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报:(大连公司)海产品加工全电化 提质又增收
2022-08-183版
进入8月份,辽宁省长海县的海产品迎来了生产旺季。8月12日,在广鹿岛镇塘洼村周家屯自然村,十多个篮球场大小的晾晒场里铺满了色泽金黄的扇贝。“这些扇贝进入了最后一道生产工序——风干。”基地负责人王龙海笑着说,“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广鹿岛海产品已经在广东、福建等地打出了名气,根据订单,今年高峰期每天要生产扇贝丁500多斤。”
广鹿岛镇位于大连东部的黄海海岸,有1个国家级海洋牧场。适宜的海水深度、多泥沙的海底地质条件,使这里成为养殖栉孔扇贝、牡蛎等海产品的黄金海域。2021年,广鹿岛镇各类海产品总产量15.5万吨。但周家屯位于海岛中部,四面环山,是岛上的“非典型”村屯,人均收入曾经是全岛最低。
2016年,长海县供电公司将杏树屯镇到广鹿岛的海底电缆由35千伏升压到66千伏,又完成了海岛配电网10千伏塘洼线改造。塘洼村“两委”计划在周家屯发展海产品加工业,带动村民增收。当年,周家屯自然村的王龙海、周家敏等几名村民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合资创办了海产品加工厂,修建了冷库,购买了脱壳机、包装机等设备。“没想到当年年底,加工厂的销售收入就达到500万元。”王龙海说。
几年来,周家屯海产品加工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年初,王龙海发现海产品在蒸煮、烘干环节使用燃煤锅炉成本高、效率低,产品品质也不稳定。在长海县供电公司台区经理王庆伟走访时,他便对王庆伟说出了这些情况。王庆伟建议王龙海改用电气化设备。
2021年4月中旬,王龙海采购了电锅炉、空气能烘干机等设备。王庆伟得知后,上门指导王龙海使用“网上国网”APP提交了增容申请。“王厂长,您的工厂属于小微企业,满足‘三零’服务条件。”王庆伟向王龙海介绍了“三零”服务内容。让王龙海没想到的是,从他申请增容到送电仅用了4天,供电公司还为加工厂新增了1台16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帮他节约办电成本2万多元。
“全电改造后,多亏了台区经理定期上门服务,检查线路、指导调试设备,帮助我们赶在生产旺季前投运。如今,我们采用电烘干,只需设定好温度和时间,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也提升了30%,而且产品品质更加稳定,订单也更多了。”王龙海说。
在王龙海的示范带动下,今年,周家屯又有4家海产品加工企业陆续完成了全电化改造。
为了保障塘洼村海产品加工业发展可靠用电,从2017年起,长海县供电公司先后为塘洼村架设4条10千伏线路,新建25个综合台区,使村里配电容量达到5064千伏安。广鹿岛供电所还建立了电力服务微信群,保障村民遇到用电问题随叫随到。
2021年,塘洼村共有加工厂392家,海产品加工年产值14.1亿元。“产业电气化升级后,生产实现了低碳排放,这让海岛的环境更好、风景更美。接下来我们计划打造全电民宿,打响绿色海岛游新名片。”塘洼村党支部书记朱吉敏说。(王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