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时代美丽“滨城”建设步履坚实(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国网天津电力 2023年4月20日 4054

  倚靠京津冀,面朝渤海湾,眺望太平洋,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得天时地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时指出:“要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天津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平台,先行先试重大改革措施,努力为全国改革发展积累经验。”

  2006年5月,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009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设立滨海新区;

  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滨海新区天津港东疆片区正式挂牌运行;

  2021年8月,天津自贸试验区滨海高新区、中新生态城联动创新区成立;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滨海新区200多万干部群众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新时代美丽“滨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270平方公里的热土,铺展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让每个有创新梦想的人点燃梦想,让所有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浪向15度,流向10度!准备入水!”巨大的屏幕上“风高浪急”,中海油海上油气平台导管架安装全过程的模拟仿真现场,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传统的模拟依托我们自己的工作站,需要连续进行7天,在这里只要4小时。帮助完成这一转变的,是‘天河’的超级算力。”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首席工程师喻龙感慨。

  喻龙所说的“天河”,就是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从2010年“天河一号”部署完成,到如今“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成功研发,“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经历了从“赶”到“超”的跨越式发展。

  从千万亿次到亿亿次,再到现在的百亿亿次,“天河”的每秒算力在突破极限的同时,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

  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滨海新区的优势也是创新。紧紧依托创新驱动,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为主的新型支柱产业,滨海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臻完善,高质量发展根基更为稳固。

  2022年,滨海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超1.1万亿元,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优势凸显,成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

  发力创新驱动,锻造国之重器。走进滨海新区现代产业展示交流中心,“胖五”火箭、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水下滑翔机、矩形盾构机……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生动展示新区的研发制造能力。

  发力创新驱动,瞄准新兴产业。卫星柔性智造中心建成投用,飞腾腾珑E2000芯片实现量产,全自主双100G智能网卡芯片填补国内空白……滨海新区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发力创新驱动,厚植发展沃土。“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优化创新平台,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刚告诉记者。

  如今的滨海新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4600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400多家,“雏鹰”“瞪羚”和领军(培育)企业超2500家,创新主体“底盘”不断壮大。

  今年初,滨海新区总投资1208亿元的12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49个,总投资649.3亿元。到2025年,滨海新区将建起智能科技、信创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经济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创新生态,壮大创新主体,让每个有创新梦想的人点燃梦想,让所有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说。

  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

  “核心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来滨海新区,协同发展有了新样板”

  距北京中关村东南170公里的渤海湾畔,坐落着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落地滨海新区,有两个想不到。一是园区提供了特别合适的试飞场地,从办公楼出发只要七八分钟;二是房租减免、装修补贴,持续发展有了动力。”对科技园给予的政策支持,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晓宇印象深刻。

  2014年,致导科技在北京中关村成立。2017年初,李晓宇带领团队来到滨海新区,成为第一家从北京中关村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地的科技企业,“我们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新研发和生产中,推动无人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核心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来滨海新区,协同发展有了新样板。”一见记者,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旭东就兴奋地说。

  “在北京,我们实现了关键技术研发积淀,滨海新区则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应用场景和成本优势。”李旭东介绍,借助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平台,科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紧密结合,在全国投产了10余个智慧化农业种植生产基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功能区,滨海新区主动融入协同发展大局,用大担当拥抱大机遇。

  优势互补,成长空间更大。

  走进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车间,19套机械臂在智能制造系统的配合下熟练操作,平均24秒就下线一台台式机,还能满足小批量、多批次的复杂机型生产切换。滨海新区,已成为联想集团战略转型的重要基地。

  联想只是缩影。近年来,滨海新区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窗口期,持续提升载体功能,加强现代服务业、金融、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导入,着力打造标志性承接集聚区,协同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深度融合,发展舞台更广。

  天津港发挥枢纽港优势,与河北港口共建世界级现代化港口群,推动区域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起“专业化大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的创新创业综合平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硕果累累。

  协力同心,服务措施更好。

  深化“跨省通办”,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通办联动机制,共同推出4批179项“同事同标”事项。推进京津冀金融同城化,实现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政策京冀企业共享……一项项举措、一次次合作背后,是看得见的实惠、摸得着的成效,是众多经营主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利企便民”

  近日,林德英利(天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进口的两个集装箱汽车零配件,顺利运抵天津港。采用天津海关推出的“船边直提”模式,货物从船上装卸到货车上,再到运至企业仓库,全程用时仅2个小时。

  “只需办理一张单据,就可以完成从铁路运输到乘船出海,效率高了,成本低了。”在东疆保税港区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的展板上,海铁联运路线辐射华北、西北、东北,天津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达逐一介绍。

  “今年,新区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形成创新引领、协同落实、优化提升三张清单,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李长洪说。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动力和活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静静躺着109枚公章。2014年5月20日,滨海新区组建全国首家行政审批局,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109枚“卸任”公章,成为滨海新区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生动见证。

