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再出川 京师奏凯旋

国网冀北电力 2022年8月16日 3629

8月13日,四川泸州“秋老虎”出没,连日以来气温持续39摄氏度,火热的气温下,跨越隆叙铁路、绵泸高铁施工架线现场丝毫没有松懈,随着最后一个走板跨越N4117——N4120号放线区段,由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施工的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川6标段)提前1个月率先贯通,打通了白鹤滩清洁水电高速出川入浙第一站。高耸的铁塔,闪光的银线与它身旁的与今年7月投运的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工程交相辉映,书写了一曲曲北送人的壮丽凯歌。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部署,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示范依托工程。对满足浙江省“十四五”电力需求、服务“双碳”目标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白鹤出川”的重要一环,建设精品工程就成了北送人的终极目标。“根深之树不风折”,好的工程一定是从基础开始,在基础施工阶段,送变电公司施工项目部第一时间制定了周密的工期计划,对每个基础的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工艺等严格把关,最终完工的共计107铁塔基础,经国网电科院检测I类基础106基,占比99%。

在白浙工程(四川段)全长75.979公里中,25.012公里线路的两侧都是带电线路,与之边导线最近处只有30米,可谓“狭路相逢”,怎样成为“勇者”,对项目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这种环境下施工,急不得也慢不得!只能未雨绸缪,一次成功。”项目经理方泉介绍说,“为确保施工和现场人员的安全,我们多次组织专家召开论证会,开展防感应电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形式有效的防感应电的技术措施。比如在作业点两端安装临时接地;设置牵引机、张力机操作员‘绝缘保护网';施工过程使用防潮绝缘工器具等等。”5月21日,经过87天的奋战,包夹段组塔施工顺利完成;7月2日,历时53天,包夹段最密集段导线展放跨越施工顺利完成。

短暂的喜悦之后,随之而来的最后两个架线区段分别跨越双铁路(隆叙铁路和绵泸高铁)和双高速(厦蓉高速公路和荣遵高速公路),2级风险点多和高铁夜间施工带来现场安全管理压力的同时,自7月以来四川遭遇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施工人员的心理和身体受到双重挑战。“跨越高速和铁路的窗口期都是提前跟相关运维单位计划好的,如何管理好现场的同时照顾好同志们的身体是项目部一直不断在做的事情。”安全总监魏广川说。“错峰施工、每周1500瓶藿香正气水、每天的绿豆汤、每周2次西瓜等等,这些都是直接发到现场每一个施工人员手里。大家解了暑气,干活儿有了劲头,才能把安全落到实处。”

双高速同时跨越是该工程15处跨越的一大难点,时间紧、跨度大、架体地形复杂等等问题让封网时间一度计划为8个小时。为了压降施工风险,项目部和高速公路管理公司、交警部门进行多次协调,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封路方案。“高速公路已封路,开始封网”。7月25日中午12时30分,伴随着项目副经理冯旭的封路指令,10分钟的时间内,两张长44米、宽12米的巨网铺满了高速跨越处的上空,封网工作顺利完成,厦蓉高速高速恢复通行。“别看最终封网只用了10分钟,前期的封网施工方案是我们在现场进行了10多次踏勘磨出来的。”项目总工李力介绍说,“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高速的影响,最终决定采用一边假横担,另一边落地的跨越封网方式,极大地利用了地形,简化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减少了作业时间。”

绵泸高铁封网和跨越是该工程的收官之战,凌晨零时-3时的天窗点时间考验的是项目部组织和管理能力。规定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是天窗点前每一个管理人员不厌其烦的再三确认。8组灯具、70顶头灯、30个手电筒、6根封网系统的承力绳、6根牵网绳、40根封网绳、20根玻璃钢杆、24个滑轮、24个手扳葫芦、2架无人机、800米导引绳、2个走板、安全带、安全帽、攀登绳等等工器具和防护用品,需要在天窗点前一一确认完成。“必须提前把工器具放在指定位置固定好,不然临时再找,耽误了高铁正常运行,就是大事件了。”施工班长李玉民说。

“绵泸高铁已封锁,验电挂接地完成,可以施工。”8月8日凌晨零时10分,项目经理方泉接到高铁运维工区允许施工指令,向全体管理、施工人员下达了当夜的施工令。2架无人机同时起飞,一声声号令声不绝于耳。“左侧无人机已经起飞,距离大号侧跨越架还有80米。”放眼现场,探照灯将施工场地照得通亮,无人机带着导引绳缓缓向前移动,操作人员各自在岗位上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安全监控员、巡视员不错眼珠地紧盯着每个操作环节……每一个人都没有为当晚的35度高温所动。历时90分钟,高铁封网顺利完成,钢管搭接成的巨大网格系统在探照灯光的照耀下闪着白光,铁路两侧的跨越架支撑着上方的安全防护网,为跨越施工期间正常通行的列车搭建了安全“廊道”,也为后续天窗点的架线施工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幺儿,爸爸过几天工程验收完就回去。”施工班长罗正全一口流利的“川普”在落日余晖中回荡。对于工程结束后的短暂假期,罗正全有着自己的安排。“正好过几天就是孩子的生日,咱们工程也将顺利竣工,双喜临门值得庆祝一下,前几天在镇上给孩子买了玩具,准备带回家给他个惊喜。”像罗正全这样的川籍工人在川6标段就有500多人,“能在家乡工作,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还能时不时回家看看,这种工程应该再多一些。”同是家在四川的施工班长赵天华感慨道。

