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542.1万千瓦!这个省下发2022年风光建设项目

风电之音 2022年7月18日 6416

「风电之音」获悉,6月17日,贵州省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项目优选上报有关工作的通知》。

根据通知,贵州省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总装机1435.3万千瓦,其中风电542.1万千瓦,光伏发电893.2万千瓦。拟接入贵州电网1295.3万千瓦,接入万峰电力地方电网140万千瓦。

详情如下:

关于下达贵州省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项目的通知

各市(州)能源主管部门,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万峰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各有关新能源开发企业:

为推进我省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贵州省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经研究同意,制定了我省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总装机1435.3万千瓦,其中风电542.1万千瓦,光伏发电893.2万千瓦。拟接入贵州电网1295.3万千瓦,接入万峰电力地方电网140万千瓦。现予以下达。

请各有关单位做好相关工作,加快项目推进。

附件:贵州省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项目表.xlsx

2022年7月15日

END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陆续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2〕129号)及《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发改就业〔2022〕107号)等政策文件。
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对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等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能力提出新要求,为助力各方快速提升专业能力,培养符合电力市场发展亟需的专业人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2022年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网络方式,专题培训于6月6日正式上线 ,长期可报名参加。

具体内容

上下滚动查看培训海报
风电 / 售电公司 / 现货市场 查看更多
资讯

可满足光热等电源的统一协调优化调度与控制,青海省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5月6日,由国网青海电力牵头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果评价,研究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水平。此次成果评价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及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联合进行,标志着我国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人员开展直流近区新能源场站模型参数优化和测试试验。何炳勋摄 项目围绕电网

资讯

山东省发布风电行动计划:公布指标分配政策、陆海风电开发建设目标

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十大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强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2024—2025年)》,涉及风电内容如下: 1、《要素保障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到: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量指标统筹配给政策。对于全省统筹布局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能源增量,50%由省级统筹,50%留给所在市,对

资讯

大力构建铝产业链绿色模式 2024年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5月10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和四川广元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元市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礼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出席大会并作专题报告。广元市委书记何树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勇,四川

资讯

光热+项目助力酒泉打造“新名片”

提及甘肃酒泉,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四个字——载人航天。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地对地导弹发射,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首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史上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在这里完成。 不过,酒泉还在打造另一张“发光发热”的新名片。 努力摆脱单一产业依赖 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基地,酒

资讯

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

“山东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启动!”4月30日上午11时许,随着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负责人发出并网发电指令,国际首套且规模最大、效率最高、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并网发电成功。这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该电站采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攻克了全工况优化设计、关键部件研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