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报:开源节流 挖潜增效

国网甘肃电力 2023年2月10日 5711

1月30日上午,甘肃天水供电公司互联网部信息班员工吴敏在“i国网”APP接收到一条快捷表单消息:“吕晓霖邀请你完成员工信息核实调查……”打开客户填写界面,吴敏按照表格属性要求,填写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并与从“i国网”后台自动提取的信息进行核对,整个调研过程不足5分钟。这是该公司运用“智能表单”自动化流程引擎技术提升工作质效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天水供电公司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将质效理念逐级延伸至供电所,从保供电、优服务、挖潜力等多方面着手,持续强化电量高、负损台区专项治理,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电费回收风险,开源节流,挖潜增效,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打出提质增效“组合拳”

1月28日,秦州供电公司皂郊供电所通过台区线损大数据分析模块发现,10千伏店镇线谢庄2号配电变压器台区线损异常波动。台区经理姜庚怡立即赶往现场,发现是采集模块过热导致数据采集出现异常。他更换采集模块后,台区线损当天恢复正常。

加强数据监测是天水供电公司持续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该公司以“稳定运行,即时管控”为原则,对供区67座35千伏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开展全量核查,完成电容器消缺工作或纳入项目储备。

2022年,天水供电公司积极开展数据专项行动,重点关注零电量客户、重点客户、临时用电客户。该公司针对线损治理的疑难杂症,组织业务骨干进行现场校验和分析诊断,对表计接线、用电负荷情况、互感器二次接线情况进行排查处理,做到发现一户、治理一户,实现排查、整改、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同时,该公司通过“数据助力+警企联动”模式,按照打击窃电“稳、准、狠”的工作要求,充分应用用电信息采集、营销业务应用等系统,精准定位窃电信息,严肃查处违约窃电行为,维持正常供用电秩序。

截至2022年年底,天水供电公司线损率完成2.89%,累计减少电量损失1053万千瓦时,警企联动促进营销稽查反窃电增收699.06万元。在2022年10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的同期线损“十强百强”监测指标中,天水供电公司获得线损管理“进步十佳市”称号。

夯实提质增效基础

2022年12月11日,甘谷县杰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送电。“供电公司把这次投产工作的各方面都考虑到了,感谢他们为我们项目投运付出的努力。”该企业电气工程师崔树桢说。

该项目于2022年3月11日建设开工,投产后每年将创造生产总值50亿元,天水电网新增负荷超过14亿千瓦时。为保障项目顺利投产,天水供电公司建立“一户一档”档案,成立专属服务团队,超前编制供电方案,高效完成送电工作。

天水供电公司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高供电服务品质,通过有温度、接地气的举措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从简化获得电力专项行动,到实现“网上办电”“零证办电”“无感办电”,该公司按照天水市重大项目清单,对487个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市、县两级供电公司组建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大客户服务柔性团队8个,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和“一条龙”全过程服务,保障了天陇铁路、曲溪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

同时,天水供电公司提前谋划电力布局,主动满足客户需求,延伸投资界面,降低客户办电和运维成本1.55亿元。该公司高质量保障全市202个项目按时用电,推动195户高压客户提前投运,提前供电率达96.53%,“三零”“三省”服务受益客户1.72万户,“获得电力”指数在天水市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一。

应用数字化技术“减负增责”

1月18日,在330千伏秦安变电站,一架多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规划航线在空中精准巡检变电设备。完成巡检后,无人机自动返航,机巢缓慢关闭,并将巡检数据及诊断结果传输至监控后台,生成巡检报告。

春节前夕,天水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运用“无人机+机器人”的立体协同智能巡检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精细化巡检。该公司开展无人机巡检12架次,拍摄巡检照片287张,及时发现各类缺陷隐患4项,确保春节期间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无人机巡检技术在天水供电公司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提升了巡检效率,而且将运检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目前,该公司通过应用“移动机巢+5G专网”技术,将无人机和5G技术有机融合,能够更加高效地分析外力破坏区、山火易发区、多雷区等线路环境,让无人机巡检更加安全、灵活、高效。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系统在供电所的普及,也是天水供电公司为基层减负的一项举措。在RPA实现集中抄表终端采集失败补采、跳闸数据发送短信等场景开发应用之后,该公司49个供电所每天使用RPA流程的人员超过50人,平均节省时间1~2小时,工作效率提升了80%以上。