预计今年底,工程全线贯通后,年送电量预计超过236亿度,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1057万吨、减少碳排放1919万吨。这只美丽的“白鹤”由川入浙,将源源不断清洁电能输送至华东地区。(撰稿:李峥编辑:张芳)

电科院 / 川普 / 碳排放 查看更多
资讯

国网江苏电力牵头一无人机国际标准提案获立项

3月4日,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获悉,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无人机标准提案《民用轻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机巢系统测试方法》获ISO航空航天器技术委员会无人机系统分委会正式立项。 无人机机巢系统具备支撑无人机自动起降、充电和驻留等功能,在电力、交通等行业广泛应用。但目前,针对机巢系统的检测技术标准仍为空白,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或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评测依据。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大力发展无

资讯

集团煤质快检通过率首次连续保持100%

3月23日,经过52天集中攻关,由集团公司总调度室牵头,电科院组织煤、电、运、销多板块上百家企业协同攻坚会战,集团公司煤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高质量数据集成功突破20000组,涵盖22个省份市场煤和自产煤,以及印尼、澳大利亚等进口煤,煤种品类达107种,实现集团内主力煤种全覆盖,构建国内唯一万组级高泛化性数据集基础模型。3月17日,该模型经第7次迭代更新后在集团公司9家试点单位应用,其中神东

资讯

电科院:开展技术交流 推进人工智能与电力机器人应用

3月21日,国网河北电科院联合河北工业大学开展人工智能与电力机器人应用技术交流活动,普及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推广电力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 当前,以“大云物移智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日益成为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电科院对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与电网生产运行的紧密结合十分关注。 在此次交流活动中,电科院专业技术人员围绕电网生产运行等重点支撑工作,结合自

资讯

全省配网实现中低压停电实时感知全覆盖

2月5日,随着低压停电模块功能升级完成,国网江苏电科院自主研发的配网中低压实时停电感知应用正式在全省推广使用,可全面实现对中低压用户停电事件的实时监测,整体研判准确率可达95%以上。 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此前,我省已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中压线路故障的实时感知和快速处置,但对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停电仍缺乏主动感知,往往需在用户报修后才能前往处理,平均耗时30分钟以上,难以满足

资讯

华为周建军:启航数字能源大时代,谱写生态合作共赢新篇章

【中国,深圳,2024年2月27日】2024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华为数字能源与客户、伙伴、产业组织、媒体等齐聚鹏城,共同探讨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共话能源生态共赢新篇章,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 周建军 在本次活动中,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周建军表示:“在数字能源大时代,华为站在构筑新型电力系统的高度,站在融合电子电子和数字技术深度,站在三新基础设施的宽度,构筑

资讯

致敬“她”力量!巾帼展风采

她们柔弱也刚强 巾帼不让须眉 她们知性又智慧 尽显柔情担当 她们活跃在电力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绽放着新时代女性的卓越光彩 近年来,国网江西电力涌现出一大批“一流服务、一流作风、一流业绩”的女职工代表,她们立足岗位、争创一流,积极投身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事业,其中陈焕萍等10名同志荣获“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让我们一起致敬了不起的“她”。 在今天 让我们一起见证她们的风采 感受

资讯

我省建成全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

近日,我省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建成了全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让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得以高效互动,实现了从“车等桩”到“桩配车”的转变。 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结构完善的城市充电网络,促进城市充电网络与城际、城市群、都市圈充电网络有效衔接”。早自2021年起,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资讯

各地全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我国近期多地出现低温雨雪天气,供电供暖需求显著增加。各地各部门动态评估风险形势,加大增产保供,借力科技手段,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启动应急预案 湖南近日迎来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国家电网长沙供电公司提前启动防冻融冰应急机制,对有隐患的山区线路提前做好重点部位特巡、通道治理等工作,确保城市电力“大动脉”安全可靠。截至目前,长沙电网运行平稳,未发生主网设备覆冰、主网线路融冰情况。 1月22日14时,南

资讯

集团召开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会

3月5日至6日,集团公司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会在成都召开,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国家能源局大坝中心、水利部大坝中心、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四川能源监管办到会指导。集团电力部、安环部、大坝中心、21家子分公司、44家发电企业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落实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大坝安全提升专项工作、集团年度工作会部署和安全环保1号文件要求的具

资讯

【新春走基层】挂图作战 坚守有我

2月20日晚,华北地区渤海之滨的黄骅港突降大雪,短短数小时,港区就被白茫茫的大雪覆盖。在黄骅港务集中办公的国家能源集团煤质快检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攻关专项组正热火朝天地开展试验和研究工作,自2月1日攻关组成立以来,已连续作战20天。 煤质快检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点专项科技项目,当前步入提升数据量和检测精度、“六化”产品研制等关键攻坚阶段。在集团总调度室指挥下,电科院南环院牵头,以工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