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公司:“纳米防潮封堵工艺”护航电网平稳度汛
7月19日,国网衡水供电公司员工采用“纳米防潮封堵工艺”,短短2天时间完成了220千伏景县站22个二次端子箱的防凝露处理工作,工时相比原来传统封堵方式缩短了一半。
“与原来使用防火泥处理相比,使用我们今年创新发明的‘纳米防潮封堵工艺’解决端子箱底部的凝露问题,封堵效果可靠,施工也更简单快捷。”衡水公司变电检修中心二次专责介绍道。
端子箱凝露现象常见于多雨时段,多由于地下蒸发的水汽通过底板电缆孔进入端子箱遇冷凝结。若不及时处理,端子箱内壁和电线电缆上的潮气和凝露,易造成箱体腐蚀或接线端子短路,进而引发设备缺陷故障。以往防凝露处理的传统封堵方式均采用防火泥,材料寿命短,施工工艺复杂,端子箱底部缝隙封堵不到位时有发生。
对此,衡水公司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推出“纳米防潮封堵工艺”,确定了比防火泥更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施工中,作业人员根据端子箱的受潮程度,差异化将两种不同的纳米封堵剂按照合适比例调配,注入有缝隙或孔洞的箱底,采用自动流平方式将其定型固化,并在受潮严重的端子箱里,加装智能型除湿装置,通过半导体制冷除湿,将箱内的潮湿空气排到箱外,从根本上快速有效地降低端子箱内空气湿度并抑制凝露现象的产生。
为切实将端子箱凝露问题治理落实到位,衡水供电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检修”系统对年度端子箱受潮处理项目进行统一编号,完成一项消除一项,全面掌控并按周通报整治进度,实现设备隐患治理的销号管理和动态跟踪,确保“七下八上”汛期之前,系统平台在册端子箱受潮隐患治理完成率100%。
入夏以来,衡水公司员工应用该工艺累计完成5座变电站143个二次端子箱的防潮施工,共计减少工时104个小时,直流接地、信号误发等设备故障同比下降65%,全力护航电网设施设备平稳度汛。(田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