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重点行动解读|扛牢保供责任 守住民生用电底线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电力保障(二)
——专业部门解读公司“两会”提出的“十项重点行动”之大力推进聚力保供行动
记者余艳春
公司2023年“两会”提出“1510”(聚焦公司“一个中心任务”,踏上“五条发展之路”,实施“十项重点行动”)总体思路,“聚力保供行动”作为“十项重点行动”之一,报告中指出,落实“三防线”“三平衡”“三用电”“四主体”要求,开展十年供需平衡分析,科学谋划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促请政府推动源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加强中长期、现货与辅助服务市场衔接,利用市场化手段提升电力保供能力。统筹全疆各类资源,做好风光水火储科学调度。完善设备“状态+风险”评估机制,开展“三层四级”设备“一站一案”“一线一策”差异化运维。建立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切实发挥好不低于最大用电负荷5%的可调节资源库作用。
对于“聚力保供行动”将要开展哪些工作,如何牢牢守住民生用电底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电力保障,记者分别采访了公司调控中心主任孙谊媊、新疆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程方亮。
问:公司第七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的工作部署,对于做好全年的电力保供工作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孙谊媊):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公司第七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为公司全年电力保供工作定基调、指方向、抓重点。会议明确提出,“要奋力开创电力保供工作新局面”,这是公司分析总结当前电力保供复杂形势,站在全局高度作出的统筹安排,充分体现了电力保供的极端重要性。是公司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力保供重要讲话精神,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保障群众民生需求的重要抓手和实施路径。
问:公司践行自治区今年迎峰度夏、度冬期间电力保供责任,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孙谊媊):统筹全疆各类资源,做好风光水火储科学调度。一是深挖煤电机组顶峰能力50万千瓦。大力推广机组新型节能降碳技术应用,配合政府部门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大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改造力度,充分利用热网蓄热的热惯性,做好供热机组优化调度,持续挖掘煤电机组顶峰能力。二是深挖自备电厂灵活调节能力220万千瓦。深度研究硅基产业、铝业、化工等自备电厂用电负荷特性,配合政府制定激励政策和配套市场机制,激励自备电厂积极参与电力保供,缓解电网调峰压力。三是开展梯级水电优化调度。加强水调电调联合调度,统筹农业灌溉、防汛、生态补水和电力保供工作,优化梯级水电调度,配合制定各梯级流域水电用水计划,提前做好各梯级流域各水电站节水蓄能工作,确保各主要水电站负荷高峰时段具备满发顶峰能力。四是用好储能削峰填谷作用,实现储能放电顶峰能力130万千瓦。充分发挥其削峰填谷作用,根据负荷变化态势及新能源预测情况,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调度运行,灵活调整储能状态。
问:面对当前能源电力保供复杂形势,公司制定了哪些保障措施?
答(孙谊媊):全面加强工作组织和责任落实,坚决打赢电力保供攻坚战。一是强化政企联动机制。坚持“各级政府是主管家、电力企业是主力军、电网企业是排头兵、电力用户是主人翁”的工作定位,健全政府主导的保供协调机制,推动地方主管部门、能源派出机构、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开展常态化沟通协商,协调一次能源供应、发电出力、有序用电等工作事项。二是强化工作组织保障。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发挥好应急保供领导小组和专班作用,健全日会商、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坚守阵地、深入一线,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三是强化应急响应管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安全、保供电,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针对电力供需特点和不同应急情景,明确应急措施和响应机制,形成多层次、分级别的预警与应对策略。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肃值班纪律,加强向各级政府的沟通汇报,重要事项第一时间报告。四是强化舆论监测引导。加强舆情监测,统筹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引导和妥善应对相关舆情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重点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宣传工作,引导全社会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问:做好电力保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同阶段特征差异明显,公司对未来十年电力保供工作有何设想?
答(孙谊媊):统筹谋划制定措施,科学部署、有序推进。一是坚持守正创新、系统观念、问题导向,持续加强政企协同,形成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合力,统筹源网荷储全要素协同发力,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二是建立电源和可调节资源库,开展十年供需平衡分析,科学谋划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促请政府推进源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三是加快推进煤电机组建设,落实国家“两个联营”和“先立后改”要求,加快推动已纳入规划煤电机组建设,稳住煤电电力供应基本盘,提升煤电支撑保障和调节能力。四是加快推动重点工程建设投产,推进重点输电工程规划建设,提升重要通道和关键断面输送能力,强化跨省跨区电网错峰支援、余缺互济作用,持续提高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规模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加快电网骨干网架补强,全力提升局部地区重大自然灾害等极端条件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问:如何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助力疆内保供?
答(程方亮):立足新疆能源禀赋优势及电网运行特点,以保供为首要任务,推动疆内电源外送规模有序扩大,切实将自治区能源优势、电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助力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电力市场机制优势和保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缓解疆内电力缺口。全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促成新疆电力市场全品种分时段交易,拉大峰谷价差,引导用户调整用能习惯,主动削峰填谷,缓解新疆电网时段性电力缺口。因地制宜创新开展能量块交易,汇集直接交易、回购交易、转让交易等多品种特色与优势,实现疆内市场按周连续开市,有效提升市场主体合同偏差控制与合同履约能力。推进新型储能参与市场交易,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积极适应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运行特性,有力支撑电力保供。
二是利用西北区域内兄弟省份发用电峰谷时空差异特性,通过省间互济交易模式助力疆内保供。在保障新疆电网电力电量平衡的前提下,有序释放疆内电源富裕能力外送。通过各西北区域内各省送电能力特点和负荷峰谷时空差异特性,早晚高峰时段购入其他省富裕电力,其他时段送出新疆富裕电力支援其他省,采用互济交易促进疆内保供。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公司调控中心、新疆电力交易中心,融媒体中心