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亮报专版:记录“电力天路”上的鲜活故事
5月26日,由英大传媒集团精心制作的五集大型纪录片《点亮阿里》在爱奇艺平台重磅播出。《点亮阿里》纪录片以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为切入点,讲述了3万多名电网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鏖战雪域高原,架设“电力天路”,为阿里地区38万农牧民群众送去大网电的故事。
2020年12月4日,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阿里,迎来了一件改变38万农牧民生活的大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在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3万余名建设者鏖战雪域高原,架起跨越世界屋脊的第四条“电力天路”,结束了阿里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
与建设者们同行的还有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派出的多路拍摄团队。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跟随建设者们的身影,全过程真实记录工程建设影像。在阿里联网工程投运一年半后,《点亮阿里》纪录片正式播出。
与建设者同吃同住,记录独家素材
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上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2019年9月17日,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输变电工程——阿里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投运后,我国大陆地区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域正式进入国家大电网,西藏迈入统一电网新时代。
从2019年9月到2020年12月,英大传媒集团先后派出8批次14人的创作团队前往施工现场,与建设者同吃同住,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记录暴风雪施工攻坚战,在5357米世界海拔最高的500千伏塔位上连续奋战,在1689千米的工程线路上往返十余次,获取了总存储超过40T的4K高清纪录片素材,为阿里联网工程留存了珍贵的独家素材,记录了众多感人的一线故事。
2021年,英大传媒集团正式启动《点亮阿里》纪录片后期制作。创作团队克服素材体量大、操作难度大、协调人员多等困难,充分汲取同类型纪录片的成功经验,高质量完成纪录片制作。
《点亮阿里》5集纪录片分别是《挺进雪域》《情系吉隆》《万里护航》《决战5357》《生命之光》,单集50分钟,以阿里联网工程为主要故事线索,围绕工程建设、医疗保障、生态环保、农牧民用电等多个角度,选取工程建设中面临极致挑战的沼泽地施工、500千伏吉隆变电站建设、5000千米超长距离物资运输、海拔5357米铁塔组立、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等内容进行全过程记录。
工程在建设,拍摄在跟进
2020年1月13日,海拔4600米的噶尔县气温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风雪中,阿里联网工程沼泽地基坑建设冬季施工仍在继续。20时以后,风雪逐渐变成了暴风雪。“狂风吹开帐篷,床上都是雪,但我们完全顾不上考虑住宿问题,只想着突发事件,必须记录下来。”摄影师毕腾飞说。他们拿着手里的设备,紧跟现场的每个人,生怕漏了一个镜头。这段记录体现在《点亮阿里》第1集《挺进雪域》中。
在雪域高原遭遇暴风雪是寻常事。拍摄者们与建设者们一起,与暴风雪共舞,与极寒和缺氧博弈。在拍摄第3集《决战5357》时,他们每天都会遇到数次暴风雪。
5357米,是海拔高度。2020年,临近5月的时候,平原地区已是阳光和煦,而在海拔5357米的施工塔位,工人们每天都在风雪中鏖战。拍摄者们也在努力把每一个瞬间都记录下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原反应,甚至骡子也有,在拍马帮运输塔材的时候,有的骡子见到塔材就跑,有几头躺在地上任人拉拽就是不起来。但扛起摄像机的时候,我们就只想着怎么拍好每一个画面,完全想不起高原反应了。”摄影师梁博伦说。
一个个故事,串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纪录片以点带面地讲述了3万多名电网建设者如何克服高寒缺氧、挑战生命极限、架起“电力天路”,为38万农牧民群众送去光明的故事,全面展示了这些电网铁军扎根雪域、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精神面貌,彰显了国家电网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和“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使命担当。《点亮阿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并将由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发行。
走近,再走近;拉远,再拉远。《点亮阿里》从拍摄到播出,用了将近3年时间。纪录片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段段跌宕的故事,是时代的注脚,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