信息来源:亮报 2023年2月8日

锂电池 / 无人机 / 界面 查看更多
资讯

易成新能拟终止23亿定增 原计划投向锂电池材料等项目

5月6日,易成新能公告,其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同意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易成新能称,自公司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以来,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相关中介机构一直积极推进各项相关工作。基于公司自身发展情况及战略规划,经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审慎分析后,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向深交所申请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根据定增预案,易

资讯

光伏组件首次从漳州出口欧洲 价值近5000万元人民币

近日,搭载40个集装箱、价值近5000万元人民币的光伏组件的一艘货轮驶离东山口岸,经厦门东渡口岸转关运往荷兰鹿特丹港。这是首批自东山,也是首批自漳州出口的光伏组件。   据悉,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此次发货的光伏组件是东山一新能源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该公司也是福建省首家出口光伏组件的企业。   据该新能源科技公司计划物控部经理吴鸿铭介绍:“目前,我们

资讯

工信部:提升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质量安全水平 促进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5月6日消息,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近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当前,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我国既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大

资讯

沃飞长空携手中信海直 推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商业化进程

双方将采用分步走战略,在四川成都等区域中心城市逐步落实低空经济场景,将传统直升机低空商业运营经验与电动航空新技术体系相结合,优势互补共同探索低空经济商业场景的实际运营。 图片来源:沃飞长空 近日,吉利沃飞长空与国内通用航空标杆企业中信海直(000099)签署战略合作,将围绕低空出行、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业务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推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商业化进程,打造低空经济运营样板。 据

资讯

50亿元!这一7GWh储能及消费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传新动态

成都玉能科技“7GWh储能及消费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约8亿元,二期计划投资约42亿元。 图源:简阳发布 据“简阳发布”消息,4月30日,总投资50亿元的成都玉能科技“7GWh储能及消费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产仪式在四川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标准厂房举行。 据悉,成都玉能科技“7GWh储能及消费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计划投资约8亿元,建

资讯

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涉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43854—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据了解,技术规范从单体电池和电池组两个层面规定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其中单体电池方面主要考虑了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

资讯

50亿!年产10万吨!中科电气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拟落地摩洛哥

中科电气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在中国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区新设全资子公司间接投资设立摩洛哥项目公司实施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图/中科电气 又一家电池材料上市公司要出海布局了! 4月26日晚间,中科电气(300035)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中科星城”,公司持有其99.9984375%股

资讯

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新国标即将实施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记者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质量安全水平,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我国是电动自行车产销大国,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

资讯

业界:镁电池在多个应用场景下都有望替代锂电池

研究人员宣布,以镁、锌等金属为材料设计了一种“镁水电池”,该款电池使用水替代传统有机电解液,不仅拥有更高安全性能,还具有可拆卸、可回收的特性。据悉,镁离子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负极不会出现类似锂枝晶的“镁枝晶”,可避免出现锂电中的锂枝晶生长刺穿隔膜并导致电池短路起火爆炸的情况。   该款电池研发人员表示,最新研发的“镁水电池”可实现安全拆卸,凭借其安全特性,随着技术进步,户用储能、便携设备等小型储

资讯

董扬:对于中法中欧动力电池合作的建议

现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良好,规模最大,技术领先。中国也有很多经验和先进技术,愿意提供给法国和欧洲汽车产业,促进新能源转型。 日前,作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代表,跟随政府主管部门参加了中法汽车工作组会议。会上,就中法、中欧动力电池产业的合作进行发言。现在根据同行参会朋友的要求,把发言整理成文字材料发出,供大家参考。 1、改革开放40多年来,通过与各国汽车产业的合作,中国汽车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