分析会,梳理原材料受影响具体情况,重点关注追踪关键项。同时主动联系上游钢厂企业召开协调会,一一对应疏通,并向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发出保供函,协助其与本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落实疫情管控下的运输计划,保证了原材料按期到达盛达公司工程现场。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既关系民生物资保障,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年来,国网四川电力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畅通供应链,带动产业链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广投标、履约等保证保险替代保证金,以低费率、办理手续简便的履约保证保险替代高成本、办理手续复杂的银行保函,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

截至目前,供应商今年已在川办理履约保证保险309笔,释放履约保证金1.39亿元。

助企纾困不只是雪中送炭,帮助企业渡过眼下难关,更要着眼长远,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增强韧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川年均投入超300亿元,投产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等重点工程,每年稳岗和带动就业超36万人,在稳岗扩就业的同时,积极发挥电网投资拉动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在助“六稳”、促“六保”的硬仗中,国网四川电力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第一时间出台助推复工复产“电十条”,实施“欠费不停电”贴心服务;首创“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助力党委、政府精准研判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能移万座山。国网四川电力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部署要求,坚决做好电力保供、能源转型等工作,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以实际行动服务“六稳”“六保”大局,担负起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责任。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直流 / 特高压 / 补贴 查看更多
资讯

前三月电力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 本报记者 刘杨 4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发布《2024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增速与上年四季度基本持平。一季度电力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稳中向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业内人士认为,用电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一季

资讯

智能光伏试点名单公布 山西1企业和3项目名列其中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能源局公布了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名单。我省1家企业和3个项目名列其中。      据了解,名单涉及光储融合、建筑光伏、交通运输应用、农业农村应用、关键信息技术、新型设施和实证检测等领域,45家提供先进、成熟的智能光伏产品、服务、系统平台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81个应用智能光伏产品,融合运用5G通信、大数据、互联网、

资讯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二期生态治理全面铺开

4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二期北区100万千瓦光伏项目草方格铺设及草籽播撒工作全面铺开,助力项目实现生态治理目标。 图为项目开展草籽播撒工作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腾格里沙漠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沙戈荒”风光新能源基地,也是我国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湘直流”重点配套工程。项目一期建设容量100万千瓦,

资讯

丰田氢能雄心受阻,Mirai未来如何?

Mirai 在日语中是 "未来 "的意思。 当丰田公司豪赌氢能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时,将其首款氢动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命名为丰田未来(Toyota Mirai),似乎与丰田公司的雄心壮志不谋而合。 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早期用户发现的那样,Mirai 并不是许多人所期待的未来车型。事实上,基础设施的瘫痪和二手车价值大幅折旧,让一些车主呼吁丰田回购,甚至对自己的遭遇提起诉讼。不少早期用户,觉得自己虽然买

资讯

宁夏腾格里沙漠“光伏海”向天巧借万兆“光”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二期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正酣。与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相比,二期项目中太阳能光伏板支架全部采用平单轴式。这一小技改却带来了大效益,在已建成的项目测算中,2023年6月至8月,同容量下平单轴式支架光伏发电量相比固定可调支架光伏发电量增加2.4万兆瓦时,相当于2万多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期项目2

资讯

Magmotor伺服电机、Magmotor无刷伺服电机C40-E-500FX

上海航欧销售Magmotor伺服电机、Magmotor无刷伺服电机、Magmotor测速电机、Magmotor编码器、Magmotor齿轮箱 上海航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从事进口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等备品备件的销售,是经营世界各地进口设备机电配件的企业。上海航欧公司与众多品牌电子元件供应商建立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欧美、日本等地形成了稳定的供应网络,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和多年的行业经验,使我们在价格及货期上有

资讯

跨电压柔性直流互联技术实现生产应用

科技日报讯 (记者韩荣)近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维人员在山西阳泉采用柔性直流互联技术,完成了10千伏马青线和6千伏馨康Ⅰ回合环负荷测试。该测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跨电压柔性直流互联技术实现生产应用。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相关运维人员介绍,他们顺利完成了10千伏与6千伏之间的0千瓦至1000千瓦双向转供测试,两条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均能正常运行。 跨电压柔性直流互联技术,通俗来说是指不同等级

资讯

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绿电铝销售实现首季“开门红”

本报讯 近年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锚定“绿色低碳、双碳发展”,推进用能结构调整、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并于2023年7月4日获得首批绿电铝产品认证,当年完成绿电铝交易3.65万吨。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经过不懈努力与下游客户已达成5.64万吨绿电铝销售协议,实现绿电铝销售“开门红”。 清洁能源为企业“绿铝”发展蓄势赋能。从高耸的“大风车”到连绵的“蓝海”,霍

资讯

比亚迪新一代主流代步车海鸥在哥伦比亚正式上市

比亚迪预计今年在哥伦比亚的销售网络将扩展至20家,同时销售9款纯电及插电式混动车型,未来还将继续丰富产品矩阵,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促进哥伦比亚交通电动化的转型。 图/比亚迪 近日,比亚迪(002594)新一代主流代步车——比亚迪海鸥(BYD SEAGULL)在哥伦比亚正式上市。 自去年哥伦比亚车展首次亮相以来,海鸥便备受当地消费者的期待。这款紧凑型纯电掀背车以其高颜值、尖端电动科技及超高性价比等特性

资讯

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入铁塔组立阶段

记者4月12日从青海省茫崖市委宣传部获悉,作为青海重大能源输送建设工程之一的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11日进入铁塔组立阶段。 图为工程施工现场。 变电站位于茫崖市冷湖镇,永久征地19.8公顷,线路自丁字口750千伏变电站至鱼卡750千伏变电站,按单回路架设,长度2×231.5km,共939基铁塔。 据介绍,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清洁能源新的外送高速通道,为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