  “牢牢铆住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利企便民。”李长洪表示。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开放活力充分激发。

  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6个维修机位排得满满当当,技术人员干得热火朝天。“往年这个时候,机库里经常是空空的,而今年几乎每个机位都没有闲下来过。”公司总经理陈健聪说,“海关推出‘维修改装+租赁’业务监管模式,为综保区内租赁飞机的交易处置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计划启动第三条‘客改货’改装线,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

  作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滨海新区充分用好自贸区资源,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空客、丰田、三星等100多家外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滨海新区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到全市70%以上。其中,自贸试验区用占全市1%的土地,贡献了天津全市四成的实际利用外资额、30%的进出口额。

  铸就高质量发展品质——

  “锚定绿色,锁定低碳,在转型升级中融入新发展格局”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公司码头,货箱林立。1000多米码头岸线上,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穿梭不息;百米外的智控中心里,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正通过“5G+北斗”导航控制机器人“大脑”,完成装卸工作。

  2021年10月,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三年时间改造天津港码头,装卸效率全国领先。”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说,“锚定绿色,锁定低碳,在转型升级中融入新发展格局,天津港将继续实干苦干,力争把所有码头打造成智慧绿色码头。”

  “智慧零碳”码头北侧,巨型风机迎着海风转动。“这是我国港口首个‘风光储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项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营销部港口岸电负责人贺瑞介绍,系统并网发电后,每年总发电量达到2330.2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734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今日滨海新区天蓝、地绿、水清,高质量发展底气足。

  着眼智慧、节能,发展身姿愈发轻盈。

  在车位停好车,机器人自动对接充电,电动汽车还能变身“充电宝”反向给电网送电,赚取峰谷电差价;造型颇具未来感的光伏座椅既是蓝牙音箱,又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这种科幻片中的场景,实实在在发生在滨海新区。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滨海新区考察期间,国家电网职工张黎明向总书记做了汇报演示。去年,张黎明和他的团队又研发出移动共享充电桩项目:“我们的初衷就想让同事干活儿更安全、更省劲,让百姓用电更方便、更安心。”

  着力减污、扩绿,发展成色更加亮眼。

  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完成北大港湿地生态补水9900万立方米,实施“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造林300亩、提升改造201亩……工信部近日公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来自滨海新区的13家企业上榜。去年,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碳排放成交量611万吨,位列全国第三。

  传递高质量发展温度——

  “幼儿园学位充足,出门就是大花园。作为新滨城人,特别幸福”

  绿树绕新居,人在花中行。家住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在散步的市民赵立元竖起大拇指:“这里是产业新城,也是宜居家园!”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城拥有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河、湖、湾、海交相辉映,蓝绿空间占比超过50%,观海听涛、游湖赏绿,年游客接待量接近1000万人次。

  去年底,一汽丰田第1000万辆汽车在滨海新区下线,在国内丰田合资企业中率先晋级千万阵营。创造这一纪录的,是坐落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中国电子智慧科技产业园、产融智能科技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强化产业服务设施配套,推进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落地和本地配套企业壮大,构建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生态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依托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优势,朝着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四宜”城市不断迈进。高速聚集的港产城融合发展动能,惠及万户千家,成为民生福祉。

  “刚来滨海新区时就想着挣了钱回老家买房,孝敬父母。现在呢,父母都跟着我来新区安居。”来自河北邢台的王攀,在滨海新区汽车制造配套行业工作,“幼儿园学位充足,出门就是大花园。作为新滨城人,特别幸福!”

  昔日1/3盐碱荒地、1/3废弃盐田、1/3污染水面的不毛之地破茧重生。去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常住居民突破12万人。

  家住南开区的郭佳在滨海新区工作,往返于市区和新区间,每天三个多小时行在路上。随着高铁滨海站投入使用,从天津站到滨海新区,通勤只要30多分钟。

  除了“班车化”的京津城际高铁,滨海新区还拥有滨海西站、滨海北站和塘沽火车站。城市建设提速,绕城高速全线通车,轨道交通加快建设,“津城”“滨城”沟通协作更加密切。

  前不久,一块长19.2米,高10.88米,单面面积约209平方米的巨大LED屏幕,亮相于家堡滨河公园。不少市民慕名而来,在这个天津市首块8K超高清大屏前沉浸式欣赏节目。有产业、有生活、有人气的朝阳之城,在“滨城”核心区于响片区全新开启。

  未来,约6.1平方公里的于响片区将打造“滨城”城市客厅、现代金融中心、新经济总部基地,力争到2025年,就业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

  “坚持港产城融合、组团发展、职住平衡、城乡一体,滨海新区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展现更大作为。”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表示。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天津滨海新区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英利 / 智能制造 / 人民日报 / 二氧化碳 查看更多
资讯

最低0.918元/W!云南能投440MW N型组件集采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日,云南能投新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第一批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布。      第一中标候选人: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40392万元,投标单价为0.918元/W;      第二中标候选人:隆基绿能,投标报价为41712万元,投标单价为0.948元/W;      第三中标候选人:正泰新能,投标报价为40444.8万元,投标单价为0.919元/W。      根据招标公告,本次

资讯

这家光伏“娘子军”,也要冲刺IPO!

