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疆电网售电量超750亿 同比增长近两成(图)

国网新疆电力 2021年7月6日 3624

本网讯7月1日,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电网累计售电量75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迅猛,达25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6%,是拉动售电量增长的“主引擎”。

新疆电网统计口径用电数据显示,新疆全行业用电量681.5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90.4%,同比增长17.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6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9.6%,同比增长18.9%。

从各产业用电数据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亿千瓦时,占全行业用电1.3%。第二产业用电量422.2亿千瓦时,占全行业用电62%,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用电250.7亿千瓦时,占全行业用电36.7%,同比增长31.6%。

对用电量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上半年新疆第三产业用电量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纺织业用电量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8%,信息服务业用电量1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8%;其他行业用电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6月16日,国网巴州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上门帮助企业检查用电设备并了解其用电需求。(王骞摄)

今年以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供电保障,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挖潜增效优服务,扩大电能替代规模,实现了售电量的快速增长。

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增供扩销是实现售电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多措并举优化服务,加强重点项目跟踪落实,密切跟踪新增负荷用电项目进展,积极拓展增量用电市场,服务自治区“十大产业”发展,挂牌督办41项110千伏及以上业扩重点项目,新增容量173万千伏安。

电能替代规模不断扩大对售电量增长也至关重要。公司大力扩展售电量新的增长点,不断推进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商业餐饮、校园清洁取暖等重点领域的电能替代,今年上半年实施电能替代项目约2万个,完成替代电量超17亿千瓦时。(胡培根、杨蒙)

信息来源:公司宣传部、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

电网 / 电能替代 / 增量 / 售电 查看更多
资讯

山东威海:常态开展电网承载力分析 优先支持绿色区域开发建设光伏项目

5月10日,山东威海市举行“大抓经济 大抓基层 大抓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发布服务大开放大招商、助力高质量发展“十五项举措”,其中提到,常态开展电网承载力分析,优先支持绿色区域开发建设光伏项目。在具备条件的营业厅部署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交互式查询功能,提升信息公示互动化水平。积极推广分布式光伏柔控模式,为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市场交易、参与调峰提供技术储备。 还提到,加

资讯

盐城建湖供电:消除缺陷隐患 确保“电力”十足

报载: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全面保障电网设备“零缺陷”、“零隐患”运行,最近,盐城建湖县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对涉及政府、车站和融媒体中心等重要客户的高低压线路进行特巡,严格落实相关责任,细化工作内容及保障措施,及时消除缺陷,保障节日期间电网安全可靠供电。 他们结合往年保电经验,早启动,早安排,早落实,组织对所辖线路、设备开展了节前特巡,认真检查供电线路和设备运行状态,按照“能带不停”的原则,在客户“零感

资讯

盐城盐都供电:为触电者的幸福储备安全保障

报载: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触电急救知识,有效防范和减少触电意外伤害的发生,最近,盐城盐都供电服务中心在去年开展主业人员、供电所人员为期五个批次的触电急救培训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施工人员两个批次触电急救培训,各驻点抢报修单位等共计210余人参加培训,并取得了触电急救合格证书。 我们知道,触电急救原则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时

资讯

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101.7万台 桩车增量比1:2.5

2024年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01.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5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4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01.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

资讯

山东完成2023-2024采暖季清洁取暖工作

山东能源监管办认真贯彻2023-2024年取暖季清洁取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策落实、准备工作、能源供应、运行管理、新旧供暖方式衔接、监督监管等“六个到位”要求,扎实开展监管工作。从监管情况看,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能源企业认真落实国家要求部署,采暖季期间各项工作整体平稳,保障了群众温暖过冬。 一是建立健全地方政策体系,印发财政价格文件和清洁取暖项目建设方案,进一步细化省、市、县层面衔接推进机制,如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