古有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在中国光伏行业里,同样也有众多“女神”,像天合光能高海纯、联盛新能源何旖莎、英利集团苗青等,她们集财富、才华、气质和美貌于一体,成为中国光伏领域一道独有的风景。 但是,一家管理层一半以上都是女性的光伏企业,这还真是少见!今天,小编带各位走进这家光伏行业内知名的“娘子军”——广州市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儒兴科技”),去探索一下这家

资讯

50%覆盖率!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将迎万亿成长,下一风口谁是王者?

2020年9月,我国正式提出了双碳战略,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两项艰巨的战略目标。而光伏发电作为绿电替代火电大量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一环,自此承担起了历史使命。 光伏发电按装机容量可分为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其中分布式光伏的装机容量一般不超过50MW。集中式光伏一般建造在我国光照条件优越的西北部地区,比如新疆和内蒙古,而分布式光伏则填补了前者空白。 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需要

资讯

绿色动能释放!光伏产业增速超60%

戈壁滩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货运港口,一箱箱满载光伏产品的集装箱正等待装船;乡村山野,排列齐整的发电板成了“阳光银行”……中国光伏正在“闪闪发光”。 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从制造端看,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60%;从应用端看,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从进出口看,上半年光伏行业出口

资讯

上半年光伏组件中标排行榜

2023年上半年,120.38GW光伏组件定标项目之中,有74.38GW的集采项目,未能确定中标人的中标份额,有46GW光伏招标项目确定了中标人以及中标份额。   此篇内容数据来源于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的详细统计:2023年上半年有85家光伏组件生产或者代理商中标,从中标规模看,排在前十的企业为: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通威太阳能、协鑫集成、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一道新能、正泰新能、无

资讯

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光伏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快速增长——绿色动能释放!光伏产业增速超60%

戈壁滩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货运港口,一箱箱满载光伏产品的集装箱正等待装船;乡村山野,排列齐整的发电板成了“阳光银行”……中国光伏正在“闪闪发光”。   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从制造端看,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60%;从应用端看,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从进出口看,上半年光伏行业

资讯

光伏退役潮开启,170万吨报废组件“去哪儿”?

家住苏州的个体回收商老沈,两年前看到机会,决定改行进入一个新行业:二手光伏板回收。 “我们平时回收都是一次上千张,数量少的单都不愿意接。”老沈在与华夏能源网交流时直言:改行没改错,因为光伏组件回收生意太火爆了。 “价钱高的时候,一片比较新的板儿,回收价能达到1000块钱。装一箱就是30000块钱,17.5米的车能装二十几箱,这一车就是七八十万块钱。” 光伏组件,也称太阳能板,是太阳能发电行业设备制

资讯

陕西西乡县500MW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建成投产

8月17日,陕西英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MW光伏组件智能化生产线首件产品下线投产仪式在城南工业园区举行。活动现场,西乡县委书记李代斌和英利集团副总经理刘丁涛为N型TOPCon组件揭幕。   西乡县委书记李代斌和英利集团副总经理刘丁涛为N型TOPCon组件揭幕   此次下线产品为英辰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依托英辰新能源最新智能制造科技研发体系和质量管控体系研发的高功率组件,通过优化电

资讯

被中国干趴下了,海外光伏厂停产潮来袭!

全球光伏行业的大洗牌已拉开大幕,海外光伏正成为洗牌的“重灾区”。 2月23日,瑞士太阳能厂商梅耶伯格(Meyer Burger)于社交平台发布“关厂预告”,表示将分阶段关闭在德国萨克森州弗莱贝格的光伏组件生产厂,将在3月初停产,今年4月底全部关闭。 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和阿特斯先后赴美建厂。TCL中环计划在中东建设硅片厂,协鑫科技准备在沙特建设首个海外多晶硅厂。 梅耶伯格是欧洲最

资讯

整改!皇氏集团百亿光伏项目未成先收警示函

7月15日,皇氏集团发布关于对广西证监局警示函整改报告的公告。 因信披被要求整改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关于对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黄嘉棣、王婉芳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3〕13 号)的要求,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对警示函涉及的问题进行自查,逐项制订整改方案并予以落实,形成了整改报告。 该事件源于今年6月17日,广西证监局向皇氏集团发出警示函,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